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擁有百年歷史的英國凱旋重型機車 Triumph,其中 Street Triple 系列算是廣為人知的現代車系,不過若是提到經典車款,就不得不提到 Bonneville 車系,這次小編要介紹的正是 Bonneville 針對入門級距市區通勤而生的全新車款 Street Twin,外觀源自凱旋 Bonneville 家族,擁有經典外型與科技內在,搭載全新 900c.c. 水冷並列雙缸引擎,並標配 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與 TTC 循跡控制系統,成為繼 T100 車系後更適合入門族群的全新復古選擇。

英國 Triumph 凱旋經典車系 Bonneville 之歷史非常悠久,二戰後英國凱旋工廠以 Bonneville 車系為主進入歐美市場,雖然車款型號從 T120 升至 T140,引擎排氣量同步升級,但不變的就是那經典外型與並列雙缸引擎,全新 Bonneville 車系約從 2000 年正式發售,搭配 790c.c. 空冷並列雙缸引擎,後續更有以此車系推出多種設計款,如經典造型且廣為人知的 T100 車系、Scrambler 風格的 Bonneville,以及更強調運動特性並設定為系列中最高等級車體配置的 Thruxton,都是現代 Bonneville 車系之原創及變種車款,今年度首次將此系列引擎改為水冷式,Bonneville 也一併推出全新針對喜愛個人風格入門族群而生的 Street Twin。

Triumph Street Twin 是一輛擁有 900c.c. 水冷並列雙缸引擎之經典造型車款,主要針對入門市場的通勤需求推出,造型源自 Bonneville 車系一貫識別如大圓燈、圓表、類水滴油箱、復古街車騎乘設定與雙排氣管等,前輪配有 18 吋輪胎,但在經典外觀下卻隱藏許多現代科技包含 Keihin 全電子噴射系統,Ride-by Wire 電子線傳油門、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與 Triumph Traction Control TTC 循跡控制系統,藉由這些設定能讓騎乘更安心更容易操控,另外 Street Twin 為了於市區騎乘更舒適,全新離合器輔助系統減輕離合器拉動力道,避免塞車時左手指痠痛,同時因應現在許多智慧型裝置需求,坐墊下方設有 USB 供電埠,Street Twin 無疑是 Triumph 凱旋重機的誠意之作。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本篇文章也將進行分章節介紹,有興趣者歡迎點選下列連結進行跳章。
一、外觀與功能
二、引擎與懸吊
三、試駕
四、結論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基本規格

排氣量:900c.c.
引擎形式:四行程八氣閥並列雙缸水冷
缸徑行程:84.6mm x 80mm
壓縮比:10.5 : 1
最大馬力:55ps/54bhp @ 5900rpm
最大扭力:80Nm @ 3230rpm
供油系統:電子噴射系統
啟動方式:僅電啟動
變速方式:五速鏈條傳動,國際檔。
油箱容量:12L
剎車系統:前 NISSIN 單向二活塞浮動卡鉗,搭配 310mm 固定碟盤。
     後單向二活塞浮動卡鉗,搭配 255mm 固定碟盤。
     前後輪組均有 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保護。
懸吊系統:前 Kayaba 41mm 正立潛望式前叉,行程 120mm。
     後 Kayaba 雙槍預載可調避震,行程 120mm。
輪胎規格:前輪:100/90-18。
     後輪:150/70 R17。
長度/寬度/高度:2090mm x 875mm x 1114mm
乾重:198Kg
座位高:750mm
軸距:1415mm

