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etmanpower wrote:我是中華民國國民阿...(恕刪) 哦所以你還在配合對岸打壓啊你真是堅貞的五毛你身為中華民國國民為何不敢稱自己是中國人啊?反而一直配合對岸稱自己是台灣人啊?對岸稱你是台灣人你就自稱台灣人你為何一直配合對岸打壓啊?
Silkiller wrote:哦所以你還在配合對...(恕刪) 你認為說自己是台灣人是打壓台灣隨你便阿。。。去查台灣人的國族認同阿。。。跟我同想法的多還是跟你同想法的中國人多阿。。。你那麼愛國那你反不反共產黨阿。。。反不反打壓中華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阿。。?
Rocketmanpower wrote:你認為說自己是台灣...(恕刪) 對啊你說自己是台灣人 跟對岸統一口徑 是配合對岸唱和打壓台灣阿。。。我查過了一隻手就數完了啊。。。跳針跳針你再跳針啊。。。那你是甚麼心態 為何那麼堅決配合對岸打壓啊。。?
Silkiller wrote:對啊你說自己是台灣...(恕刪) 嗯。。。我回你你不回我。。。?你那麼愛國。我知道你確定反習近平了。。。那你反不反共產黨阿。。。反不反打壓中華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阿。。?
Rocketmanpower wrote:那你反不反共產黨阿。。。反不反打壓中華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阿。。? 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打壓中華民國啊!有被害妄想嗎?蔡英文: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蔡英文講話全文:今天我們與布吉納法索正式斷交,包含前陣子與多明尼加斷交,中國這一連串對我國的外交打壓,充分顯露出中國的不安與缺乏自信。而這樣的不安與缺乏自信是來自於這段時間以來,台灣與美國等理念相近的國家,在經濟與安全層面上有更多地實質關係進展。中國的打壓,無論是軍機繞台,斷我邦交國,強迫國際企業更改我國名稱,杯葛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在內的國際組織,甚至連其他國家民間的兒童繪畫活動,都遭受到粗暴的政治干擾。越是蠻橫的行為,越激發國際的反感,也更強化他們對台灣的支持。這次的WHA得到有史以來最多國家的聲援,就是明顯的例證。我要告訴國人同胞,中國地這些去我國主權化的蠻橫作為,已經挑戰台灣社會的底線,我們不會再忍讓,只會更加堅定決心,繼續走向世界,繼續與理念相近國家在經濟與安全層面上建立更多實質夥伴關係,爭取國際社會的認同與支持。我也要正告中國政府,這些作為無助於兩岸關係,無助於中國的國際形象,更無助於化解國際社會對中國的疑慮。面對台灣與國際社會在各方面實質關係的進展,中國對台灣在國際上的打壓,是可以預期的。對於國際夥伴,長期以來在國際上持續深化與台灣的實質關係,我們由衷感謝。我們也承諾,這種實質關係,只會持續強化,絕對不會退縮。我也要在此重申,台灣不會與中國進行金錢外交的競逐,但對於堅定與台灣站在一起的友邦,台灣人民衷心的感謝,也一定會全力幫助他們在各方面的發展。中國玩弄金錢外交,承諾巨額的金錢,向許多國家拉攏關係。這種手法,已經讓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不當干預與缺乏誠信,有更深的不滿和疑慮。哪裡出現"中華民國"?
