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GN聯盟, 高端市場賣不動,為什麼!

maxwu123 wrote:
KRV、DRG 都是不是什麼便宜機種
KRV 銷量更是集中在12萬的頂規車
台灣人其實很敢花,消費力不低

性價比的問題
以下面四台熱門車款為例(數據參考某站)
KRV 175cc 馬力 17.03hp 扭力 1.58kg-m 油耗 35km/l 12.4萬
DRG 158cc 馬力 15.5hp 扭力 1.54kg-m 油耗 42km/l 11.1萬
SMAX 155cc 馬力 15 hp 扭力 1.4kg-m 油耗 37km/l 10.5萬
勁戰6 124cc 馬力 9.6hp 扭力 1.01kg-m 油耗 48km/l 9.9萬
可以看出
DRG在油耗上明顯勝出SMAX許多, 性能又比SMAX高, 價格只差不到一萬
新車缺點就只有車廂因設計問題較小等等
KRV提升到175cc, 稅金相同, 馬力硬多了約1.5匹, 價格差一萬多
所以這些所謂的"頂規白牌", 價格上和125cc並沒有差非常多
消費者很容易就可以接受多了一兩萬多這些性能差
這八成都是廠商算過的, 人家不是白癡
考慮稅金, 勁戰這種125以下的頂規車開這種價錢只會越來越不好賣
所以125以下平價車款會賣最好
125以上這些車一樣賣很好, 畢竟級距差使性能差太多
不管是勁戰還是JETSL頂多都只有10匹左右馬力

狗肉聯盟車的問題就是性價比太低
從VIVA MIX降價許多才變得稍微比較大賣一些不是就可以看出來了?
電動車卡在續航的硬傷, 行銷路線本來就該定為短程買菜車用途
既然是短程買菜車用途, 很多有的沒的電腦控制等功能基本上都可以不需要, 都只是雞肋
這些雞肋讓車價提升太多, 才是造成消費者不願意買單的主要原因, 費率就更不用談了
k5229410
油車坐起來不舒服 保養貴 在後面又臭就不是首選
k5229410
問題日本大廠假數據是查一下騙了20多年前幾年公開道歉
maxwu123 wrote:
謬論 那這個是什麼?GOGOOR...()


是小輸DRG 100台左右啦

但應該贏YMT FC155不少
目前還是市場過渡期,油車電車銷量不應該是這樣比的...
之前狗2賣到翻的那年,光陽還在拿出萬年GP打電車勒!
高端市場?PBGN受限於電池續航力,還只夠市區通勤而已
看滿街共享機車的營運範圍就知,電車的TA跟本不在高端。

油車老幾大廠牌具備完整的產品線規劃本來就是很正常的,
請注意...老牌車廠能夠大牌,就是因為可以不靠政府,自我存活。
但一個燒錢的新創品牌,新能源又得考政府政策才能推動...
企業的營運方針首要目標絕對不是分什麼高低端,
而應放在如何在市場快速「普及化」,以及達成政府「淨零排放」目標。

樓主在乎高端市場的DRG、KRV,該擔心的對手不是Gogoro...而是山葉XDD
Gogoro該煩惱的是政策與社會氣氛,民間消費者最考量的不外乎是補助、新油車的油耗、油價變動等這些因素。
至於月租費是不是Gogoro的致命傷,現在都說不準,這是Gogoro自己的商業模式,
對於未來的「普及化」會是啥樣子?看這兩年Gogoro賣這麼差,政府會不會有正政策壓力又推什麼措施出來讓油車廠一起跟進?誰知道...