一、外觀與功能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全新 Street Twin 以經典復古造型出發,當然在外觀上脫離不了 Bonneville 家族影子,所以從車輛的左右面來看,可以看到許多與知名 T100 相似之處,雖說如此,但 Street Twin 還是走出自己的路,像是新的左右雙管造型配置,與十幅鑄造輪框等,而且從左右面來看,完全感覺不到全新水冷引擎破壞 Bonneville 那經典造型設計,引擎區域依然優美動人啊!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車頭與車尾部分,當然 Street Twin 作為經典車款出發,使用大圓燈似乎是正字標記,單圓表儀錶板從車頭看起來也不會過於突兀,車尾方面搭配全新 LED 尾燈組,開電門亮起小燈後就像圖中是一圈圓型,煞車時則會填滿,在外型與功能性做到平衡,底下左右各一支的雙管設定也是 Street Twin 經典設計之一,外觀與聲浪都讓人滿意啊!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車輛大小與騎士比例比較,圖中騎士身高為 173cm / 70kg,雖然配備 18 吋前輪,但 Street Twin 座高較低,腳踏位置與把手位置都能讓騎士很輕鬆跨騎,因此在市區騎乘時更輕鬆不易感到壓力,並且從照片中也能看到坐墊偏長,前座坐上去後,後座的空間還很充裕,雙載也不成問題。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Bonneville 系列均使用圓形大燈組,在燈具設計已經非常成熟的圓型大燈組,能獲得不錯的反光聚光效果,當然幾乎也可說是傳奇車款必備設計。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在燈具內使用 H4 55/60W 大燈組,燈泡前方還有 Triumph 凱旋的商標做為燈泡罩,下方則是小燈組,只要開啟電門後就會亮起小燈與大燈,若大燈不幸故障還有小燈可暫時頂替提供夜間來車識別。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大燈照射角度實際拍攝,亮度透過相機設定,調整至與最接近人眼現場觀看的亮度來做比較;因為使用圓形燈具的關係,不論近燈或者遠燈都為良好且集中的燈型,亮度讓人感到安心,適合市區通勤等,不過若是近燈能夠維持此亮度再稍微廣一些,將更適合郊區使用。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鋁合金大燈燈耳也別有一番特色,除了支撐大燈以外,同時也支撐著儀錶板,讓儀錶板看起來會有種騰空錯覺。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Triumph 巧妙將需要散熱的整流器放在大燈下方撞風面區域中,既能讓散熱效率提高,又不會破壞車輛線條,可說設計得面面俱到。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Street Twin 方向燈也是使用比較古典的鹵素方向燈組,亮度與廣度都有一定水準。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來到騎士視角部分,經典圓型後照鏡與新式數位單環錶都是在經典造型中創造新實用取向而生,更別忘了中央碩大的油箱,油箱可是這種復古經典車款造型的精隨之一呢!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圓形後照鏡使用單一球座調整,在廣度方面於市區使用已經足夠,且背面造型也不會過於單調。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後照鏡鏡背使用鋁合金與後照鏡背本身組合,有別於一般單純要不是全黑就是全銀設計。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左握把造型與大部分 Bonneville 車系共用,並且配有裝飾平衡端子,讓把手色調更有型。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左把手開關配置方面,配有 i 鍵可控制儀錶板功能顯示及操作,當然也可透過此鍵進入 TTC 循跡控制系統關閉此功能,下方則是方向燈開關與喇叭按鈕。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左把手開關前方為遠燈/近燈切換開關,平常時為近燈,按一下改為遠燈,再按一下又回到近燈,與常見的近燈/遠燈並附設超車燈的扳機式開關稍有不同。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左邊離合器拉桿為鋼索式離合器,並配有四段桿離把距可調整設計,符合大多數騎士的手指長度;而這個離合器特別值得一提,因為這大概是小編騎過同等級排氣量中最輕巧的離合器,若說一般鋼索車款約需七分力才可全離合,Street Twin 重新設計的力距大約只需兩分力就可全離合,面對走走停停的市區塞車路段更方便更輕鬆!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Triumph Street Twin 配備單環指針數位混合式儀表板,主要以指針顯示時速,錶底為 200km/h,背光在夜間看起來更具質感,下方則有數位區域可顯示里程等功能,不過並沒有配備轉速錶。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儀錶板數位區域可顯示檔位、油量、總里程、單趟里程1/2、即時油耗、平均油耗、剩餘燃油里程估計、時間與 TTC 凱旋循跡控制系統狀態,透過儀錶板內功能調整,可將循跡系統設定為啟動或關閉。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鎖頭部分配有晶片防盜系統,儘管持有相同齒痕鑰匙但若無晶片認可,Street Twin 無法直接發動騎走,鎖頭除了配有標準的電門啟閉及龍頭鎖功能外,還有 P 段檔位,在停車上鎖龍頭後於臨時停車情況可轉至 P 檔,會開啟前小燈與後尾燈,並允許警示燈閃爍,但要注意這段檔位非常容易切到,若無注意就離開,可能會耗光電瓶電量,所以記得離開車輛前檢查一下。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把手上蓋使用一體鋁合金製品,中央有 Triumph 商標,感覺比較隆重些。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右把手開關組僅有整合引擎運轉及熄火開關的電啟動按鈕,以及警示燈開關,這類整合在一起的電啟動按鈕近期越來越常見,相信這種縮小體積的開關組應該也會是未來潮流。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前煞車拉桿配有五段桿離把距可調整,而且是 NISSIN 製品,手感偏軟 Q,不過煞車力道很直接。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油門把手與左把手材質相同,而 Street Twin 使用新式 Ride-by Wire 線傳油門系統,因此不會有傳統油門鋼索於下方,取而代之的是電子訊號傳遞至 ECU 行車控制電腦,再由 ECU 送訊號控制電子節流閥伺服機,所以透過這種機制,除了可以獲得更精準的油門開度,也可擁有 TC 循跡系統功能。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水滴造型油箱看似厚實,不過實際上總容量僅 12 公升,如果想要跑比較遠程,可能得要注意油量消耗,但凱旋這輛 Street Twin 獲得經濟部能源局一級油耗,油耗表現方面應該不俗,原廠油箱顏色選擇很多樣化,這次小編借到的車款是消光黑配色,稍微有一點皮革漆的感覺。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油箱本體前端容量較大,靠近騎士膝蓋處有向內調整,所以騎乘時不會被油箱頂著膝蓋外八。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油蓋設計與舊時代圓蓋車款相似,開啟方法要先握住油箱蓋外圈,將鑰匙插入後轉動,再轉動油箱蓋外圈,裝回時也是反方向操作,對於初次使用者應該會開很久,但習慣之後應不會覺得詭異。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Street Twin 配備雙人座墊,前後角度平坦舒適,海棉支撐性稍軟偏舒適取向,因為沒有後扶手,所以在後座端設計一組皮質拉柄,讓不方便依靠駕駛的乘客能穩住重心。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坐墊下空間可說是零,這種復古檔車類型本來就不用太強求置物空間,因此能看到 ECU、電瓶、保險絲等零件,可做到基本簡易檢查維修。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車箱下方設有一組 USB 5V1A 供電埠,可以讓車主於通勤時提供智慧型裝置充電,當然要作為行車紀錄器的電源供應也沒問題,原廠配備之下就省去改裝線組之必要及降低危險性。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同時小編也在座墊下方發現 Triumph 的檢測端子也已經改為 OBD 連接埠,對應未來歐盟四期機車環保法規所需,而改用 OBD 連接埠後能做到更多運用,例如自我檢測或者做為運動攝影機增加畫面豐富度所需。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側面飾蓋清楚標出車款 Street Twin,也就是更適合街道的雙缸車款,當然對於入門騎士來說,Street Twin 輕鬆好上手,經驗老道的騎士則能與 Street Twin 悠遊享受午後意境。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車尾燈設計為橢圓形燈具,中央有一圈圓型 LED 尾燈組,開啟電門即會點亮,煞車時整組尾燈亮度會提升,後方向燈與前方向燈箱同,都是鹵素燈泡組,易於更換。


