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邊也直接進入正題,先來看 realme GT Neo3 / Neo3T 的簡易規格,除去天璣 8100 與 S870 處理器之餘,雙機皆有 120Hz 更新率螢幕,以及最高 80W 快充與 5,000mAh 電量之餘,散熱系統可以看到是 GT Neo3 來的比較好一些。
售價與上市資訊部分,6/8 會先於 realme 官方網路與實體專櫃搶先開賣「realme GT Neo3 全速賽道組」,包含 realme GT Neo3 一款以及專屬配色的 realme Buds Air3 利曼特別色,售價 14,990 元剛好是買手機送耳機的售價。另外,此限定組合在 6/9 也會於 PChome24h購物、momo購物網、蝦皮商城與 Yahoo奇摩購物中心上架。
實際的上市時間則是 6/9 起,並會在 6/9、6/10 兩天推出首賣現折一千的優惠,GT Neo3 特價 13,990 元、GT Neo 3T 則是採預購方式,售價 11,990 元,預計 6/13 上市。


realme GT Neo3 配置 6.7 吋 AMOLED 面板與康寧第五代大猩猩玻璃,並有 94.2 螢幕佔比、僅 2.37mm 的下巴高度、FHD+ 解析度、HDR10+ 支援、DC 調光、5,000,000:1 對比度以及 10.7bit 色彩等,不過沒有公布亮度。


色系部分,國際版這邊有三色,台灣這邊引入的則是以 GT 系列先前常見的賽車元素延伸讀「利曼」與「銀石」雙色,中文名不難想像是取自同名的賽道。

雙色機背皆是採用 AG 磨砂玻璃工藝,整體呈現出霧面質感並可有效防止些許指紋與油污的沾染外,賽車紋路則是雙色最吸睛的地方。機身尺寸 163.3 x 75.6 x 8.2mm,重約 188g。

相機組合部分,Neo 3 配置 50MP Sony IMX766 廣角鏡頭,光圈 f/1.88 等效 23.6mm,並有光學防手震 + MP 119 度等效焦距 15.4mm f/2.25 光圈超廣角 + 2MP 4cm f/2.4 微距鏡頭。前鏡頭則為 16MP 三星 S5K3P9 感光元件,光圈 f/2.45,可以看出除了廣角,其餘配置跟 realme 先前的「效能掛帥」路線類似,相機規格還是稍稍被犧牲了。

GT Neo3 的重頭戲,還是在核心規格上,其為台灣首發的聯發科天璣 8100 機種,安兔兔跑分可以來到 80 萬左右,可以說是目前幾乎是準旗艦的配置,並有 8GB LPDDR5 Ram + 256GB UFS 3.1 容量,沒有 12GB 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另外,GT Neo3 這裡也配置獨立的顯示晶片,可智慧提升遊戲的幀率,像是手機硬體極限 60fps 時,可透過晶片提升至 120fps,官方這邊是用了吃雞當做範例。

跟中國分為 5,000mAh 80W 與 4,500mAh 150W 兩個充電規格不同,國際版的 GT Neo3 僅有 5,000mAh 80W 一個版本,而且台灣電壓則是會降到 66W,是相對比較可惜的地方;另外,GT Neo3 也配置雙喇叭、杜比全景聲、藍牙 5.3、Wi-Fi6、5G 全頻段(5G+5G 雙卡雙待)與 EN-DC 4CA 組合。

GT Neo3 這次也主打類鑽石冰芯散熱系統 Plus,有著 4,129mm² 的不銹鋼 VC 散熱板,並搭配包含 3D 多重石墨烯的九層散熱機構,號稱核心溫度最高可降低 19 度。

接下來是 GT Neo3T,整體配置跟 GT Neo3 最大的差異,就是在處理器換為高通 S870 了,不過其他規格相對來說各有千秋。

首先螢幕配置 6.6 吋三星 E4 AMOLED 面板,一樣有 FHD+ 解析度、120HZ 更新率與 360Hz 觸控採旺率、92.6% 佔比以及 1,300nit 亮度、5,000,000:1 對比度與 100% DCI-P3 色域等規格,就帳面數據是比 GT Neo3 來得好。

外型設計則是有閃速黃與暗影黑雙色,最大的亮點是在閃速黃上,以類似的賽車格紋旗設計,在主鏡頭處甚至也把暗影黑的 64MP 替換成格紋樣式,相當細心。機身尺寸為 162.9 x 75.8 x 8.65mm,重約 194.5g。

其餘規格部分,相機相較 GT Neo3 則是改為 64MP f/1.79 等效 25.2mm 焦距廣角 + 8MP f/2.25 等效 15.7mm 超廣角 + 2MP 4cm 微距鏡頭組合,前鏡頭為 16MP f/2.45。並有高通 S870 處理器、8GB LPDDR4x Ram + 256GB UFS 3.1 容量、5,000mAh 電量與 80W 快充,很明顯 GT Neo3T 的配置大致維持了 GT Neo3 的感覺,不過相機稍微閹割一些之餘,散熱系統也不是 GT Neo3 的 Plus 版本,且也變為 5G+4G 雙卡雙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