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當東北季風來臨時,台灣的東北角總是有著層層的雲層覆蓋,想要等到雲開見日去騎車是何等的不容易,今天讓我等到了,雖然天氣未臻完美,倒也如願以償

今天走的路線算是台灣本島的極東三貂角燈塔和值得細心品味的靈鷲山無生道場,這時的草嶺古道正在舉辦芒花季,就順便一起規劃進來,剛好可以環繞一圈。順時鐘的好處是東北季風的影響不大,但若想要隨意看海,過馬路得非常小心不能任意停留,且草嶺古道大里至啞口段可騎,啞口至大榕樹段為下坡可牽車;但若逆時鐘則需扛車上啞口,且須忍受強勁的東北季風,但可享受先山後海的感覺(個人喜好),想了半天,只因個人喜好我選擇了扛車上啞口。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通往草嶺古道與台 2丙交會處的遠望坑溪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芒花季活動的第一關就在遠望坑親水公園,不過今天不是假日所以沒人顧守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遠望坑溪&親水公園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廁所的造型還算符合古道的意境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公園旁有一片梯田,如果配上水稻,這梯田應該更有詩意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第一次來此時誤以為古道是右邊的階梯,沒想到是左側的柏油路(這張是2009芒花季拍的)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古道第1景-跌死馬橋,橋旁那株樹不知是否為山毛櫸,葉形蠻像但是葉脈不太像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剛開始的古道已經變的有點像產業道路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老榕樹下才是焠鍊的開始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仙跡岩上駐足停留看看能否有仙人指引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是這個人嗎?還牽了一匹馬 - 鐵馬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古道上到處掛了很多這樣的牌子,寫了很多值得深思玩味的話語,不過今年可能預算較少,2009年是用後面那種木製的牌子做的,上面還註明了 2009芒花季,今年不好意思用,只好拿來墊底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我的馬也來到這顆大石頭了,這時候不斷的有遊客經過,大家都像好奇寶寶一樣,直說:怎麼這麼厲害....,也許心中OS:怎麼有一個瘋子,其實去年來走步道時就已經看到有車友扛車上來了,若這個行為是瘋子,我鐵定不是第 1 個;這段階梯扛上來,應該不算太難,而且接下來幾乎沒什麼難度了,並且很多路段都可騎乘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中場休息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這樣的感覺想像古時候走在古道上是什麼樣子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早上的草嶺古道,很多空曠處是逆光,不大會拍照,虎字碑對您實在很抱歉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涼亭右上可到桃源谷,這一段可是超級陡,但風景超級美,參考桃源谷-草嶺古道啞口越嶺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回望古道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隱約看到了嗎,這段路有點陡喔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只有啞口上的土地公婆一直在此保佑每一個過客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一群小學生看到此景直說好美喔,我跟老師說:走那一條桃源谷步到草嶺線(灣坑頭山步道)更美喔!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站在啞口上,前方草嶺古道是台北縣,後方到大里的部份就屬於宜蘭縣了,這是單車第 2 次到此,接下來要 off road 下大里天公廟了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美麗的步道陵線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客棧遺址到了,不過今天店小二沒上班,請自己帶水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客棧遺址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雲層較一大早來的少,希望待會兒能看到海天一色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濱海公路上這個地磅檢查哨對面就是舊草嶺隧道的入口,可以很快地直達福隆,別走過頭了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過了舊草嶺隧道入口沒多久就會看到這間建築物 - 石城咖啡,旁邊有停車場,以前開車經過這裡都會停下來休息,一邊喝杯咖啡一邊欣賞海景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停車場旁的圍牆上忽然間看到這個小東西 - 象鼻蟲,長約 1cm,加上保護色,原本我並沒看見,沒想到牠忽然間裝死倒下,瞬間我才看到,這個伎倆到底好不好呢?還好我有看到,否則在我攀爬圍牆時可能被我踩到,但牠的掠食者也有可能因此看到,難道牠的掠食者對翻肚的象鼻蟲沒興趣?不過那個裝死瞬間倒下的動作確實蠻好笑的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天氣好釣客紛紛外出拼業績了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路旁看到這個很特別的山頭,不曉得是否稱作萊萊山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有名的萊萊磯釣場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下個景點出現了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三貂角雷達站&三貂角燈塔,這裡可是台灣本島最東最東邊的地方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三貂角雷達站 (真的出現藍天了)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這個不用說明吧,只是為什麼是關稅總局在管呢?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遇到了一對新人在拍婚紗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燈塔內陳設了很多燈塔的故事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看海的日子,不,是老人與海,不是啦,是遊民與海,唉喲,是遊人看海啦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從涼亭可以看到整個馬崗漁港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蠻有意思的造景,像雙手做成的心型圖案,又像兩隻天鵝,不管是什麼都尚在施工中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離開三貂角燈塔往靈鳩山的途中會經過卯澳漁村,因為沒有溫習功課,忘了到卯澳漁村走走,卯澳有植物園、4棵百年榕樹和榕樹溪、以及碩果僅存的石頭厝,有機會經過不妨來看看;而且由馬崗往卯澳時看到這個海灣會讓您為之驚艷,但當時正在鋪柏油路僅單線通車,趕著通過忘了駐足停留,蠻可惜的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還好在福連國小旁(竟然有條單車道)可以讓我看到另一面海灣(不過還是對面看過來比較美),這是今天見過最藍的海水。 離開福連國小至靈鳩山之間的台 2線上,有一間香蘭咖啡也可以看海景喔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之前在網路上看到靈鳩山無生道場的照片時,就一直想到這裡來看看,今天看完之後的觀感是:一定還要再來,慢慢的感受一趟山海心靈的饗宴,不趕時間慢慢逛慢慢冥想,但,是開車來,因為實在太陡了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靈鷲山無生道場成立於西元1984年,由開山和尚心道法師所創,他生於一九四八年,祖籍雲南,幼失依怙,為滇緬邊境孤兒,十三歲隨孤軍撤到台灣,一九八三年初,法師來到福隆山上「法華洞」斷食兩年餘,深刻體悟成佛之道,出關後,建立「靈鷲山無生道場」,展開弘法度生的佛行事業。想對靈鳩山有更多認識,請至該官方網站有詳細說明

