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根據中媒報導,中國國內第一個工業大城獲利負成長的核心城市竟然是深圳。深圳市統計局的月報指出,今年前6月深圳規模以上工業與企業利潤總額1343億人民幣,較去年同期1264億人民幣增幅6.3%,但前7月利潤總額1522億人民幣,較去年同期1572億人民幣變成逆成長3.2%,單7月份的工業利潤降幅就高達41.9%。
工業利潤大幅下降是因為深圳完全沒有上游原物材料加工企業,而完備的電子產業鏈全都位於工業鏈的下游,所以只能被動承受原物料價格持續暴漲的衝擊。
中媒指出,連深圳這種強大的電子產業之都,都承受不起原物材料價格上漲的後果,其它從事基礎製造業的城市困境可想而知。電子產品、服裝鞋襪這些終端消費品隨原物料價格而上漲,也不意外。
在歐美產業供應斷鏈下,機電類產品占據了中國出口大宗,出口規模前7名中有4類是機電產品,但從事機電出口的基本上是外資企業,尤其是台資企業。中國是機電產品的出口大國,同時也是機電產品的進口大國。台資企業以中國為生產基地,製造全球各類高階機電產品,組裝成品然後出口獲利,中國廠商也自嘆不爭氣,一些中企表示,中國前3季的進出口情況令人擔心。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