ABclub wrote:的確,更不用說 Tesla...(恕刪) 昨天看安築的頻道 ,在美國買車除了 車價外 ,還有一些稅, 以MY LR為例 ,除了車價65000, 還需7600的稅 ,這樣也大概73000, 跟台灣的價格差不多了
MiPiace wrote:你真的很落伍,很跟不(恕刪) 你又搞不懂了,我對目前L2的自駕完全沒有信心, 管它是特斯拉還是賓士,我不是落伍,也沒否定自駕這新科技, 而是要等自駕到達L4或5再說,免得害人害己,安全為上。咱們這種膽小的通常都是讓烈士先行,咱們跟在後面,不會搶在前頭當烈士。我當初會訂特斯拉完全沒考慮它的自駕能力,只是因為它是一部電動車,我只要買電動車,當時的電動車只有它,不訂它能訂誰?但自從有了IONIQ 5, 我就把特斯拉退掉了,如果你是從台特成立之初就關心特斯拉的老資格特粉,如果你清楚當初訂車是怎麼回事,麻煩你告訴黏在你文章底下那位二貨,那美金1000元到底是是幹啥用的。
MiPiace wrote:既然開始噴口水,就多(恕刪) 你怎會用噴口水來形容呢, 我很敬重你這位對手, 很難得見著。第三方充電站愈來愈多,我家附近在年底也會開一家800伏的充電站,家裏根本不需裝充電椿,日常開, 插上電槍,去撒個尿, 回來電就夠幾天用了,難道你不知道與南陽簽約的充電站有提供800伏的充電槍嗎?800伏充電速度應該會比特斯拉的超充快吧!800伏的充電站也會在年底至明年中在全台陸續建好, 出門完全不是問題.由於南陽爛到爆, 我的車預計明年六月才拿得到, 所以完全不是問題.
MiPiace wrote:既然開始噴口水,就多(恕刪) 這個月,Model 3 做了第一次保養。2年四萬公里。打電話去內湖特斯拉預約。半天時間差不多2小時完成。換了濾網,還有什麼油的,我沒注意看。材料費差不多2000元,其他費用都是工錢,總共 6300 元。雨刷不用換,12V電瓶沒問題,冷氣正常,車輪扭力正常,輪胎正常,剎車皮正常,什麼都正常,什麼都不用換。兩年四萬公里保養費 6300元,真是非常省。重點是特斯拉不會鼓勵你換東換西。收費非常合理,合理到不合理的地步,6300元保養費,特斯拉賺不到錢,4000元工資,非常合理。濾網40000 公里才換一次,感覺太久了。最後幾個月,是有些異味。下次保養是 8萬公里,我應該在6 萬公里時,也許會多換一次濾網。
MiPiace wrote:這個月,Model 3(恕刪) 這我完全認同,電動車的保養簡單, 省錢,我比過,ioniq 5的保養更省錢, 沒換那麼多東西.你若有興趣, 等我拿到車, 我貼一張ioniq 5的保養計劃與費用給你看,絕對比特斯拉便宜,因為ioniq 5是個雜牌車, 哪比得上世界第一名牌的特斯拉.我發現你有個拍手部隊隨身伺候吔, 真好!
MiPiace wrote:不用 L2自駕, 開公速公路會累死。等一下我就要開車去彰化。(恕刪) 我説我星期三回彰化,星期四回台北。下面這張旅程用電數字,有點驚艶,特別貼出來給大家參考。M3L 充滿100% 電,中部兩天來回,開了475公里,剩餘公里數 ,54公里,加起來529公里。平均耗電是 126Wh/km, 也就是每度電接近 8公里。這是我目前最好的成績。主要原因是天氣好,沒風,沒雨,加上胎壓正常。529公里,如果加上零星的哨兵耗電,加上停車時降溫耗電,加上暫停車冷氣耗電,加上車子本身保留的電力,這樣加一加,M3L 加滿電能夠跑的公里數,跟特斯拉規格記載是符合的。甚至超越規格。其實統計耗電量不是為了省錢,而是旅程規劃會輕鬆很多。以前我回中部一趟,常常要充一次電,現在幾乎都不用了。比較省電的原因,我比較了解如何避免耗電。我會留意冷胎壓。特斯拉的軟體調校,動能回收,似乎一直改善。PS: L2自駕,限速+5, 正常開,沒有特別控制速度。M3SR 用電效率應該更好,車子比較輕,應該更容易超越規格。預算緊的話,M3買SR 應該是夠用的,公里數不會打折,如果你知道避免耗電的要點。只是Model Y 風阻大一點,也許LR 比較好。
Tesla Model Y正式在台灣上市,雙車型售價分別為229.99與259.99萬元跟世界一比 Tesla Model Y 台灣價格算貴!台灣特斯拉的利潤比算低(其他進口車商比)再來就是台灣稅金高得嚇人~實在坑殺人民!然後就會有一堆人會比新加坡、香港~自我安慰良好的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