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03kimo wrote:手機沒電,或是網路不通,就改用現金啊!又沒有全面取消現金,怎麼會不知道變通呢? 因為一直有人強調出門不帶錢包...在台灣會採用行動支付的店家,應該都是原本就會開發票的店家。台灣的店家想要用台灣的行動支付系統收錢不開發票是不可能的。看看幾天前,金管會主委接受質詢時的對話。2017/5/3台灣政府推行動支付的動機是多收點稅,小型店家應該是傻了才會配合...
zeeco wrote:普通人有什麽隱私那麽怕被監控呢? 可能我們大陸人已經習慣了,這個信息社會根本很難有隱私,街上到處是監控,手機網路的記錄也很容易被政府掌握,習慣就好,反正不做啥壞事也沒人找你麻煩 經常聽到有人說『不做啥壞事也沒人找你麻煩』這一類的話。可是,『壞事』有好多種類。有時候真的想做一下,怎麼辦? 我想請問你,如果你今天想要資助一個監督政府的組織,你會用行動支付嗎?
ttsping wrote:正常使用也是一天一充。完全看自己当天要做什么了,如果平常上班族花钱没什么要紧事,那只带手机没什么问题。...(恕刪) 問題就是我出門不帶錢,整個人就沒安全感,誰知道什麼時候會下雨,需要買把傘?或是褲子破個大洞,要坐計程車回家?
我來說一下我對大陸的行動支付的理解因為買賣雙方彼此都有支付寶的帳號,買賣時買方以手機掃入賣方QR code,就會從買方支付寶的帳戶轉錢至賣方支付寶的帳戶。而這中間不會產生手續費或其他費用。如果台灣人都有某銀行(以玉山銀行為例),我買東西時,就從我玉山銀行帳戶,轉帳到賣家玉山銀行帳戶裡,因為同行轉帳不需要轉帳費用。而玉山銀行幫所有人的帳號設成QR code,所以我想要把錢付給某人(包括朋友、賣家)時,就只要掃一下對方的QR code,玉山銀行就會同行轉帳。在網路買賣時,也是同樣原理。如果我的理解沒有錯的話,台灣就是沒有哪一個銀行或機構有這樣大的能耐,同時擁有這麼多客戶,願意把錢放進他那裡。當然也只有在大陸集權的環境下,才會讓少數機構擁有這麼大的機會(這背後自有政商利益),而這個時間點,台灣之前不曾出現過,因為這個跟網路和手機是相伴生的產品。之前我就提出,支付寶、微信支付都只是一家民間機構,他連金融機構都不是,卻有著銀行比不上的金流,如果內部監控和外部監控一有閃失,那會是金融海嘯級的災難。我的手機已經有悠遊卡和綁定的信用卡,信用卡現在有1-1.5%回饋是首選。如果台灣也有支付寶(好像要綁大陸帳號),我也會試試,但那也只是我支付手段之一,看店家可收什麼支付,還有回饋有多少而定囉!TfhC wrote:2016年一位CNN...(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