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之戰 2 : 世界將會迎來新秩序

hunginn wrote:
我同樣也認為你把AI...(恕刪)


你給AI數學題目能自己把複雜運算變成簡化的公式?
既然做不到就只是依照人給的東西去算
不然現在幹嘛還大量資源做優化
一個連基本該定義都搞不清楚的
那純浪費時間而已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andy0617 wrote:
無人機送貨,最早可以...(恕刪)


很簡單會遇到的
如果一隻鴿子飛行撞到無人機掉下來砸到人把人打死了
一年一個1000萬人口的都市要這樣死傷上萬以上
居民敢用嗎?
更別說還一堆還不知道的狀況

小範圍推廣看看狀況有可能
大範圍可見的未來基本可能性不大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andy061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nGMs6CmOeU
andy061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lhfMiWVV0&t=110s
莫斯科飛往國外的班機, 機位全部爆滿, 搶著出國避難, 莫斯科的富豪權貴與軍警, 急著逃跑, 就像不久之前的阿富汗政權垮台之前一樣

這100多年來, 每每政權更迭, 俄國就要殺死很多人, 從列寧, 史達林, 赫魯雪夫, 普丁, 甚至拿諾貝爾獎的戈巴契夫與民選的葉爾欽也不例外.

俄國人很清楚普丁不行了, 瓦格納部隊快速前進時, 不只沒人阻擋, 甚至是部隊跑來加入, 還有沿路歡呼.

雖然瓦格納領導人宣稱不打了, 但是這把火已經燒起來了, 俄軍沒有用, 已經被大家看清楚了. 瓦格納頭子不想被龍袍加身, 但是別的軍頭應該已經躍躍欲試了.

瓦格納證明了一件事情, 俄國內部已經沒部隊, 沒火炮, 沒裝備了. 只需要民意支持就能打入莫斯科了


俄國發生狗咬主人, 澤倫斯基也大酸: 普丁可能很害怕 躲在安全的地方

==================

澤倫斯基在每天對全國發表的談話中大酸普丁,「克里姆林宮裡的這個人顯然非常害怕,可能躲在某個地方。」,甚至還直接點出是普丁自己製造了這種威脅。

相較於俄國面臨內亂叛變,烏克蘭國防部官員則是宣布戰事大有斬獲,東部戰線發起數次新攻勢,在頓巴斯地區佔領了更多陣地。

另外,烏國國防部副部長馬里亞爾也表示,烏克蘭軍隊攻擊了奧里霍沃-瓦西利夫卡、巴赫姆特、博羅江卡、亞吉德涅、克利斯奇夫卡和庫爾久米夫卡等城鎮附近的俄羅斯防線。
mobile0134 wrote:
chatGPT問世才半年跨國間立法監管就紛紛出籠?全部都出於一個原因,AI的邏輯是自己學的

在抽象邏輯面前,chatGPT就是智障,再給它 100年恐怕還是智障。
別拿寫程式那點邏輯說事,那上不了臺面。
何況就那上不了臺面的邏輯來說,AI還是錯誤百出。
不信?問它一些沒有答案的問題就行了。
p620329 wrote:


何況就那上不了臺面的邏輯來說,AI還是錯誤百出。
不信?問它一些沒有答案的問題就行了。


你要不是沒在用chatGPT,就是只用過3.5版。前面樓主的連結內容驗證過4.0版和3.5版的差別。

第一句話”別拿寫程式那點邏輯說事,那上不了臺面。“ 我同意。我還記得用流程圖還是剛寫程序導向語言的時候。
hunginn wrote:
我同樣也認為你把AI想的太了不起了...
也認為你把邏輯的難度想得太簡單了....
而且你最基本的問題並不能解決...
只是盲目地相信AI能夠理解邏輯並產生與應用

我們在邏輯推理時最常應用的就是流程圖的結構了
當你在後面每多一筆邏輯的篩檢...你就多一層流程圖的結構
你流程越多...答案就越精確....但相對的也就越耗時.....

