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義上手機後門"理論"是都一定存在的,大多數內建軟體或第三方APP都有一些收集資訊的Log系統,但這些基本上無害使用者,甚至也沒有可以識別使用者的資料。更進階的可以讀取手機聯絡人、相簿、GPS,當你開放這些軟體讀取權限,等於你自己開了後門給這些軟體,但我相信大多只是正常用途必要。
另外,依凌鏡計畫的內容,很大一部分,是透過基礎建設的網路骨幹來複製封包並解析。所以更有隱憂的是政府級的基礎網路建設,非終端裝置,畢竟手機這種東西太成熟,有心的話很容易被反向工程破解而暴露。
回到小米手機,小米已經是國際級的品牌,在新興市場甚至歐洲都有不錯的銷售量,所以我認為應該不會有太大的疑慮,我相信歐洲國家相關的政府或非政府組織針對這些部分都有持續在關注,若真的有問題一定會曝光。
小米銷量增加就是撿華為份額,差別在於華為賺的錢會回到中國,小米打工讓美國公司賺更多錢,當然不用制裁,
2. 小米手機銷量超越蘋果首度躍居全球第二,才會有美國制裁與這棟樓,
雖然以CP值著稱,品質耐用度都在水準至上,為什麼是小米而不是OV其他搶到華為份額,
就那些謾罵挑撥不買小米產品最聰明,全世界其他買小米產品都是笨蛋,都不重視隱私不擔心所謂小米後門,只為抹黑罔顧事實沒意思,
-----------------
華為倒下滋潤了誰?小米Q2登全球智慧手機第2,雷軍激動發信歡呼
.......
此外,據Canalys揭露的全球智慧型手機第2季資料,小米在境外市場快速擴張,在拉丁美洲年成長率超過300%,在非洲超過150%,在西歐成長超過了50%。根據小米集團2021年第1季財報,小米手機已進入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12個國家和地區排名第一,歐洲市場排名第二,印度市場連續多年穩居第一。
無論在線上購物或當網路酸民,我們都是被監控、可被利用的數位商品!
各單位於110年底前完成汰換所使用或採購大陸廠牌資通訊產品,並配合擴大盤點。
一、依據教育部109年12月31日臺教資(四)字第1090184423號函(函轉行政院秘書長109年12月18日院臺護長字第1090201804A號函)辦理。
二、行政院重申各公務機關使用資通訊產品(含軟體、硬體及服務)相關原則:
(一)公務用之資通訊產品不得使用大陸廠牌,且不得安裝非公務用軟體。
(二)個人資通訊設備不得處理公務事務,亦不得與公務環境介接。
(三)各機關應就已使用或採購之大陸廠牌資通訊產品列冊管理,且不得與公務環境介接。
大陸廠牌相關報導: 20200601 自由時報《資安大漏洞》228個公務機關 採購中國資通產品
網址: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376530
關於【大陸廠牌】清單如下(請參考):
廠牌:使用資通訊設備型
1、海康威視(Hikvision) :攝影機、網路攝影機
2、華為(Huawei) :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網路分享器、路由器
3、大疆(DJI) :無人機、空拍機
4、普聯 (TP-Link) :路由器、網路交換器
5、歐加(OPPO):智慧型手機
6、小米(MI):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智慧家電、網路分享器
7、大華(Dahua): 攝影機、網路攝影機
8、聯想(Lenovo):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伺服器主機及平板電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