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urgear wrote:
各位前輩好,剛退休開...(恕刪)


這是一件模具低仿品,恕直言~無甚購買與收藏的價值,仿品不論多久後仍舊是仿品,購買前宜慎思

如果要當泡茶工具,建議先好好洗淨再使用...
上網找一下「周桂珍」大師的壺,就知道答案了。建議,若要入門壺藝世界,先從基本款「標準壺」入手。

jha23164 wrote:
上網找一下「周桂珍」...(恕刪)


請教一下 人人都想買名壺
但是外頭賣仿的也不少
想知道除了做工之外
還要怎樣確認是否正品?
是否有無賣正品的網站讓大家確認落款是否為真?
其實何必拘泥於名家壺呢 ..
商品壺 .. 土胎 OK ...
也是可以賞玩得很有趣味與成就 ..

茶醉癮 wrote:
請教一下 人人都想買...(恕刪)



藝術上的(型度.刻繪.貼花..等)工
才是辨別的利器
當年(我17歲出師後.20歲前這2 年多.帶了一些徒弟接連包過幾間酒店的巴檯過)
有些熟識的老大哥.跑酒店找樂子
一進門看到水果盤就知我在那場子或知那場子是我包的
原因很簡單
刻花.雕花.擺盤..這些個人特色
我徒弟....一開始..當然也是學我的花樣
所以常躲在巴檯還是被拉出去喝酒


收藏文物
和收藏家藝術家
接觸久了
發現.其實
收藏藝術品的人(收藏家)
和製做藝術品的人(藝術家)
看待一件(不一定是自己作的也許是別人的)藝術品的
切入角度.觀念.方法.和感受...其實是不同的

資深.老練的收藏家
有其一套理論和所謂的經驗
我不算資深
而果雕也許也稱不上什麼藝術

有些許的相似
師承.個人特色..還有各時期的個人特色...
老前輩們用老經驗和資深的理論來看紫砂壺的真假

菜鳥一個
用當年社會另一面的社會經驗(人性)
和學巴檯當徒弟教巴檯當師傅的經驗(特色)來決定自己如何看待紫砂壺的真假



藝術上的(型度.刻繪.貼花..等)工..(先培養欣賞的眼光.要到位)
師承.個人特色..甚至各時期的個人特色...(多做功課多研究)
才是辨別的利器
土胎.印款(很假的和做舊的除外)..別說實際上手了
光看圖(拍照技巧也會影響)就更難給判定了



重申
做的很假的和做舊的除外.這裡的前輩們如雲.定能給最真誠最真心的意見滴

個人淺見.不贊同莫怪

http://www.zsgy.com/Knowledge/MoreMJ.aspx?Code=004004
這個網站有些資料不錯
給兄參考

它的資料不是絕對滴完整.可參考罷了
贊同大大的說法,水平壺使用上便利,而且一樣的水平壺,壺嘴壺柄不同的粗細,就有秀麗及雄渾的差別。
我也找到一隻1994年一廠雷射標請飲中國烏龍茶六杯壺,目前放在案頭上,有空就看看胎土,造型練練眼力,過兩週再來開壺。
謝謝BigJohn 前輩直言,這壺確是從日本帶回,心想能外銷至日本品質應該有相當水準,加上斜柄操作感覺滿順手就買了,經一事長一智,新手還是要多看少買。這壺剛洗刷煮過,發現紅色斑不是鐵鏽,感覺是紅泥顆粒混入紫砂中。
茶醉癮 wrote:
是否有無賣正品的網站讓大家確認落款是否為真?
...(恕刪)


名家壺的辨識,不只新手有困難,連玩壺老手也不一定看得準,除非他玩過該名家的壺,也許可以看出個大概,這個"大概"就是烏木大說的意思~每個人有他的「手路」不同~~

要買名家壺,可能還是要找有信譽的壺商及較專業店家(不是一般的茶行),除了風險低很多,也可以實際上手把玩一下,不過這樣的壺商店家要打聽一下~~


烏木 wrote:
藝術上的(型度.刻繪...(恕刪)


bigjohn0530 wrote:
名家壺的辨識,不只新...(恕刪)


嗯~謝謝!
那這樣我知道了
感謝大家的回覆喔!
我也貼貼在泡的茶壺......
有些很久...有些還不知道誰是誰...
泡爽就好...
我比較好奇第一把綠泥,舅舅過逝前贈與的其中一把,他很寶貝,後來在他床底下找到很多茶壺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