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onbluee wrote:
日本屠殺台灣平地人跟原住民幾十萬人;國冥黨的228加白色恐怖也不超過一千人,說實在話228也只是暴動被鎮壓而已,受害的有外省閩南人、外省客家人、跟後來才到台灣的外省人,有種造反就要承擔後果。
然後小蔣帶領台灣經濟起飛給台灣人民富足的生活,說實在話,正常邏輯的台灣人比較親誰不用說我大家也知道;當然有些台奸想做皇民想瘋了才會比較親日。
什麼本省人,不就外省閩南人跟外省客家人嗎?除了原住民之外,誰有資格稱自已為本省人?
老兄,我喜歡您的說法。
在台灣自己內部討論這種問題,
太多人明明知道有原住民的存在,
卻老喜歡把他們故意當做沒有,
然後說自己是本省人,
喊後到的叫外省人,
這種明知故犯的態度在道德上就有暇疵。
開版大大說的那位主持人的爸爸,我個人是比較同情的,我想這是身份認同的問題,就像如果台灣被大陸統一了,而且再假設統一後發展變得更好,即便如此也一定會有人懷念過去還是民主化的台灣;就我了解,如果他想放棄當華人政權下的中國人而去當日本人,到了日本也是會被異樣眼光看待,不會被當真正日本人看待。
當時在台灣還是有少部分的人,像他爸爸或是在台灣土生土長的日本人心裡,到底該當日本人還是當中國人,內心應是相當矛盾的,在日本社會當不了真正日本人,在台灣又有身份認同問題一直存在心裡,甚至還會被迫害。
另外,提到他的爸爸那時候(1945)才十幾歲,對於霧社事件或是其他大型抗爭大概也是沒什麼印象的吧!就像很多小孩不知道921地震,因為他們那時候太小或是根本還沒出生;就像我對228的感受只能從新聞或是書本上知道,因為我不是那個時代的人,家族也沒有228的陰影傳到我這。
我自己認為民族主義這種東西是兩面的,有好有壞,它可以讓我們團結起來,在漁民被菲律賓人,日本人殺害欺負時新聞吵得好像要跟他們開戰一樣;在這裡的我們每一位都愛著台灣,認同生活在台灣的每一位人民跟自己是同一族群,民族認同可以讓你想要為這個國家努力,犧牲奉獻給我們生活的這塊土地,努力打拼著。民族主義讓我們看到自己人被欺負時團結一心,想要出一口氣。
前面也有人提到反韓,我自己是沒有仇韓情節存在,我對於韓國不好的消息除了歷史課本交的斷交,還有新聞報導的運動比賽競爭關係和打電動比賽作弊等等的問題而已,跟中國還有日本甚至是菲律賓比,問題好像很小。我們也不要因為許多產業是競爭關係就討厭韓國人,不可以因為他考第一名我考第二名就這樣賭氣到完全討厭他,不可以因為面對韓國在經濟上的後來超越就怪罪在韓國,我是完全無法理解為什麼許多人可以一直韓狗來韓狗去的把人家這樣汙辱,韓國人是跟我們有多大仇恨嗎?在這個點上,民族主義就好像是被惡意煽動的,我們轉個方向去認真思考台灣的缺點,我們在競爭上的不足,會不會比仇韓更好呢?
日本卡通讓你喜歡日本沒什麼不好,韓劇讓你喜歡韓國也沒什麼不好,外國人喜歡台灣新聞常說是因為台灣人民熱情友善,有讓別人喜歡的優點不是很好嗎?我想大部份哈日哈韓的人是喜歡他們的文化,並不是真的要當日本韓國人這樣政治上的認同,我們也可以創造更多優點讓外國人更喜歡台灣,讓台灣人更加愛台灣自己。
那位主持人的爸爸出生在1930年代末期的台灣,他在當時政治上是日本人,他從軍後要殺的敵人是後來戰勝並治理台灣的國民政府,我無法了解他內心複雜的情緒,我還是同情他,至少在當時他也是想為國家賣命,他在當時是位日本軍人,台灣是當時日本的國土,他也想保衛國家,保護台灣免於美軍轟炸的。
回過頭來看抗戰勝利紀念或228紀念,我們不該把歷史遺忘掉,要記得過去歷史給現在我們的教導,仇恨終究還是要放下的,帶走過往留下美好的文化遺產走向更好未來。不要消耗太多精神與情緒在過去歷史,我們認真思索如何帶給台灣更好的未來會是更好的。
上上一代有受過日本教育,但從不自覺自己是日本人。
還有卡通對文化認同一事完全瞎扯,國小時代中午放美國卡通(那種中間會有像似卡拉ok字幕唱歌的),傍晚放日本卡通,美國卡通是講英文,日本卡通是配音,連名字都華人化,說這會受卡通影像文化認同真是鬼拆,到國小後半時期開始流行布袋戲,小時玩的紙牌上都是印布袋戲人偶。
喜歡看日本漫畫、卡通跟文化認同自認是日本人是不一樣的,兩個不同的東西拿來扯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