二、引擎與懸吊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Triumph Street Twin 是一輛全新針對入門級距而打造的復古經典 Bonneville,不過雖說是入門車款,配備上卻絲毫不馬虎,甚至還有新的水冷引擎搭載及配備 TTC 凱旋循跡控制系統,讓擁有 Street Twin 的車主能更安全及有趣騎乘。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Street Twin 配備 Kayaba 的 41mm 正立潛望式避震器,在下三角台與避震器外管間還用上防塵套,增加車輛外觀獨特性,Kayaba 避震器設定偏舒適,對於市區及長途通勤來說會覺得很輕鬆,但若想要於山區稍微熱血些,就會感到前懸吊支撐性可再加強。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前輪輪框造型使用十肋直條設計,原廠框體已經很漂亮,但如果想要改為鋼絲框當然也沒問題。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輪框中央處可以看到孔狀設計,除了可讓輪框看起來更古典,也可維持結構強度同時減輕輪框重量。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Street Twin 前輪輪胎為 18 吋輪胎組,稍較一般街車車款來得大一些,外觀上看起來就更有其獨特風格。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前輪使用 310mm 固定碟盤,搭配 NISSIN 單向雙活塞浮動卡鉗,對於以市區騎乘通勤為出發點的 Street Twin 來說已經很足夠,並且配備 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來增添車輛操控安全性。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前輪輪胎使用 PIRELLI 倍耐力輪胎的 PAHNTOM SPORTSCOMP 多用途胎種,規格為 100/90-18 M/C 56H,單看前 100 胎寬這數據用於重機可能會覺得太細,不過實際上因為輪胎為 18 吋,這樣配置可以讓 Street Twin 更靈活。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Street Triple 使用新式水冷並列雙缸引擎,水冷引擎也是 2016 全 Bonneville 車系最大改變點,原以為套上水冷後,引擎前方會看到很突兀的水冷散熱排,引擎上也會多出一堆水冷管線影響美感,但沒想到 Triumph 在外觀上毫不妥協,做出一如往常的引擎造型設計,從引擎缸頭一路延伸至車尾無間段的排氣管更是特色啊!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水冷排巧妙的直放安裝於雙搖籃車台中央,因此從車頭或者正側面都不易察覺,甚至會納悶這組水冷散熱排到底如何走水冷管線,幾乎無法察覺。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雖說引擎使用水冷設計,但 Triumph 依然在汽缸與汽缸頭上設有空冷散熱鰭片,維持 Bonneville 車系傳統外觀。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汽缸下方引擎殼體部分有著 Bonneville 系列銘牌,新的引擎系列為 900HT,排氣量 900c.c.,最大馬力與最大扭力分別是 55ps/54bhp @ 5900rpm 以及 80Nm @ 3230rpm,從引擎設定就能理解這顆引擎並不講求最大馬力,而是講求輕鬆騎乘的低轉扭力域,僅 3230rpm 就能輸出最大扭力,正式 Street Twin 能夠騎起來如此輕快的原因啊!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汽缸頭連接排氣管的束環也是傳統造型,上方有散熱鰭片,而因為噴射化系統導入,每一排氣管頭段也都有安裝一組含氧感知器,用於偵測排氣汙染數據並提供 ECU 進行供油比修正。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位於引擎及空濾中央的鋁質銀色造型飾板,除了可用於點綴外觀外,底下正是 Keihin 的電子節流閥,透過 ECU 驅動伺服機,讓節流閥的開度改變,因此可做到更精準油門控制,以及 TTC 循跡系統介入時瞬間改變引擎動力輸出,藉此重獲後輪抓地力。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凱旋在 Bonneville 車系都有著精緻化及盡可能減少外露走線之設計,因此在同家族的 Street Twin 上也能看到這種設計,外觀看起來非常簡潔,沒有多餘管線外露。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從側面看過去相信大家更能理解小編剛剛說的『簡潔』,引擎絲毫沒有電線、油氣管線等外露於這邊,對於車輛喜愛乾淨整潔的車友來說絕對是一大福音,而因為使用水冷引擎,本以為會有水冷管線穿插於其中,破壞 Bonneville 車系美感,但沒想到就連水冷管線都能藏得這麼好,凱旋工業設計能力了得啊!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引擎曲軸箱外蓋部分,使用與凱旋標誌相同的圓邊三角造型設計,宛如心臟般,中央剛好也有凱旋的商標可以比對,周圍螺絲排列與距離等,都讓 Street Twin 引擎有種說不出來的靜態美,一旁圓蓋內是紙質機油濾心,更換機油時可以一併更換,才能有效過濾引擎雜質。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Bonneville 這組並列雙缸引擎設計比較不同於日系車,日系車大多都會將引擎與變速箱做得非常緊密,所以外蓋與引擎空間可以更有效利用,但凱旋走的是傳統風格,從 Bonneville 650 系列就是如此,引擎曲軸式與變速箱屬於兩組殼體,透過曲軸上的內鏈帶動變速箱主軸,因此引擎維修可以較簡易些。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全段白鐵排氣管,於腳踏平面處開始就有第二層防燙裝置,直到尾段也是如此,所以儘管看起來是整支金屬尾段,但實際溫度並不會像傳統改裝白鐵管如此燙手。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後輪輪框造型與前輪相同,都是十肋放射狀設計,不過後輪尺寸則是標準 17 吋框。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不論左面或右面,兩面都有排氣管設計,看起來非常對稱有型,雖說排氣管的出口有些朝上,但若不是刻意靠近,其實排氣管的氣衝感不會如此強烈。


