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核料不是拒絕核能的理由...(看看別人想想自己)

孤鴻海上來 wrote:
你講的不對地下水是假..台灣是【法規規定】高階核廢50年內可以[再取出]。
【高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及其設施安全管理規則】
第 11 條
高放處置設施之設計,應確保高放射性廢棄物放置後五十年內可安全取出。...(恕刪)

第 11 條 只能說要有這個功能。
法規有規定 一定 要取出嗎

請問你是核能博士?
鈽239放射性是多少西佛,
鈾235放射性是多少西佛。
安全取出目的要提煉,至於是提煉什麼就不知道了,可能是鈾235。
理論上 核廢料外面用銅包圍 就能放 永久 。
wonderzero2 wrote:
第 11 條 只能說要有這個功能。
法規有規定 一定 要取出嗎


(a)台灣是【法規規定】高階核廢50年內可以[再取出]。
只是有這功能就好,【可以備而不用】。最後50年到期就封死。

【高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及其設施安全管理規則】
第 11 條
高放處置設施之設計,應確保高放射性廢棄物放置後五十年內可安全取出。


國際上會想要[再取出]
【表面的原因】我忘了,不是很重要。維持可以[再取出]這只是多維護幾十年,多花很多錢。基本上沒有機會取出。如果只是有人恐懼反對,那是不該取出的,而是要講清楚安全性。

【隱含的擁核人士不可告人原因】以現在的鈾礦藏vs核電廠耗用,估計幾十年內鈾礦就會用完了。想延續核能發電,必須要取出核廢料再利用。<=====[但是這沒有意義,因為幾十年後應該就是普遍使用再生能源,之後沒必要再去冒核災風險做核能發電了。所以歐盟前陣子是定義核能可以拿來過渡到全面再生能源(並沒有說核能是綠能)。台灣也只設五十年內再取出的時限。乏燃料要先冷卻40年才能深埋,再加50年後台灣應該也是普遍用再生能源了,就沒必要再取出。]

【隱含的愚蠢原因】有人幻想高階核廢未來有新式再處理。所以萬一有什麼未來技術可以消滅核廢料,就可以拿出來消滅。<=====[會說愚蠢是因為這純屬幻想,從上個世紀幻想到現在,也都辦不到。甚至已經國際公認不可能有這種幻想的未來技術可以消滅核廢料。]

【隱含的邪惡原因】乏燃料有鈽,鈽可以做核彈。核武國家也是想萬一有一天要擴充核軍備,就可以拿出來加工。<=====[會說邪惡是因為想擴充核武。]
Jimsung168 wrote:
埋在地下的問題是取出困難,為何還有取出問題?
原因出在地下水。


你講的不對
[再取出]去扯到地下水是假議題。
(1)施工中看到有地下水是無法完工。就根本不會埋,當然也不會再取出。
(2)深埋後根本不需要監管,未來如果出現地下水就讓他去。水的問題用多重障蔽去處理。

[地下水]是會認真考慮的議題,
但深埋後根本不需要監管,未來如果出現地下水就讓他去。水的問題用多重障壁去處理。 基礎有金屬罐隔離水,萬一有裂縫則有外面的膨潤土吸附水膨脹把裂縫填上隔離水,再有逃逸的核廢原子,則有數百公尺厚的基岩隔離。

底下先講膨潤土。








Jimsung168 wrote:
埋在地下的問題是取出困難,為何還有取出問題?
原因出在地下水。


你講的不對
[再取出]去扯到地下水是假議題。
(1)施工中看到有地下水是無法完工。就根本不會埋,當然也不會再取出。
(2)深埋後根本不需要監管,未來如果出現地下水就讓他去。水的問題用多重障蔽去處理。

[地下水]是會認真考慮的議題,
但深埋後根本不需要監管,未來如果出現地下水就讓他去。水的問題用多重障壁去處理。 基礎有金屬罐隔離水,萬一有裂縫則有外面的膨潤土吸附水膨脹把裂縫填上隔離水,再有逃逸的核廢原子,則有數百公尺厚的基岩隔離。

底下是瑞典設計的KBS-3地質處置的設計理念


我們SKB的最終處置方法KBS-3

SKB 採用特殊方法對乏核燃料進行最終處置。它被稱為 KBS-3,基於三個保護屏障:銅罐、膨潤土和瑞典基岩。

所有用過的核燃料目前都臨時儲存在奧斯卡港的過渡儲存設施 (Clab) 中。輻射逐漸衰減,廢物的危險性逐漸降低。但它也含有長期活躍的物質,這些物質需要在未來許多年內最終處理掉。

因此,SKB 計劃在 Östhammars 市的 Forsmark 建造一個乏燃料處置庫。已開發的方法包括首先將核燃料封裝在銅罐中。然後將密封的銅罐放置在堅固基岩中約 500 米深的隧道系統中。在這裡,它們將被嵌入膨潤土中。




銅罐
銅罐將有球墨鑄鐵嵌件。它們長 5 米,一個金屬囊裝滿乏燃料後重約 25 噸。外殼由五厘米厚的銅製成。這些罐的構造可以承受腐蝕和乏燃料處置庫周圍岩石運動可能產生的機械力。