全都是玩"借殼上市"的遊戲「中國」一詞古已有之,該詞在文獻上最早起源於西周武王時期,或指一國的都城京師,或指處於一國中土的位置。因年代久遠,記載互異,含義演變更大。從中國歷史文獻中,「中國」這一稱謂大抵可以分辨出多種不同的含意,可指京師、帝王都城之地、代表中原文化的諸夏(周代王室所分封的諸國)列國全境的稱呼、如春秋齊、宋地。以上「中國」詞義,基本上指地理、政治和文化意義。自古以來, 中國 只是一個地理名稱, 不是國家的名稱漢代將天子親自統治地區皆稱為「中國」(大約為關中/中原地區), 有別於分封的藩王國 。漢代起則將天子統治地區皆稱為「中國」。所以自漢代開始,常常把正統下建立中原王朝稱為「中國」。我們的祖先說的是"中原古語"是 汴京官話 ,是河洛話,不是滿韃語Manderin(北京官話) 當時的國家是 『大唐國 』。是 「大宋國」是因為亡國才離開中原地區(中國) , 祖先原來這的地方被佔了 , 連"中國"這個名稱也被搶去註冊商標??佔領者殺光了原來的住民, 漢化後自稱是中國? 完全是"借殼上市"併吞手法這種邏輯真能成立? 如果日本二戰時侵略中國成功,日本同樣能自稱是中國了吧?滿清局部漢化, 再玩一次相同手法 ""借殼上市"這種搶劫侵略, 再借殼上市? 幾千年來沒有停止過 !平埔族 是台灣平地最大的原住民族, 在距今8000-10000年前移入台灣的 南島語族 。荷蘭人當時曾經統計過自己治下有多少平埔族人口。六次的調查中,以1650年的 68567 人為最多1895年日本人接收台灣時,調查的台灣全島人口數約300萬左右,而登記為熟番,也就是平埔族的人,卻不增反減,只有4萬6千多人而登記所謂漢人, 由荷據時期1648年登記的25000人-30000人 增加100倍到 300萬人? 這實在是不成比例鄭成功擊敗荷蘭人之後,以及接下來長達200多年的清領時期,完全沒有作過什麼詳細的大規模人口調查,等到1895年日本人接收台灣以後,第一次臨時人口普查時,卻出現這個很詭異又無法解釋的數字。這其中滿清有「渡海三禁」不能攜帶女眷的政策來控制人口,避免移民在台灣落地生根拓殖反抗勢力。滿清政府同樣運用"借殼上市"的手法, 消滅了 "平埔族"《臺灣通史》記載:「歸化熟番漸從漢俗,乃令薙髮,錫姓,以遵國制。」乾隆23年(1758),諭令歸化平埔熟番應薙髮結辮(請參「社學」條),並賜與潘、蠻、陳、劉、戴、李、王、錢、斛、林、黃、江、張、穆、莊、鄂、來、印、力、鍾、蕭、盧、楊、朱、趙、孫、金、賴、羅、東、余、巫、莫、文、米、葉、衛、吳、黎等姓,其中以「潘」姓最多。依據 文獻會台灣通志卷8同冑志第3冊第61頁記載, 在滿清當時就已經分不清楚了「漢人以姓氏為正血統、睦族之基,不欲因賜姓政策之實施而有所混淆」,「光緒12年(1886)刷新番政,一面勵行賜姓政策同時諭示,凡土著族已用漢姓者,應於姓氏下加新字」。何況又過了幾百年之後?台灣人名為漢人, 實為漢化之平埔族蒙古一路屠城,北方原有人口90%都屠殺逮盡 ,「崖山之後無華夏」, 原來的中國人都南逃了!現今居住中國名為中國人, 實為漢化之 胡人,契丹人,蒙古人,女真人,滿人宋朝的滅亡,絕對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改朝換代;而是中國第一次亡國。 過程血淚斑斑。宋朝覆亡,厓山海戰中國整個精英階層全部殉國,一脈相承數千年的中華文明由此產生斷層,其影響深遠延續至今。今日的中國還能看到唐朝的建築? 服飾? 唐朝的文字嗎? 在日本卻看得到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 ,但是「崖山之後無華夏」,宋朝的文化完全失傳以茶道為例宋代長江以南各省無不產茶, 宋代茶法是研磨成細粉的,傳播到了日本,發展為日本茶道, 現在要看茶道, 還要去到日本?蒙金人沒有茶道文化,明朝之後是泡茶葉? 已無宋人此種細緻喝茶方法了
Rocketmanpower wrote:嗯。。。我回你你不...(恕刪) 對岸稱你是台灣人你就自稱台灣人你為何一直配合對岸打壓啊?哦我一直問你上面這句不回的是誰啊?所以你為何一直配合對岸打壓稱我們為台灣人?對岸稱我們為台灣請問你要稱對方大陸還是中國才正確?為何不能干涉你配合五毛姿勢的國族認同啊?
Silkiller wrote:對岸稱你是台灣人你...(恕刪) 我回你阿。。。我認為叫我中國人才是打壓欸。。你認為叫台灣人是打壓是你家的事。。。你很反對習近平了。。。所以你很反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打壓中華民國對不對。。?那你應該是也很反對共產黨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