↓ 才一上來沒多久,就可以看到整個福隆海水浴場,不過天空不是很晴朗蠻可惜的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由台 2線的入口處起連續爬坡至山中警衛亭約 2.4km,爬升至海拔 200m,部份路段有一點難度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回望剛才的路段,發現已經瞬間爬了這麼高了;其實剛剛在山下就發現今天可能會碰上"硬仔",上去再說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爬到這裡,看著正前方金黃色的尖塔,真的是腳尾手尾冷枝枝,1.5km要爬升 140m,但其實從山中警衛亭起約 300m並沒什麼坡度,真正應該約是 1.2km要爬升約 130m左右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左下方看不到路面,有陡吧!有抖嗎?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土方法概算了約 17 ~18度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終於讓我騎上來了,藉由三貂角燈塔的指引,現在只要再通過這道天眼門,我就成佛了(我看是起笑了)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天眼門」即是「空性之門」,入此空門,引領眾生進入心靈智慧的殿堂,明瞭一切唯心所造、唯識所顯,亦有諸佛菩薩慈眼觀看眾生、守護眾生之意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看不太懂,不過此時已入天眼門,所以請看上一張圖片的說明,您已進入心靈智慧的殿堂,懂不懂無所謂了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多羅菩薩(梵語Tara,藏語Drolma,意為「眼」、「妙目睛」、「瞳子」、「極度」、「救度」),又譯為多羅母、多羅佛母、度母、救度佛母。觀音如眾生慈母,聞聲救苦,濟渡一切有情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靈鷲山的舍利塔林中,每一塔內有佛像及舍利、經典、袈裟等三寶聖物裝臟,庇護加持著眾生的信心。多羅觀音附近共有五十三座佛塔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十一面觀音,又稱「千手千眼觀音」,高 十五公尺 ,於蓮花中綻現,朝向一切方所,有護持十方法界眾生之意。觀音像內裝臟三寶聖物,周圍環繞舍利塔一百零八座,代表降伏一百零八種煩惱,成就一百零八種功德。但目前週圍正在施工,只能遠觀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從多羅觀音&塔林處可遠眺馬崗、卯澳、還有三貂角燈塔&雷達站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接下來要參觀聞喜堂、華藏海、開山聖殿、祖師殿、法華洞、觀海台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聞喜,即是西藏噶舉派祖師密勒日巴尊者之名,亦紀念早年心道法師於宜蘭骨塔塚間修持時得尊者心意授記。一九八四到八五年,心道師父於法華洞就地以「石板」為座具斷食閉關;出關後,師父帶領徒眾開山演教。初以芒草蘆花搭建「草棚」,水泥模板敷地為座墊,作為四季內眾禪修大閉關的「選佛場」;一九九六年後草棚毀於賀伯颱風,僅存緬甸玉佛安詳側臥。為使臥佛免再遭風雨寒暑之襲,亦讓來山大眾有聞法歡喜之歇腳處,故舊地重修,以尊者為名,始興建現今的「聞喜堂」。二樓財寶天王殿供奉的是四大天王之一的多聞天王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由華藏海至開山聖殿的路上,有多尊羅漢在側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華藏海乃以華嚴經「入蓮華藏世界海」而得名,是靈鷲山大殿,供奉緬甸玉佛、千手千眼觀音及四大天王,因為 “非經允許,請勿攝影",所以想看玉佛慈祥的笑容,請親自前往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一九八四年落成的開山聖殿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祖師殿是最早的殿堂,也是宗風傳承的精神所在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法華洞是一九八三年法師覓地斷食的地方,前後兩年期間;「佛陀腳印」是普賢菩薩道場巨石雕刻的縮小版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從觀海台俯瞰,整個東北角海岸盡收眼底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回程遠望天眼門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有機會背景配上藍天白雲再來拍一張美美的照片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 雖然雲層很厚,但總是天公作美讓我一了心願,只是誰知接下來的 2 天天氣更好,殘念+1,時候不早了,五百羅漢步道就留待下次來體驗了
古道芒花入寒意、燈塔天眼通佛門-草嶺古道芒花季、三貂角燈塔、靈鳩山

