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箱
外盒設計跟先前 V15 / V15 Pro 雙機相同,直接將型號、正反面的渲染圖與規格直接放在正面,且也加註了 “5,000mAh” 的字樣,告訴你它就是主打大電量;側面則是簡單的廠徽與型號。

背面也有雙鏡頭、電力以及雙引擎閃充的特色功能,下方則是基本說明、IMEI 機碼與相關認證等資訊。

打開上蓋後,為一般的配件盒以及中層的手機本體設置。

配件盒內則是有軟質的透明保護殼、入門指南以及保固卡。

最底部有著一般的耳機、充電線(microUSB)以及充電器,此時不免覺得好奇,啊手機沒有給退卡針嗎?

仔細翻了一翻,原來是黏在與手機隔層的紙板後方.....真是個小淘氣(?)

◆外型
vivo Y17 螢幕配置的是常見的水滴瀏海,尺寸為 6.35 吋 LCD 面板、比例 19.3:9、佔比 89%(沒有過 90% 應該是下框造成的)。解析度礙於規格與售價定位,僅有 1,544 x 720 HD+ 水準。

簡單來看一下顯示相關設定,大抵上基本的亮度、護眼模式以及字型調整都具備之餘,也有著這個層級少見的色溫調整。
- 顯示設定
- 色溫調整
- 護眼模式
- 虛擬鍵/導覽手勢
- 虛擬鍵調整

先來看看寶石藍,搭配漸層的調性看起來其實蠻舒服的,且漸層的顏色也沒有說很跳 Tone。

幻影紫這邊紫的元素其實蠻少了,比較是偏向粉紅至黑的過渡漸層。

放大看一下機背,可以看到雙機都是採取斜向的紋路做呈現,同時可以注意一下幻影紫出現的炫光。
- 寶石藍
- 幻影紫
- 左側(寶石藍)
- 右側(寶石藍)
- 機頂(寶石藍)
- 機底(寶石藍)
- 左側(幻影紫)
- 右側(幻影紫)

最後來一下透明保護殼,vivo 其實不少機種在連接埠上都會做一個保護的措施,也是目前廠商少見的了.....

◆相機
與比較高規的 V15 / V15 Pro 相比,Y17 的主相機配置就稍微閹割了一些。主鏡頭從上至下分別搭載 800 萬畫素 f/2.2 光圈,視角 120 度(修正後為 108 度)的廣角鏡頭、1,300 萬畫素 f/2.2 標準鏡頭,以及 200 萬畫素 f/2.4 景深偵測鏡頭。
- 主相機(寶石藍)
- 主相機(幻影紫)

拍攝介面大致上延續 vivo 新款 UI 的介面,不過和 V15 雙機相比,Y17 顯得就陽春許多.....首先可以看到主鏡頭就少了人像光效,僅有早期可模擬 f/0.95 的景深模式。
- 主鏡頭介面
- 前鏡頭介面
- 美顏
- 專業模式
- 主鏡頭錄影
- 前鏡頭錄影
- 趣味影片
- 可選音樂
- 特效選擇
- 錄製速度
- 相簿
- 人像光效編輯
- 背景虛化
- 對焦點景深編輯
◆實拍
剛好前些時候去了東京一趟,高緯度的地方天空看起來就是乾淨!天空也特別藍!或許是反差比較低的關係,這邊即使大樓有些逆光,HDR 無論標準還是廣角都沒有做動。這邊也可以發現廣角鏡頭的藍天、應該說整體飽和度都來得比標準高。
畫質部分,標準鏡頭大樓的細節有抓到,但細看還是有些鬆散感;800 萬畫素的廣角鏡頭當然就會更嚴重了,以縮圖標準是還算可用的。
第二組是前幾天小編加班到天亮(好孩子不要學

換到採光比較好的植物區域,細看的話可以發現 HDR 與否似乎還真沒什麼差別。要相當仔細的看才會發現 HDR 立體感好像高一些。畫質部分,花朵的細節放大看雖說還是有些鬆散感,但該有的細節都有呈現出來。(像是背後的磚牆)
採光好的地方基本上 Y17 拍出的色調還原度高、色彩也不會過於濃郁。像這組 Pizza 就不大會有一般美食模式飽和過高很膩的感覺。喔這組 HDR 終於發揮功效了,但自己是比較喜歡一般模式呈現的顏色啦.....
比較濃厚路線的漢堡拍起來,其實也不會說清淡到哪裡去,色彩調性是蠻有還原感的。看到右上方的起司醬薯條就可以略知一二了。
室內的貓咪這邊,就毛皮來看其實色調比較偏淡一些些。由於是在室內以自然光照射,光線自然沒有像室外那樣強烈。雖說麂皮鞋子的細節有出現,從貓咪細毛可以看到畫質還是有些減損的。(HDR 還是有開跟沒開一樣)
景深這邊以最大的 f/0.95 做模擬,邊緣跟過渡感覺有到位,只不過沒有人像光效的模式之下,還要進相簿編修有些不便、也僅支援人像就是了。
夜景這一組是小編本次測試,HDR 最明顯的一個範例。左下方的商品與招牌過曝,開啟 HDR 後就完全恢復正常了;但廣角就還是一樣.....有趣的是一般中國手機常常出現的夜景測光過亮的狀況,在 Y17 反而沒有發生,背景的黑夜就是一片黑,沒有因提升亮度而有點灰灰的狀況。
畫質部分畢竟是夜景,鬆散程度會比日間明顯,不過標準鏡頭中央遠處的招牌字體辨識上還算清晰,廣角則是礙於 800 萬畫素,縮圖有這樣的表現其實不俗了。
這組可以看到 Y17 在色調類似的場景下,比較容易出現跑焦的狀況(第一張就出包

