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wind00746 wrote:
玩紫砂有一個狠討厭的...(恕刪)

alex0310 wrote:
的確
現在再重新看一...(恕刪)

這我也有同感資訊來的很亂,很多藏家不肯將正確的資訊置於網路.像我那位朋友他本來不願意他的壺拍照放在網路上擋人財路.是我硬要拍的現在一把壺蓋個中國宜興說那個年代就賣個幾萬,這.....
那把一級紫砂水平當時整船來就是這樣的貨,大小尺寸都有撿一下就湊個一條龍.當時很多人在收集這種一級紫砂的水平一條龍.表示這壺在台灣很多可是我是沒看到過.那把汕頭也是當時進來一堆結果沒人買.那汕頭適合泡老茶當時台灣沒人泡老茶沒人買所以剩下來一大堆.
後來因為宜興壺量愈來愈大才愈作愈差,早期宜興壺把把都很漂亮的.
我們就是要 更快更遠跨越人體的極限超越機械的力量..追上機車妹
blackwind00746 wrote:
vicjou大大的發...(恕刪)


blackwind00746兄所言甚表認同,

有一篇網路看到的文小弟覺得很不錯想與眾同好分享(出處不明如有侵權請告知定做修正)

古玩收藏是一門學問,成熟的的收藏家也有自己的“經驗藏家六字經”。
  
一曰“愛”。“愛”即“喜愛”。作為藏家首先要喜愛收藏,癡迷收藏。
沒有喜愛就不會“入境”、“入港”,沒有癡迷就會永遠徘徊在收藏大門之外。 “涉淺水者得魚蝦,涉深水者得蛟龍。 ”
  
二曰“考”。 “考”即“研究”,要學會“研究”藏品。“研究”不分深淺,也不分類別,藏家只有通過不斷地研究,才能逐漸地擴充自己的知識儲量,增加自己的收藏“技能”,提高自身的鑒賞能力和“淘金”水準。
  
三曰“專”。“專”即“專一”。個人精力、財力等總是有限。面對龐大複雜的大千世界,藏家若想有所建樹的話,必須學會有所取捨:有舍才有得,有得必有失。而且“術業有專攻”,如果不管是胡蘿蔔還是白菜一通收藏,不僅有“老虎吃天——無從下口”之感,還會大大削弱藏家的收藏興趣,影響收藏水準的提高。
  
四曰“辨”。“辨”即“甄別”。藏家通過對手中藏品的研究、來不斷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練就一身“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吹盡黃沙始到金”的真本事。
  
五曰“利”。“利”即“利益”。成熟的藏家,應該在收藏的過程中,充分看到或估測到藏品的升值空間和趨勢。
  
六曰“傳”。 “傳”即“弘揚和傳播”。收藏的最終目的還是文明的保護和傳承。作為成熟的藏家,有責任、有義務通過收藏活動來保護人類文明,傳承先進文化,以藏品為載體或平臺,不斷向世人或後人傳播人類文明的火種,使之真正實現薪火相傳、發揚光大。

blackwind00746 wrote:
vicjou大大,您...(恕刪)


哈哈哈小弟記得,等相機搞定

天堂裡沒有幽默,因為幽默的祕密來源不是喜悅而是悲傷。~~馬克吐溫 ~~

weak小偉 wrote:
小弟因為好友提點所以...(恕刪)


謝謝weak小偉大分享早期朱泥美壺

第2把標準壺好像是二廠早期壺
天堂裡沒有幽默,因為幽默的祕密來源不是喜悅而是悲傷。~~馬克吐溫 ~~

alex0310 wrote:
您是指開模壺的那一條...(恕刪)


謝謝 alex0310 說明

alex0310 wrote:
黑鐵砂的壺的確少見
印象中當年很熱門的就是黑條跟黑蘋果
較早期的黑鐵砂反而沒那麼黑...(恕刪)


我也認為"宜興廠黑鐵砂"真的很少
天堂裡沒有幽默,因為幽默的祕密來源不是喜悅而是悲傷。~~馬克吐溫 ~~

vicjou wrote:
我也認為"宜興廠黑鐵砂"真的很少..(恕刪)


那....看一下嘛!看一下嘛!幫我看看我壺的好壞真假,
我買壺不甚用心,搞不好會是「假貨收藏」專家,
您看,您開的版一直活到現在,我們這些後進多~~支持啊!
那您要負責指點啊,要教導啊,其他大大才會跟進發言,
對不對?

點評一下我的壺,要嚴加批評喲!
有什麼不好、不對的一定要說出來,
這樣我才覺得學到東西,
其他人也紛紛把他們的壺貼出來.......

我不是那種一天到晚只愛聽好聽話的人,
我要的是「實學」...........

vicjou wrote:
blackwind0...
六曰“傳”。 “傳”即“弘揚和傳播”。收藏的最終目的還是文明的保護和傳承。作為成熟的藏家,有責任、有義務通過收藏活動來保護人類文明,傳承先進文化,以藏品為載體或平臺,不斷向世人或後人傳播人類文明的火種,使之真正實現薪火相傳、發揚光大。
(恕刪)

我那朋友我就是唸他這一點,拍個照片也在計較.說什麼就讓那些喜歡買壺的人亂買買久就瞭解了,為什麼要拍給別人看.
我直接問他你不希望紫砂壺再興起嗎?他說:當然會想.我說:那就讓我拍,我是沒遇到那個年代要不然一定收比你多才不會像你這麼機車.
他就肯讓我拍了
我們就是要 更快更遠跨越人體的極限超越機械的力量..追上機車妹
網路爆炸時代前
資訊真的很不發達
我想很多早期愛壺的朋友跟小弟一樣
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多跑許多店家
聽聽不同的說法
在相互討論慢慢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看法
所以還真沒有什麼正確資訊
純粹都是各自的經驗

網路世界資訊雖多
但也更難去驗證資訊的正確性
再加上從1995年以來
大陸經濟爆炸性的成長
很多舊時代的狀況是很難用現代的標準去想像

最主要是心態上的改變
很多以前的嗜好興趣都變成了投資
所以本來就不單純的紫砂壺就變得更複雜了

小弟私以為網路上一些紫砂壺年代歷史是很確定的
蠻推薦大家參考徐秀棠大師寫的中國紫砂一書
可以更了解紫砂壺
[url=http://www.bestever.com.tw/]幸福日光[/url]
字打太多不太合適
還是來多多漏氣求進步
























[url=http://www.bestever.com.tw/]幸福日光[/url]

alex0310 wrote:
看起來應該是同期的無誤...(恕刪)


是蠻像的。但您有沒有注意到兩者壺鈕不用,我的較圓較小手把也細小一點,您的較扁較大,手把較粗。

會不會壺的大小也不同,只不過是同一塊泥料。

alex0310 wrote:
字打太多不太合適
還是來多多漏氣求進步是...(恕刪)


您這幾把真不錯,特別是前3把,刻繪、泥料都不錯,
還是多打幾個字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後面有一把有點兒像蔣蓉的....對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