不過說到這麼美的排氣管,應該更多車友們在意的是引擎與排氣管聲浪,以往我們都會覺得用於檔車的雙缸引擎幾乎不會有綿密感,但 Bonneville Street Twin 的引擎排氣聲浪在飽滿之中藏了些綿密感,騎起來不會覺得吵,但也不會覺得乏味無趣。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左腳打檔桿部分使用鋁質腳踏桿並配有橡膠止滑腳踏,Street Twin 檔位共五檔,對應比較偏低轉扭力輸出的引擎設定,大部分其實市區與郊區幾乎都在二三檔間切換,市區高架巡航才有可能到用到四檔或五檔,打檔非常輕鬆好拿捏,不過離合器的半離合點因為拉起來偏輕,初次騎乘較不容易掌握。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側柱偏向實用為主,但不論漆面或者踢起來的感受都讓人有種滿足感。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右腳煞車踏板也是使用鋁質踏板及腳踏桿,煞車踏板行程偏深,並且與前煞車一樣使用 NISSIN 的總泵推動後煞車卡鉗。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Street Twin 後避震器使用 Kayaba 的雙槍預載可調避震器,避震器桶芯行程約 120mm,整體設定上偏舒適,若要較激烈的騎乘,當然改裝後避震器是無可避免。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後避震器設有預載可調機制,因此可藉由隨車工具進行預載三段調整,預設是在支撐性最軟的位置,可依騎士與乘客體重進行設定。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後輪煞車系統使用 255mm 固定碟盤搭配單向雙活塞浮動卡鉗,並且設有 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保護。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後輪煞車卡鉗沒有明確標示製造商,但可以確認的是與前輪煞車卡鉗不共用來令片,因此購買替換來令片時一定要記得確認使用位置。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後輪原廠配胎使用 PIRELLI 倍耐力輪胎的 PHANTOM SPORTSCOMP 系列胎種,規格為 150/70 R17 M/C 69H,胎紋可以參考右側,中央也設有排水導向線,兩旁也都有 C 字排水紋路。