可是一方面你的AI資料庫從1億筆到增長到上千億筆
一方面擬新增設定要檢所的資料又不斷的成長...
你查詢的資料消耗的時間就要翻倍甚至數倍
除了硬體上 你每次讀取資料庫的頻寬有限..快取的資料速度也有限
以目前來看這兩個的設計要突破整個匯流排通道要重新設計難度比較高
比較有可能把處理速度翻倍的應該是 圖形處理計算器等
或是生成相關的邏輯晶片套在板子上....
但是成本和時間都不是你說的 幾年可以成長到你的需求上

另外一方面....我們可以修改流程圖結構...來跳過某些檢索
但是這方面我更不信任AI了...
要改變優化流程架構變得更佳化資深工程師都要很花時間去構思
以AI這種初級智商要自己完成...難度有多高..
就算修改完成了...你怎麼知道他修改的正不正確?
這種流程結構圖優化...你一個設計錯誤整個就都毀了...你還不能前後矛盾

如果上述兩點你都做不到
只靠迷之自信...相信算力發展是無窮無盡會越來越快的
但是跟得上資料增長速度嗎?和越來越龐大的附加邏輯?
我是保持懷疑態度....

我更傾向於第二個方式 優化流程圖..才能夠精簡省略運算時間和大量的資料
但這需要人工去慢慢優化...然後把流程圖的邏輯篩檢和推理簡化成晶片套用在板子上
這或許實現的可能性還高一點....但是這需要很多很多的時間...

所以你要說2-3年會見到初級模型...10年應該可以看到有獨立思考能力的AI
我持保留態度...相當懷疑


你當然可以說是謎之自信啊,單靠economic一個人難以替你驗證,唯有靠時間,是不是三年出現雛形,十年看到接近完備的AI出現。沒人敢把話說死,至於你說的100年,那太久了,我想都不敢想那時的模樣。

我老骨頭已經很久不用流程圖了,那真的是以前程序導向語言常用,還有做簡單家用電器的操作說明可以。實務上當然還有用處,但是現時流行的OOP和程序導向語言就不是一掛的,樹狀圖和方塊圖更多吧。隨著AI領域的發展,其他工具和技術已經出現,深度學習框架、Jupyter筆記本、模型可視化工具(你講的流程圖也在裡面)。

我也同意你前面說的,你更多指出的還是硬體瓶頸,所以NVIDIA才那麼火,還有super micro (smci)這家四年前被彭博社爆料主機板藏米粒大小的晶片通中國的,這一年漲了400%。另外ASIC, FPGA晶片也會追趕GPU,實現節能以及獨特演算法的晶片化,單位體積和耗能都會縮小。
economic wrote:
你給AI數學題目能自己把複雜運算變成簡化的公式?
既然做不到就只是依照人給的東西去算
不然現在幹嘛還大量資源做優化
一個連基本該定義都搞不清楚的
那純浪費時間而已


有高見要加入討論的話,就發一篇來。沒興趣或不想討論的話很簡單,學習沈默。不要抱團取暖,遇到障礙就選擇龜縮,龜縮的方式就是說別人不懂不想浪費時間。看你在網上那麼久了,還不知道你?說不要浪費時間,結果連續利用別人的回文繼續槓,真有意思。
mobile0134 wrote:
有高見要加入討論的話...(恕刪)


不跟你浪費時間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mobile0134 wrote:
你當然可以說是謎之自...(恕刪)


流程圖當然是最基本簡單方式大家都會用
但是還是擺脫不了 你要增加檢索條件
你所需要的算力和能量消耗就一定要增加的自然法則

你越深度學習....你資料量的增加速度是一年數十倍增長
而你要增加硬體的速度...有可能一年數十倍嗎?

硬體跟不上程序優化速度也跟不上...
然後你要說他可以達成自己程序優化自己在兩三年內完成雛型和十年內完備的邏輯在哪?

連造出腳踏車都很免強的一下子就在提到造飛機?
這跨度太大了...

最後最重要一點...你花那麼多硬體和能量做出來的AI產生的數據結果
能否匹配所創造出來的生產力?

如果大部分的人都這麼高度期待AI 那...AI泡沫越大破滅的機會就會很大
因為過度的期待卻無法完成而消耗卻越來越多隨著時間過去失望只會越大!!
mobile0134
消耗能量的事情不用你擔憂。你這裡省的,更多人從別的地方照樣把你花掉。一樣舉手做環保,我從來不去天真的認為我少用一張紙,就可以少砍幾棵樹這種事情。
economic wrote:
飛行器有規範的無人機...(恕刪)


那現在不是很多航拍無人機的玩家?
大疆無人機不是全世界都在用!!
目前掉下來的賠償和責任問題就沒有規範嗎?

還是只有規定范無人機的大小和重量等?

不過也不是沒有解決方式
也許未來在天空中...會出現專門FOR載貨無人機通道
避免貨物的重量掉下來砸傷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0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