大圖、google軌跡、其他遊記請至我的網誌
給阿伯加分。
真是太棒了。
這個季節,去東北角賞芒最棒。
最近天氣好,小弟也要去草嶺古道。
不過是去爬山啦!
騎鐵馬,太拼了!
板橋大炳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車騎,該讓就讓、該慢就慢、該停就停。
週三也把握好天氣隨便黑白騎到桃源谷....然後下草嶺古道.....滿天芒花
....2010草嶺古道芒花風旅11.1--11.30,要賞芒正是時候....


這個叫風擋石...於東北季風強勁時,在山稜行走頗不容易...避免行走於上的行人不小心掉到山的另一側...就用塊石堆積成一面牆....擋風用的


快到草嶺古道啞口前


虎字碑

其他照片請至桃源谷芒花風旅99.11.10(三)

benson6032 wrote:
不過是去爬山啦!

騎鐵馬,太拼了!...(恕刪)


加一台登山車就ok了呀

hochyang wrote:
週三也把握好天氣隨便...(恕刪)


liuliuy8 wrote:
誰知接下來的 2 天天氣更好,殘念+1...


看了您的相片中天氣這麼好,有點..
有上過一次草嶺,那次扛車真的超累的
那邊高度其實不低,我覺得比騎60km還累

ps.我從板橋車站經106到福容海水浴場然後走草嶺
我是水瓶子,請叫我瓶子,英文是叫不出來的啦,我什麼都沒掌握好,如今我能做的就是抓住騎單車的這快樂時光

恭喜阿伯上首頁啦!


上次從桃源谷下草嶺,感覺古道石階的青苔好滑(那邊大晴天啊!)
還打滑摔了一次。
阿伯大,從草嶺騎上坡過來,會不會打滑呢?

想想,從草嶺古道入口扛車上來,真是是蠻陡的,一定很累。
(草嶺上桃源谷那個階梯也是超陡的啊!)


阿伯大大
您車車的柱車架很不錯,我的也是美利達的冠軍一號系列,但一直找不到好看的柱車架,是否可以告知您是在那買的,廠牌型號,謝謝您了!

AFEI4257 wrote:
古道石階的青苔好滑...(恕刪)


第一次從桃源谷過來時就有走草嶺古道的打算,上回看了您的遊記更想來了,我的1.75防刺胎並沒有打滑,之前車行老闆告訴我這顆胎在草皮上也不會滑,實用上發現確實如此,雖然石頭稍大的步道上坡較吃力(例如內洞),但大部分的輕度offroad都能勝任,而且公路上也比巧克力胎容易多了,昨日跟隨您的腳步騎了一趟合歡溪步道(照片尚未整理)除了推車路段,其餘都能勝任

AFEI4257 wrote:
扛車上來,真是是蠻陡的...(恕刪)


這是目前為止覺得最軟的路段了,因為不像內洞森林步道之字型要一直換邊&轉彎,也不像桶後扛的要命,更不像桃源谷那種陡上陡下變態,較陡的那段樓梯可以分次提車健步直上,其餘都沒什麼難度啦



費曼先生 wrote:
柱車架....在那買的...(恕刪)


Mr.費曼
資料已經PM給您了,請參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