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匪一员 wrote:实质上已经破产的县当(恕刪)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沒真正去查不會真的知道到底有多少是假借其他平台借的我前一陣子看貴州的一些地方政府被爆發的債務好像獨山還哪邊原本是150億查下去連同其他平台變成400億當然出事了書記肯定變成有事但這種無效舉債的建設都是整體納稅人要負擔的當然類似的狀況各國都有台灣自己也不少把政府該支出的變個民間的名義支出那些債務也非常可怕
economic wrote: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一般来说,这句话是没错的不过在大陆,中央真的严肃提出要求的时候,地方政府是不敢糊弄的轻则纳入考核,不过关,一把手前途渺茫重则一票否决,直接掉乌纱帽。原先不存在合法的地方政府负债,本就是打擦边球,利用国企平台融资,从上到下其实都是默认的后来发现有失控危险,紧急刹车当年清理数据的时候,这些隐形负债都是有上报的,没人敢瞒报,瞒报没任何好处所以才会有现在的两种方式化债:在债务限额内发行地方债替换,分年度偿还旧债只不过财政状况有好差,所以这个过程有长短你说的贵州独山县,那就麻烦了
hsuing692 wrote:這在所謂的民主國家,查到的資料都是美化過的資料,會做到起碼讓一般人看不出來有問題. 我國沒有像某個共產主義獨裁國家一樣 出現大量地方建設工程款付不出來 工人去討錢還被政府說討錢違法的事情 (又想到墨茶了...)真的有 民主自由國家的媒體早就吵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