三、試駕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今年凱旋將雙缸改為水冷化後的 Bonneville 車系讓許多人都很好奇感受,剛好 Street Twin 就是搭配這種引擎配置,因此新的引擎在入門等級車輛上會是什麼樣的光景呢?小編以前騎過朋友的 T100 Scrambler,對於動力方面覺得偏軟舒適,但新的 Street Twin 在水冷引擎加持下,車輛變得輕巧好騎乘且易上手,一二三檔不需要太高轉速即可獲得加速動力,市區遊刃有餘啊!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彎道性能方面,因為車身使用較窄長的雙缸引擎配置,車輛寬度不會太寬,所以騎起來重心很好掌握,過彎時不會覺得像在跟車打架,很輕鬆就能以柔順的方式過彎,但若想要用激進的騎乘方式,將會感受到前後輪懸吊偏軟設定帶來車輛有些許不穩感,不過講求市區取向的車款本來就不是瞄準運動市場,想要在彎中挑戰 Bonneville 系列車款,Thruxton 應該會是更好的選擇。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但不得不提到 Street Twin 的省力離合器設定,本身已經配有桿離把距可調整,離合器已經可以變得輕鬆掌握,但卻加上更省力的離合器力矩設定,因此在市區塞車或者短暫等紅燈時,左手是從來都沒體驗過的舒適感,離合器實在太輕巧好拉動,不過相對來說離合器的半離合點初次騎乘也比較不容易掌握,需要熟悉後就會很感謝凱旋的工程師在這部份的日夜付出。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就騎乘體驗上,舒適與輕巧是 Street Twin 給小編最大的印象,這也正符合 Street Twin 針對日常生活騎乘而設立的各項目標,舒適的前後懸吊、坐墊配置,省力離合器拉桿,輕巧低重心操控感,做為想要初入英國重機品牌又有預算考量的話,Street Twin 騎起來是非常值得推薦,但若想要更深度的運動化設定,Street Twin 可能還有更多升級空間可以調整。