來看一下 2,000 萬畫素的自拍前鏡頭,畫質上髮絲呈現的蠻清楚的,銳利感不大需要擔心。但覺得無論一般或是美顏,Y17 的拍攝風格比較往早期 vivo 與 OPPO 偏高對比的歐美路線靠攏;喜歡比較日系的朋友建議自己再做一下後期調整。美顏這邊是開 3 級,其實跟早期小編在測試 6 級美顏的狀況相同,要求自然的話可以開到 2 或是 1 級就夠了。
最後也附上一些相同場景的拍攝範例,都是用美顏三級。
◆功能
Y17 一樣配置 Android 9.0 的 FunTouch OS 9 作業系統。在目前的操控上,還是以 vivo 一直以來「類似」iOS 的操控方式,像是控制中心就必須上滑,下滑則是搜尋頁面。不過新 UI 的控制中心設計其實蠻清爽的;且具備便條紙般的快捷中心,與基本的快捷鍵。
- 控制中心
- 控制中心(縮小)
- 我的捷徑
- 快捷鍵

- 一般設定
- 一般設定
- 一般設定
- Wi-Fi設定
- 行動漫遊
- 指紋與臉部辨識
- 指紋辨識
- 指紋設定
- 支付APP
- 臉部辨識
- 更多設定
- 更多設定
- NFC
- 感應付款

- 智慧體感
- Smart wake
- 示範
- 智慧螢幕操控
- 快速啟動
- 可自選APP
Y17 配置聯發科 Helio P35 MT6765 八核心處理器、4GB Ram + 128GB 容量,就規格來看的確是定位在入門機種,以安兔兔跑分也得出不滿十萬的 87,681 分。

這邊也以 3DMark 從入門到最高的四種模式做測試,分數這邊大家就自己看看參考吧。以圖像的表現來看,其實與稍早前測試的 Nokia 4.2 差不多.....但安兔兔是來得比較高的啦。
- 3D Mark(Ice Storm Unlimited)測試
- 3D Mark(Ice Storm Extreme)測試
- 3D Mark(Sling Shot)測試
- 3D Mark(Sling Shot Extreme)測試

同樣以 PCMark 做續航力測試,搭配螢幕亮度 50%、連接 Wi-Fi、關閉藍牙與 GPS 定位的方式做測試,得出 15 小時 44 分的優秀成績。

以相同測試條件,在電力消耗至 10% 時以隨附的充電器材進行充電,約過 41 分鐘充至 52%、最後充飽到 100% 則花了約 2 小時又 11 分鐘。

◆小結

首先 Y17 配置水滴瀏海跟漸層的機背設計自是不用多說,最大的亮點其實是在一些機身的內建規格上。獨立三卡槽、2CA、NFC 甚至 5GHz 的 Wi-Fi 頻段,先前在 vivo 自家幾乎看不到這些東西;另外,5,000mAh 帶快充的電力規格,以軟體測試也有超過半天,15 小時的實力。
相機部分反而是 Y17 最為可惜的地方,近幾年 vivo 新機在 UI 大改後,相機表現,尤其是人像與美顏其實不會跟 OPPO 落差太大,表現也更為自然。但 Y17 採用的應該是舊款的方式,六級美顏的效果就有點太 over 之餘,拍了不少照片 HDR 也幾乎沒有作動.....

「一台九千有找的手機?」以往聽到這句應該不少人會升起嫌惡感,但近幾年大打 CP 值的狀況之下,這樣的價格帶其實還真的有一些讓人為之一亮的機種。像先前的 Nokia 8.1、再到近期的 realme 3 Pro 皆是。vivo Y17 說句實在話,是還沒有到前兩款機種的高性價比,但也還是有些優勢,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使用甚至搭上一些商務行程時,就會蠻適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