緩衝
銅罐將嵌入乏燃料處置庫隧道中的膨潤土中。這種粘土將起到緩衝作用,保護罐子免受腐蝕和基岩中的輕微移動。粘土緩衝器會逐漸吸收水分並膨脹以填充其周圍的空間和岩石中的任何裂縫。如果罐中出現任何裂縫,粘土緩衝層將防止水進入。緩衝層還可以防止任何放射性物質逃逸到岩石中。




基岩
最後一道屏障由基岩本身組成。岩石的任務是隔離廢物。它提供了一個穩定的化學環境和保護免受地面事件的影響。但基岩也含有流經岩石裂縫的地下水。如果任何放射性物質從罐中逸出並穿透粘土緩衝層,它們可能會被這些裂縫中的表面和礦物以及岩石的微孔捕獲。

基岩和巨大的深度有助於將乏燃料與人類和環境隔離至少 10 萬年。這意味著罐和緩衝器將繼續運行很長時間。將創建一個安全的最終存儲庫。

wonderzero2 wrote:
理論上 核廢料外面用銅包圍 就能放 永久 。


你講得不對
金屬罐也可能因為地質活動或其他問題而破損。

美國以前覺得裝起來就好
但液態核廢棄物儲存槽,已經好幾次被侵蝕洩漏


華盛頓州的州政府超困擾的。 Hanford Site核廢清理計畫既複雜又昂貴,清了幾十年還沒有個了局。
孤鴻海上來 wrote:
【隱含的愚蠢原因】有人幻想高階核廢未來有新式再處理。
所以萬一有什麼未來技術可以消滅核廢料,就可以拿出來消滅。
<=====[會說愚蠢是因為這純屬幻想,從上個世紀幻想到現在,也都辦不到。
甚至已經國際公認不可能有這種幻想的未來技術可以消滅核廢料。]



用來宣傳美好的幻想

哈哈
hank28 wrote:
如果說核廢料二次利用是目前無法達成的夢想


你講得不對
核廢料可以二次利用只不過不是用來解決核廢料問題
而是用來做不賺錢的發電(再生MOX核燃料的價格,比普通標準核燃料貴)
再利用完又是高階核廢料了啊!!!!!!!!!!!!!!!!!!!


我找了一下,2020/01我有解釋過,【做再利用,核廢料會越做越多】:
孤鴻海上來 wrote:你講得不對
金屬罐也可能因為地質活動或其他問題而破損。...(恕刪)

如果我不對,那你說的 其他方式真的安全嗎?

金屬罐代表不一定要用到銅,哪怕用 金,鐵,鉛都可以。
再說放10萬年好了,有人驗證過?
wonderzero2 wrote:
如果我不對,那你說的 其他方式真的安全嗎?


多重障壁去處理。 基礎有金屬罐隔離水,萬一有裂縫則有外面的膨潤土吸附水膨脹把裂縫填上隔離水,再有逃逸的核廢原子,則有數百公尺厚的基岩隔離。

台灣原能會的說明和圖解(以下連結點選【高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的安全管理】)
https://www.aec.gov.tw/fcma/%E7%AE%A1%E5%88%B6%E8%83%8C%E6%99%AF/%E6%94%BE%E5%B0%84%E6%80%A7%E5%BB%A2%E6%A3%84%E7%89%A9%E6%9C%80%E7%B5%82%E8%99%95%E7%BD%AE--1_8.html




英國政府的圖解


瑞典SKB的圖解


日本原燃的圖解


加拿大nwmo的圖解


韓國KORAD的圖解


芬蘭Posiva的圖解


Nature某論文的圖解

孤鴻海上來 wrote:
你講的不對
[再取出]去扯到地下水是假議題。
(1)施工中看到有地下水是無法完工。就根本不會埋,當然也不會再取出。
(2)深埋後根本不需要監管,未來如果出現地下水就讓他去。水的問題用多重障蔽去處理。


先看完泛科學的YT最新影片 再聊吧--
5000噸高階核廢料仍在核電廠內無處可去,我們該埋進地底,還是循環使用?核電廠陸續退役,那些需要貯存20萬年的核廢料

回到本文..
地下水的問題是最大的..你忽略了..就知道你連日常都沒遇到漏水的問題..
>>回覆(1) 一旦開始動工後..除非遇到現有技術無法克服的問題,否則會投入更多的資源完成。這點你忽略了領導議題/政治議題。
>>回覆(2) 台灣有颱風/地震/白蟻,所以很難有百年建築。這點你藐視大自然的力量,忽略了台灣最大寬度144公里的地理問題。
地震可能造成破口/地下水可能竄/地底核污染的土地可能無技術開挖...這個情境是否有想過?

為何同島一命?
為何有三座核電廠,卻對核災事故的疏散規畫沒輒?
因為不知道在核一、核二、核四30公里半徑疏散圈要如何疏散數十萬人。

國人害怕已由核專家掛保障的乾式儲存的已死亡的核燃料棒。
卻又如此擁護在燃料池內活的燃料棒,這要蠻詭異的。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