四、結論

輕快典雅城市風采 2016 Triumph Street Twin 試駕
凱旋 Street Twin 針對入門市場而生,但水冷引擎加持之後讓 Street Twin 充滿更多騎乘趣味,騎乘感受上會有種與日系入門車款不同的回饋,新的引擎與新的離合器設定及車體格局配置,都讓 Street Twin 騎起來很輕鬆舒適,經典外形下與大眾車款走出不同風格,新的水冷引擎更讓小編好奇是否也會演變成推出其他車系,但若想要將車輛做為更個性化的性格展示,Triumph 也有推出許多改裝套件組合,可以將 Street Twin 走向 Scrambler 風格或者 Brat Tracker 風格,各種包羅萬象的原廠改裝品都可更加展現出獨特品味,是輛適合各種取向圓夢者選擇的英倫古典車款,喜愛 Street Twin 的車友們不妨親自走一趟展間吧!
口袋名單

經典改款水冷好車!

期待價位......親民點

ps: 搭載 Nissin 卡鉗? 跟 Honda 合作?
已經入手了!實在是一部好車哩!經典不敗!



TRIUMPH STREET TWIN(售價:598,000)、Bonneville T120(售價:750,000)、Thruxton R(售價:850,000)

國外售價
Triumph’s Street Twin reinvigorated my somewhat-jaded motorcycle soul. I was hooked after about 10 minutes of seat time. Its snappy power. Its style. Its comfort. Its agile handling characteristics. Its $8,700 price tag! What was not to love?
要運動沒運動要復古沒復古
感覺就是一台貼牌怪物

T120還可以但那種價位我寧願要Rninet
中年屁孩 wrote:
要運動沒運動要復古...(恕刪)

r9t的確讚,要品排有品牌,要外型有外型,
唯一缺點就是價格了

TRIUMPH STREET TWIN就跟野狼差不多,
好處是載人還不賴
romario
我不是針對騎者, 不過英倫風真的是要看甚麼人騎,
之前試乘會騎過
評價是...有力點的野狼


我知道有人會反駁我說這種車是騎帥不騎快的
但說真的既然掛了紅牌就該有點紅牌的樣子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沒試乘過,
看完外觀的評價是...有點力,要打檔的勁風光

我知道有人會反駁我不懂車,差這麼多也能比
但說真的,賣比勁風光貴十倍,卻一樣只能前進、左轉右轉,遇到紅燈也要停,又不能飛,根本不值60萬阿
我的觀察啦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