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之戰 2 : 世界將會迎來新秩序

bd_player wrote:
歐盟的能源結構天然氣(恕刪)


根據MoneyDJ引述國際金融協會(Th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的最新
資料顯示,2022年俄羅斯貿易順差將高達 2,500 億美元 .
-------

這真是太驚人了 !
要知道2021年全球第二大貿易順差國的德國 , 全年貿易順差金額也不過2,050億
美元而已呢 ....
小樓一夜聽春雨
呵呵 俄羅斯從大陸及歐美進口萎縮一半, 順差當然暴增啦
1450眼中釘 wrote:
根據MoneyDJ引述國際金融協會(Th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的最新
資料顯示,2022年俄羅斯貿易順差將高達 2,500 億美元 .
-------

這真是太驚人了 !
要知道2021年全球第二大貿易順差國的德國 , 全年貿易順差金額也不過2,050億
美元而已呢 ....


那俄羅斯真是太慘了,在國際上買不到東西,人民的生活恐怕要倒退個幾十年。
bd_player wrote:
那俄羅斯真是太慘了,(恕刪)


美國歐盟制裁並非聯合國授權 , 中國當然沒在理它的囉 ~

例如俄羅斯收復克里米亞時 , 歐盟及美國也是祭出制裁呀 .... 可是中國與
俄羅斯貿易額卻是由2015年的635.5億美元暴增為2021年的1468.7億美元

! 成長幅度非常驚人 ~

所以說難道這次普丁出兵前沒想過與歐盟間貿易影響 ? 我看未必喔 ......
bd_player wrote:
那俄羅斯真是太慘了,(恕刪)


主要是俄羅斯近來出口成長太大啦 !

先不講石油天然氣那些的 ... 就連俄羅斯出口最著名的紫皮糖這種零嘴兒 , 現在京東
銷量動不動就是幾十萬 上百萬哩 !

重點是銷路太好工廠生產不過來 .... 現在你想買也買不到 , 只能預定 六月底才能出貨 ~





小樓一夜聽春雨
呵呵 俄國3月4月從歐美及中國進口金額爆減近5成, 有錢買不到東西啦
bd_player wrote:
那俄羅斯真是太慘了,(恕刪)


只會亂扯一通
俄羅斯能從中國買就可以滿足大多數的生活需求了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現在是俄羅斯和西方都在苦苦支撐,只是,一邊是能源糧食出口國,一邊是進口國,長遠誰先扛不住,其實不難理解。食草也可以食一年,其實是一項優勢。

當初一開戰時,俄羅斯的態度還是想早日談判的,但現在拖下去,反而是俄羅斯最佳的策略。

另一方面,老美是成功打開了自己的能源出口市場,但換來的,是整個商界工業界的苦不堪言。競選就到了,敗登再不解決這個爛攤子,又會損失不少選票。

"氣價再漲兩倍?普京:這是經濟“自殺”!德意“秒慫”,美國企業頂不住了

據央視新聞昨日消息,消息人士稱,在與歐洲聯盟方面溝通後,德國和意大利政府已允許兩國企業在俄羅斯銀行開設盧布賬戶,以繼續購買俄天然氣。

  一些歐盟成員國的外交官認為,歐盟在指導企業如何購買俄天然氣的書面文件中有意保留“灰色地帶”,對歐洲企業在俄銀行開設盧布賬戶是否違反對俄製裁規定有意模糊處理。

  俄羅斯總統普京曾在上週表示,在能源製裁問題上,俄羅斯需要保持務實。俄羅斯將幫助促進以本國貨幣結算、獲得貸款和保險,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公司需要改變其商業模式。歐盟能源政策是一種經濟上的“自殺”。歐洲的經濟活動將會減弱。如果歐盟實施石油禁運,歐洲將以最昂貴的價格買入能源。

  美國天然氣價格翻倍,企業怨聲載道

  俄烏衝突下的美國工業企業並不好過。

  伴隨著歐洲天然氣價格持續暴漲,越來越多的美國液化天然氣(LNG)生產商加入對歐出口大軍,這也使得美國國內天然氣供應進一步緊張。受管道容量不足影響,美國主要地區的天然氣產量在年內本就已經放緩,國內天然氣庫存處於極低的水平。