我自己的想法啦...高端車會越賣越好是必然,通勤車如果只有上下班使用~那些1年騎沒1萬公里的,
在市區,共享機車會壓縮平價車的市場。
gray48816
你拿10萬以上來比,我的理解是,除了價格之外,車格基準也要相當,Gorogo你說的高端車,乘坐跟置物空間都那小不隆咚...我是不會把這兩種車放在一起看啦...
k5229410
你在說笑 當時光陽 3陽 是靠政府好嗎 這種xx 油車大廠還擋公規, 還油電要平權, 在過2~5年就有好戲看上街抗要生存權活不下去, 政府圖利gogoro 睿能歷史都這樣發展。
路人39 wrote:
性價比的問題
以下面四台熱門車款為例(數據參考某站)
KRV 175cc 馬力 17.03hp 扭力 1.58kg-m 油耗 35km/l 12.4萬
DRG 158cc 馬力 15.5hp 扭力 1.54kg-m 油耗 42km/l 11.1萬
SMAX 155cc 馬力 15 hp 扭力 1.4kg-m 油耗 37km/l 10.5萬
勁戰6 124cc 馬力 9.6hp 扭力 1.01kg-m 油耗 48km/l 9.9萬
可以看出
DRG在油耗上明顯勝出SMAX許多, 性能又比SMAX高, 價格只差不到一萬
新車缺點就只有車廂因設計問題較小等等
KRV提升到175cc, 稅金相同, 馬力硬多了約1.5匹, 價格差一萬多
所以這些所謂的"頂規白牌", 價格上和125cc並沒有差非常多
消費者很容易就可以接受多了一兩萬多這些性能差
這八成都是廠商算過的, 人家不是白癡
考慮稅金, 勁戰這種125以下的頂規車開這種價錢只會越來越不好賣
所以125以下平價車款會賣最好
125以上這些車一樣賣很好, 畢竟級距差使性能差太多
不管是勁戰還是JETSL頂多都只有10匹左右馬力)


您這篇寫的太好了,完全反應銷售端的現況。
台灣消費者有的是錢,價錢根本不是問題。白牌最缺大馬力小車身機種。
所以KRV一推出就大賣。

KRV如果肯出249cc馬力22匹左右即可,售價148000,鐵定又要大賣好幾年。

消費者要大馬力這塊,剛好是目前電動機車的軟肋。
對付等級太低的對手,當其是路邊野狗完全忽視牠即可。XD. 看其發言是否站在消費者角度即可知其心態
maxwu123
台灣人很捨的花錢的,這市場很大 白牌 速可達 11萬還是不少人買
CLA45 AMG wrote:
先說說你為何要買KRV吧?
狠香對吧?


有的人只是謀一份薪水 不得不上來當寫手

當然下班後身體還是會很誠實地買KRV
路人39 wrote:
性價比的問題以下面四(恕刪)


SMAX 6期是一台2015年引擎的機車....

KRV跟胖虎200都是6000轉後才有動力的機車..(同樣引擎大小的較大CC數的機車缺陷)
勁戰6則是一台水冷的125..(動力與剛發動效能都被水冷拖住)

都是拿不公平的點跟人比..(DRG置物空間都輸100CC機車..)
-----------------------------------------------------------------------------------
這是電車板吧?(還是GOGORO的..)
電動機車特性就是起步比油車快

像我有位前女性同事..
她買了一台S2
她的機車限速提示音鎖在時速50提醒...
但她的前一台機車是加機油不用換機油的(二行程)
就是習慣油門一補就有力
但從來不期超過70.80..

另一位女性同事
住在竹科後面(寶山.峨嵋那邊(丘陵地形))
最近牽 VIVA MIX
她的小110常常壞(目前還在)
換了這VIVA MIX說上坡很有力

目前GOGORO的女性車友
都比油車女性車友比例來的多

原因是那能讓2腳碰到地
且起步動力夠的機車很少...(地下室停車場的車主..)
----------------------------------------------------------------------------------------
至於提KRV 升到250CC的那位
你別忘了KRV是中置固定式引擎..
單缸容量增大下
代表...曲軸跟平衡軸還有凸輪軸..
都要放大(車跟400CC一樣大,不然龍骨車架..)
不然買到一台像是哈雷的氣血循環機..
---------------------------------------------------------------------------------------
補充都忘了 還有一台...NMAX...(身為車主之一..)
跟SMAX一樣CC一樣馬力跟扭力...
但油耗是54公里/1L(有台灣的機車YT剛好做完實際油耗測試)

手上有在騎的MY150(2013) DL650(L2) GOGORO 2P(2018) NMAX155(2020)
家中家人在騎的有另有金發財150(2018跟2019各1台) .VEGA(2019)
maxwu123
為什麼電動車不能跟油車比? 電動車不就是要取代油車? 一樣是白牌速可達 高單價 不能比??
~風~阿肥~城~
請看我37樓回答在回答...
maxwu123 wrote:
KRV、DRG 都是(恕刪)


