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發現,
最近中國電影圈,真的是——全、面、崩、盤!
來,我們隨便看幾個例子。
《向光花盛開》上映七天,票房四百多萬。
《一道清晨》七天才一百多萬。
《下一個裁縫》六天,四百多萬。
而《火種》更慘,十五天才五十多萬!
這是什麼概念?幾乎是撲街到聽不到聲音!
很多人說:是不是經濟不行、大家沒錢?
也有人說:現在娛樂太多,看電影不流行了。
但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都不是。
問題在於——觀眾對「內娛」早就失望透頂。
爛劇、爛片、造假宣傳、塗脂抹粉,
明星出了事就裝死,該發聲的不發聲,
等自己有新片要上映,立刻出來「呼籲支持國產電影」。
網友一句話說得太好: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你們沉默的時候,我們也學會沉默。
你們的票房沉沒,就是我們拒絕買單的結果。
而這場風暴的導火線,就是——
演員于朦朧事件。
他離奇去世、真相成謎,
整個娛樂圈卻選擇集體噤聲。
網友們看不下去了,
開始「抵制內娛、禁娛到底」。
甚至出現所謂的「幽靈專場」——
票務系統顯示爆滿,
實際電影院裡空空如也。
這不是抵制,這是實實在在的民意!
為什麼大家這麼氣?
因為那個圈子早就病了。
台灣女星李芳雯曾在節目裡親口說,
「大陸真的有潛規則。有人會直接問你:
要陪誰?是陪睡還是陪喝?」
這不是傳聞,這是明著講。
很多藝人看起來光鮮亮麗,
但背後,是跪著掙錢。
助理一個月三千塊,還要洗襪子、洗內衣;
明星連穿什麼都要聽命令,
不合理也得笑著照做。
因為——不聽話,就會被封殺、被消失。
有資本挺的,就算沒實力也能當主角;
沒背景、沒流量的,再努力也沒用。
甚至有人說,
「連藝人的身體,都會被標上價格。」
你以為有夢想就能出頭?
錯了。
現在橫店群演日薪掉到八十塊。
北影校花轉行當探店博主,
中戲才子成了直播背景板。
有人去緬甸拍戲被綁架詐騙,
有人轉行送外賣、擺攤賣烤腸。
這不是劇情,這是現實。
有演員在影片裡哭著說:
「我跑了五個劇組,一個戲都沒接上。
去試了不露臉直播,播四個小時只賺七塊,
扣完公司分成,剩三、四塊。
我下樓吃碗麵都十塊,
我真的只能苦笑。」
而那些二線明星呢?
以前拍一部劇能拿幾千萬,
現在一整年下來,片酬兩三百萬都算多。
很多人沒戲拍,只能靠短劇、直播混口飯吃。
有個演員說得更現實:
「我拍一百天男二號,片酬十萬。
扣完稅和分成,實拿三萬多。
一百天沒休息,每天拍十八個小時。
算下來月薪不到一萬。」
這還不算最慘的。
更殘酷的是——
你努力了,也可能被一紙資方決定取代。
有女演員說,她都定角了、形象符合,
導演都拍胸口保證。
結果臨時資方換人,
說「我有投資,但我的人要演女主。」
就這樣,一句話,把別人幾個月的準備全推翻。
你以為這些只是娛樂圈內部亂象?
不,這背後是整個制度的問題。
權力壟斷、沒有監督、誰大誰說了算。
不只是金錢的剝削,更是人性的壓榨。
只要有權,就能改劇本、換演員、毀掉別人的夢。
有個從業者說得特別真:
「我當年差點簽八年約,
把自己整個人賣給公司。
幸好沒被坑,靠著跑組、演小角色熬出頭。
我只想做乾淨的人,賺乾淨的錢,
走光明的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最後他說了一句話——
「能活著,真的比什麼都好。」
現在回頭看,
那些你羨慕的明星、歌手、網紅,
他們開豪車、住豪宅,賺大錢。
但你有沒有發現,
很多人最後都孤獨終老、家庭破碎?
因為那種靠流量換來的大富大貴,
需要的是巨大的福報與代價。
2025年的現在,
也許我們都該重新想一想——
別再被表面的光鮮騙了。
能平安、健康、過得踏實,
比當明星、賺大錢,更值得。
因為,
能活著,真的比什麼都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