  今年以來,美國天然氣價格已經上漲一倍,從年初的約3.730美元/百萬英熱單位飆升至約7.782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同期價格上漲幅度遠超過汽油和柴油。美國工業企業已成為高天然氣價格的直接受害者。

  美國工業界已經出現暫停LNG出口,優先滿足國內需求的呼聲。

  工業能源消費者協會主席Paul Cicio公開表示,如果無法保證美國國內天然氣和電力價格不會受到過量LNG出口的威脅,製造業領域就無法進行投資和創造就業機會。協會已公開呼籲美國政府停止批准液化天然氣出口許可證,直到美國低天然氣庫存狀況得到緩解。

  有行業人士向期貨日報記者表示,2021年歐洲市場引發的天然氣供應緊張蔓延到了全球,造成全球區域性市場結構失衡矛盾尤其突出,而今年年初俄烏衝突的影響因素不斷提升加劇供應側擔憂,使得價格波動性再度加強,並改變了天然氣資源流向。從貿易角度來看,買方在談判桌上的話語權逐步下降,市場已經逐步的向賣方市場來轉變。天然氣區域市場聯動已經從歐亞市場蔓延到了北美市場。

  也有海外分析師表示,美國天然氣期貨價格必須達到20美元/每百萬英熱單位,才能降低市場對美國液化天然氣的需求,“在打破液化天然氣出口的套利之前,美國天然氣價格沒有'上限'。”

  頂級機構:歐洲天然氣價格可能再漲兩倍!天然氣後市怎麼走?

  近日,挪威頂級大宗商品研究公司Rystad Energy警告稱,隨著俄烏衝突導致歐洲能源安全的惡化,一場“完美風暴”正在醞釀之中,這可能導致天然氣價格再上漲兩倍。

  Rystad Energy的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高級分析師Kaushal Ramesh認為目前根本沒有足夠的液化天然氣來滿足需求。在短期內,這將使歐洲度過一個艱難的冬天。對於生產商來說,這表明下一個液化天然氣的浪潮已經到來,但它將來得太晚,無法滿足需求的急劇上升。持續的供應短缺、高企的價格、極端的波動、看漲的市場和加劇的液化天然氣地緣政治風險已經在醞釀之中。

  中信建投期貨分析師陳欣念告訴記者,天然氣市場的景氣度提升快,因為歐洲能源的脆弱性和碳中和願景下全球能源結構加速轉型的發展需求對天然氣的消費需求大增,同時對應的天然氣項目投資出現增加帶來供應量的提升,因此全球天然氣市場景氣度持續走高,且前景明朗。

  上述行業人士則認為,目前來看短期天然氣價格波動仍然在加大。一方面俄羅斯供應歐洲的管道氣出路受阻。美國為了彌補俄羅斯在歐洲的供應量,會加大對歐洲的出口力度,整個LNG資源流向加將發生重大變化。歐洲一直力圖擺脫對俄羅斯的依賴,已經把天然氣列入了綠色能源,短期看天然氣項目的投資會有增加。長期看,全球的能源轉型會在歐洲市場的帶動下進一步加快。面對當前天然氣的高溢價,各國都需要做出更大努力來保障供應的安全。國內方面,在雙碳以及能源轉型的背景下,2022年國內天然氣市場還是會保持較快增長,預計全年消費量為3954億方,增量300億方,增速為8.2%。分行業來看,過去幾年國內天然氣市場出現了增長驅動的轉變,工業用氣和發電用氣超過了城市燃氣,而這一趨勢在2022年將得到延續。

  “價格方面,下半年天然氣價格中樞大概率上移,東北亞市場價格存在大漲預期,LNG現貨均價或出現七成以上的漲幅,而歐洲TTF均價或面臨六成以上的漲幅,而北美市場由於LNG項目投資意願度提升、增加對外出口,因此貨源緊張度相對偏低,因此價格漲幅較為有限,預計在15%以下。”陳欣念說。"

