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政府應把匯率當成博士論文仔細研究

hyc0707 wrote:
張忠謀:央行對匯率的...(恕刪)


以九十四年度獲利為例,台灣最會賺錢的台積電,當年賺了九百三十四億元,但只繳了二億元的稅,平均稅率○.二六%。

台積電今年共繳了130億元的稅,比前一年的100億元多了30億元,增幅3成,一來應該是業者營收有增加,當然也可能是因為促進產業升級條例落日,稅收慢慢回升所致。

現在 分紅費用化 ....吸引不了新進優質人才
加上 促進產業升級條例落日...不再方便節稅
加上 GLOBALFOUNDRIES
加上 UMC + IBM
加上 Samsung
加上 中國搶中低階單子

只能把腦筋動在匯率
這樣有很厲害嗎.....

國際金融貿易裡
與其說匯率是一種成本
不如說貨幣本身是一個商品
貨幣有其商品價格
不同國家貨幣價差就是匯率

貨幣貶值""是""表示外貿出口的商品成本變低(有利出口)
貨幣貶值""也是""表示貨幣這個商品"價值"變低(其他條件不變之下 就是不利國本)

台幣貶值 可帶動 出口貿易 連鎖反應 具乘數效果
台幣貶值 也帶動 通貨膨脹 連鎖反應 也是乘數效果 PS. 台灣很多資源都是進口的
台幣貶值 GDP and 人均所得 若用美金計價 ....

央行跟財政部一樣...最重要的是穩定...必要時才救急
救窮或升級 應該是 經濟部 經建會 工研院 資策會.. 或策略聯盟或企業自救吧

以上是我用中學生的常識判斷.........

我應該告他嗎 wrote:
韓國貶值快 你沒看過...(恕刪)


如果三星這樣的大企業在韓國繳稅很多,聘請很多員工,那在韓國就不會有那樣大爭議了
三星跟台積電其實在這方面很類似的
營收佔據GDP的比例很高,以三星在韓國佔用的資源,去看看他繳稅的金額,聘僱員工的比例,這樣就可以大概理解為何韓國這種具備高度愛國情操,非常愛用國貨,對韓國品牌在世界具備知名度覺得很有光榮感,但現在對這些大公司卻在國內批評很大,那是比例問題
如果三星佔據GDP25%,繳稅有15%,聘僱員工有韓國就業人口的10%,那絕對不會引起很大爭議,但實際數字呢?如果這樣的企業在台灣,還沒到這個程度就被媒體報導黑心到掛了
外國的月亮不一定比較明亮,大家各有優缺點,面對不同的問題而已,在台灣不是問題的,在別國可不一定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stockholm wrote:
一位2008年造成金...(恕刪)


其實台灣薪資長期停滯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台幣長期被壓抑,台幣應該要慢慢升值
企業繳稅問題
應該要去質問選區立委吧

把所有不滿都發在這問題上
並不能解決問題

不然放手讓外資進來炒匯好了
匯率狂升
讓所有外銷業都賠錢
就沒有繳稅問題了
作金融中心
如果作得起來也可以呀

如果能把坑勞退基金的創意
提升到炒爆他國金融
也很好呀
張忠謀說,匯率是國家經濟政策的重要的一環,彭總裁講的也是對的,貶值有利出口但會帶動進口物資的漲價,導致通貨膨脹。不過,仔細算一下,台幣貶值對台灣出口業有利,事實上不止是對出口業的老闆有利,「應該是增加出口業的就業機會及獲利,也會增加員工的報酬,增加員工的報酬也會增加消費,會很多連鎖效應」。


增加員工報酬,不是每個老闆都有那個良心的。
敗家是天性
薪資停滯
基本上是正常的

因為有對岸的廣大勞工在搶工作
貶值剛好能減緩這個部分
每次都出來說貶值增家競爭力
然則貶值的競爭力哪裡來?
絕對不是從企業本身體質的成長來
而是壓榨全體國民的勞務價值來的

此舉只會使企業主墨守於既有的經營方式。不思由其他(不壓榨勞工勞務價值)做為自己競爭力的方法。 有人會質疑,不貶值,那工作機會會減少。

當然,勞工願意更廉價出賣自己的勞務,會刺激資方的購買,創造更多低廉的產品,當然會增加產品需求與就業機會。

當一個勞務價值與勞動人口節節下降的國家
恐怕小學生都知道最後會怎樣

然則,一個企業主,他的經營手段與企圖心就只在此?
我們國家給這些企業主租稅優惠,換來的卻是這樣的結果嗎?

不貶值,企業賺不到錢,勞工就不會有工作嗎?

這是不一定的,因為,如果不貶值,企業主就必須由生產更有附加價值的方式生產產品。例如,為了要提升毛利與競爭門檻台積電可能要有自己的設備,配合自己獨立的製程,脫離設備商。(例如台積當初的浸潤式蝕刻如果是台積獨立發展,沒有其他廠商可以用浸潤式蝕刻,而設備也在台灣技術生根)。而設備的研發,就會帶動機電,光電整合的產業鏈。而使整個產業鏈更豐富。而光電業,也要發展自己的製程與配方,也可帶動特用化學品產業。用於其他產業也是一樣。機械重工業可以帶動鑄造與精密機業。。。。。而勞工的勞務價值也因為生產更有附加價值的產品而提升,使得一個國家的國民透過努力而日趨幸福。此為富強之道。

如果一昧以壓榨勞工勞務價值作為企業競爭力。那麼,勞工會日趨勞苦與貧困。國家整體越趨貧窮,再也無法做任何實力上的投資與轉型。到最後,陷入無可挽回滅亡的漩渦之中。

不同意的人,請不要再私訊
我不會出來回答
我也不想影響你
越貶值公司賺越多(不要貶多,貶10%就好)->員工加薪幅度越大->員工越敢消費->內需經濟越好->提高內需就業率->台灣經濟正向循環

相反的貶輸競爭對手(歐美日)-->出口商倒光光-->失業率大幅提高-->沒錢消費->內需經濟越差

美元長期貶值 最近製造業回美國設廠不是沒道理的~~~(恕刪)


這才是真正的原因,台幣穩定匯率導致一連串的惡性循環
hyc0707 wrote:
至少有渣渣 比沒渣渣...(恕刪)



就是這樣的想法,害了台灣人

沒有效率的企業就是應該早點收一收

關了一家,自然會有其它人補上

問題是台灣的老板只會cost down

不懂的找附加價值

回到主題,就以1998年後的韓國與台灣來pk

一開始台灣還佔上風,三星那時說要幹掉sony

台灣有人做這樣的事嗎? 沒有,只是不斷cost down

而且貶值這招又不是沒有用過,2002年與2003年時也是有貶到35,有加薪嗎?

沒有

更有很長一段時間在32~34之間,有加薪嗎?

還是沒有

看看韓國,他們國家的薪資不斷上升

2008年時,在國家與大企業講好的情況下

大企業加薪,韓國的央行當然就有本錢在在2008年重貶

大老板有種學韓國,先加薪再來談貶值

沒有能力應付這種衝擊的企業,早點走人吧
Cycer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