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xin0702 wrote:
有沒有想過不打疫苗除了鐵齒的以外
還有一個可能性就是風險高於保護力

不管有沒有打疫苗,
這個網站的資料很重要.
https://c19early.com/

沒有慢性病史,有打疫苗,死亡率並不低,不討論沒打疫苗的人數對比,因為,染疫後每個人所接受的醫療不同,所以,僅取那段有打疫苗,畢竟這是打疫苗號稱有保護力的部分。
bd_player
只看有打疫苗,死了九個,相對於沒打疫苗死了七個,以母體來看有打疫苗的死亡比例真的比沒打的少超級多的沒錯啊。那七個沒慢性未打疫苗的,如當初接受疫苗會早就掛的機會幾乎是零吧。
nikon_user
可以不看沒打疫苗的嗎?當初不是有甚麼打一劑、打兩劑和打三劑的分母比,然後推算出幾倍防護,現在不算了?
老何boss wrote:
死亡的個案當中有16人沒有慢性病,其中7人沒打疫苗,但也有7人接種過三劑疫苗。


沒打疫苗才幾隻小貓,居然在16 例死亡中貢獻出7例,沒打疫苗真是太可怕了!
用打疫苗和未打疫苗的總人數來當分母也對
用未打疫苗,打1.2.3劑來當分組也對
數字遊戲要怎麼解讀其實都對

但是病毒要不要感染你,要不要讓你死亡,它不會分顏色,也不會管你有沒有打過疫苗,打過幾劑


檯面上每天哪組死多少人,應該就是最簡單直觀的數字了
歐海油 wrote:
用打疫苗和未打疫苗的總人數來當分母也對
用未打疫苗,打1.2.3劑來當分組也對
數字遊戲要怎麼解讀其實都對

但是病毒要不要感染你,要不要讓你死亡,它不會分顏色,也不會管你有沒有打過疫苗,打過幾劑


檯面上每天哪組人死比較多,應該就是最簡單直觀的數字了


要用來判斷事情發生的可能性的話:

直接比大小是幼稚園小朋友的數學程度在幹的事情,只是單純數字遊戲。

正常人比大小是算出比例之後再去比,這不是數字遊戲,而是基本數學觀念。

有沒有先算出比例之後再比數字會相差10~20倍。

所要想直觀比大小那就未打疫苗組死亡數先乘15再來比就差不多。覺得乘15太難算用乘10來算誤差也還好。
nikon_user wrote:
沒有慢性病史,有打疫苗,死亡率並不低,不討論沒打疫苗的人數對比,因為,染疫後每個人所接受的醫療不同,所以,僅取那段有打疫苗,畢竟這是打疫苗號稱有保護力的部分。


只依這有限的樣本來看,沒有慢性病史,打三劑的看來保護力比沒打的高超級多的啊!
nikon_user
可以不看沒打疫苗的嗎?已經明講不與未打疫苗做對比,再繼續恕不再回應。
bd_player
要判斷高不高得要先有一個基準啊!沒有基準就沒有高不高的問題了,拿沒打疫苗當基準是理所當然的吧,不然那你得先說判斷基準是什麼。
別在分子分母了

今天2例打4劑GG
糾結分子,分母數字一點意義都沒有。事實上每天就是很多老人死亡不是嗎?

這些轉移重點老人家不打疫苗的網友,都故意忽略了歷史因素。才去年發生的事情,現在都忘了?
去年疫情台灣第一款開打的疫苗是什麼?都忘了?不就是日本贈送和政府採購的AZ嗎?忘了去年此時AZ是個多麼具有爭議性的疫苗?忘了去年多少老人家打了AZ以後就走了?一開始的錯誤疫苗政策,即使後來莫德納和BNT進來以後,還是有不少老人內心有抗拒的,不肯打疫苗的。
另外就是無辜的5~11歲小朋友,這個可惡的政府和專家在3/24還做出小孩不用打疫苗的決定,不是嗎?

百姓的生命不是數字遊戲呀!這些為政府抹粉的網友們,我建議可以冷血一點,直接說死的人還不夠多好了。是不是利用這次機會來個基因大清洗?只有具備抵抗COVID-19基因活下來的台灣人才適合生活在台灣?
nikon_user wrote:
沒有慢性病史,有打疫(恕刪)




個人是直接看數據,不用去考慮分母 !

打疫苗與沒打疫苗分開來看 !

沒打疫苗的死比打疫苗的多 !

打疫苗的,打越多劑的,死得越多 !

這張,有打疫苗死亡的,加起來比沒打疫苗死亡的多 !

如果有興趣,可以找每天,這數據,每天都差不多這樣.
clwu5724 wrote:
打疫苗的,打越多劑的,死得越多 !

天阿,
這樣子要人家怎麼說下去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