美國天然氣價格上漲液化天然氣出口達到7周高點

據油價網5月23日報導,根據路透社消息,美國天然氣期貨(NGM22)週一上午上漲超過4%,至8.456美元/百萬英熱單位,美國LNG出口達到7週以來的高點,以滿足對LNG的需求。

歐洲的天然氣價格大約是美國天然氣價格的四倍,這一比例吸引了許多美國液化天然氣公司將其產品出口到美國市場以外。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的天然氣儲量已經低於歐洲西北部的儲量。"
Derek2025 wrote:
現在是俄羅斯和西方都(恕刪)


能源價格也出現小區域間差格差異拉大的現象
天然氣在英國、西班牙、......等西歐地區的價格低於德國、義大利、........等偏東部地區

扭曲的干預市場造成的另一個特點是走私
有利可圖那走私就不可能禁止
尤其各國政府甚至自己就放水
土耳其當中轉但價格在荷蘭之類地區的交易不少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Derek2025 wrote:
現在是俄羅斯和西方都(恕刪)


美國另一個關注點在拜登真的要主動降中國關稅嗎?
要知道與中國的關稅談判並沒有成功
本來美國打算的是中美都降
那美國面子上也好看一點
但中國目前是降關稅那是美國單方面自己的決定
中國並沒有打算跟進
這跟我之前覺得中國應該會同意同比例(兩國金額差異太大 不可能等金額)下降不同
還在想中國不想降美國商品關稅的原因
這部分當然得其他來源填補
過去幾年也一定有來源
不知道算不算是包含跟歐盟談判的籌碼之一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現在的新秩序,是整個供應鏈的打碎與重組,以西方陣營和,與西方不友好的陣營兩方建立起來。這樣完全不依市場規則,生產優勢地去重組供應鏈,最大的結果就是推升生活和生產成本,這樣,受影響更大的無疑是在資源入口國和不勞而獲大國這邊。

完成後,縱使沒有戰時那麼高,但西方陣營的高通脹生活環境可能會成為常態。畢竟,廉價的東西,大部份都不在西方陣營那邊。

這是一個痛苦而漫長的過程,就算像中美這些依賴太深的對手,現在也在進行著硬脫鈎的準備。俄羅斯和中國聯手,就是掌握著世界能源糧食和生產的源頭,而且,他們"都"擁有足夠保護自己的能力。

對西方陣營陣來說,這是一場永遠勝不了的戰爭。

〈俄烏衝突〉降低對俄依賴 歐盟擬首度聯合採購天然氣滿足冬季需求

歐盟能源政策首長周一 (23 日) 表示,計劃在冬季來臨之前聯合採購天然氣,以便在降低對俄能源依賴之際,建立緩衝並因應能源衝擊。但分析師認為,在供給吃緊、企業協調不易的情況下,計畫恐難順利推動和執行。

歐盟執委會上周提出 REPowerEU 五年計畫,希望透過節能和再生能源投資,在 2027 年以前停止進口俄國化石燃料。

俄國供應全歐洲 40% 天然氣,自入侵烏克蘭以來利用歐洲國家不願以盧布付款為由,先後切斷對波蘭、保加利亞和芬蘭的供氣。

歐盟能源部長 Kadri Simson 周一受訪時表示,有意今年開始聯合採購天然氣,此計畫為自願採購性質。

但分析師說,全球市場供給吃緊,意味著歐盟恐怕難以大量採購,而企業和企業之間的協調有一定複雜性,恐怕讓計畫無法順利快速推行。

歐美 3 月已敲定協議,由美國今年額外供應 150 億立方公尺的液化天然氣 (LNG),而歐盟每年從俄國進口 1550 億立方公尺的天然氣。

歐盟希望各國透過再生能源和節能,彌補供給缺口,並以歐盟氣候變遷目標為依據,預估天然氣需求到 2030 年將下降 30%。

然而短期內,歐盟仍將仰賴化石燃料。歐盟上周通過一項法案,要求各國在冬季以前把天然氣儲存設備填滿 80%,作為因應能源供應衝擊的緩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0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