拿汽車來比喻...
當GOGOR是一台vios
當跟一台DRG是一台altis比

當vios上了TSS 2.0+全景後
比一台入門altis還貴時...
動力上還是1.8對1.5動力巨大差異..
----------------------------------------------------
DRG.KRV的前煞車是一般卡鉗
GOGORO S2 是輻射卡鉗

KRV後避震是固定式不可調
GOGORO S2 是後避震 可調整無段預載..
DRG後避震是可調整無段預載,但請拆車廂調整..
------------------------------------------------------------
簡單來說....
GOGORO 的高價版本機車...
是原廠改裝好且有2年保固的原廠車..
當然不適每個人都買那麼好的機車(一般本煞車夠用,且有3段預載可調)
所以不多.........

但是KRV或是DRG也搞個高配版本
起碼是加價1萬起
~風~阿肥~城~
至少是同廠牌.同樣3廂車體,尺寸上當然不同,但GOGORO跟DRG.KRV比也不同尺寸
maxwu123
你根本在鬼扯 都是白牌+速可達 價位都是高單價 不能比??繼續扯沒關係
閱。

S1與DRG / KRV除了價錢相近外….
完全不同定….

光雙載的舒適性就完全沒辦法相提並論了

硬要一起講是有什麼事情…?
maxwu123
為什麼都是高單價白牌速可達, 人家寧願去買油車比較多,有沒有想過這問題
maxwu123
電動車未來就是要取代油車,都是白牌+速可達+高價位 不能比??
~風~阿肥~城~ wrote:
SMAX 6期是一台2015...(恕刪)

不知所云
你去隨便問問十個買車的有幾個會去管你幾年的引擎, 幾轉才有動力?
輻射卡鉗? 後避震 可調整無段預載?
誰管你這些?
事實就是目前速克達電動車的定位為短程代步車
短程代步車起步快是要幹嘛?
要短程代步車的油車會去選四~六萬的平價125
想要有動力的才去買125以上的下一個級距
狗肉把短程代步車加一堆多餘的功能配備賣頂規價, 這就是性價比太差
因為那些功能配備聊勝於無, 在一般消費者眼中自然沒有多少價值
一個女生騎到50km就擔心超速是要前後碟盤那麼好的制動力是要做啥?
要制動力不如先配個好一點的輪胎, 狗肉原廠胎的評價不用我說
不過是買來短程代步, 買那麼貴放在室外風吹淋雨幹嘛?
把雙槍改單槍, 前碟後鼓, 一堆無聊的電子功能拿掉
車價看能不能再少個兩三萬

女生騎狗肉比油車多原因是那能讓2腳碰到地就更好笑了
所以主力消費族群的男生才不太買單啊
今年我老妹(身高不到160)才汰舊換新車K牌 NICE100代步, 座高730mm
狗肉座高?
S2 780mm, VIVA MIX 745mm
路人39 wrote:
不知所云你去隨便問問(恕刪)


好的避震器跟煞車..
是讓你在需要路平專案的道路上
不用的左閃右閃或是偏輪...
GOGORO 全車系都配SBS(CBS)
這些都要成本

GOGORO全車都是後輪感應時速表
只能使用數位錶..
--------------------------------------------------
至於單槍跟雙槍
那就是你沒常識..
一般油車最重的引擎.
它是跟後輪一體
當行走時它的重量
理所當然是後輪直接承載

但是GOGORO..(除了綠牌的viva(是因為後面短軸才用雙避震))
都是中置固定電機跟電池在中後方
所有重量都式避震器上方
通通使用雙避震器...
單支避震無法耐久使用...

看看K牌I-ONE
是輪外式馬達+單電池的90度單避震器
但是S6.S7(中置固定電機)通通的後雙避震器(難道是我看錯?)

至於Nice 100那種避震器1隻原廠不到1800元

KRV.DRG.SMAX這些單避震車
使用的45度角(會犧牲置物空間)
原廠都約3600元上下1隻
車架上要多焊接車台桿(所以坐墊下的轉周處空間都吃掉)
--------------------------------------------------------
話說Nice 100 不知道看錯....
只有鼓煞版本連CBS都沒有(不管6期.7期都是)
我都以為這車是2010年的機車(01上面也沒有官方開箱)
連我以前換2次汽缸的G4 SR(2002年)都通病都有(新車就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