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化這件事其實不僅手機,也是不少 3C 產品吸引消費者買單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本次介紹的 Nokia 3.1 Plus 來說,與對比的 5.1 Plus 相比,外型雖然沒有瀏海(還是要強調見仁見智啦),但螢幕尺寸更高、電量也有明顯贏面;不過在機身質感(玻璃跟塑料)、相機功能,以及核心功能來看,反而是不如 5.1 Plus 的,可以明顯看出差異化。
單獨拉相機出來說一下,3.1 Plus 的色調偏自然呈現,藍色的飽和度會稍微提升一些,整體對焦速度等功能表現亦是不過不失;且景深模式反而意外有實用的因素存在,以同價位來說景深模式多少會有瑕疵的狀況,這點在 3.1 Plus 上的處理就蠻佳的;HDR 採用自動偵測也省了開開關關的麻煩,只是偵測並修正的因素實在有點嚴苛.....
對部分有行動支付需求的網友來說,NFC 功能應該會是 3.1 Plus 差異最大的一塊,像是 5.1 Plus 就沒有搭載此項功能;然而不知是否由 NFC 影響,讓 3.1 Plus 的定價反而比起規格相對更高的 5.1 Plus 小漲一些。其實這樣的策略蠻有趣的,想要 NFC 可能就要犧牲機身質感;玻璃機背的 5.1 Plus 反而沒有 NFC,如果要的話可能就要選更高階的機種如 Nokia 8.1,或許也是近期中階機耕耘許久的 Nokia 所做出的改變以及差異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