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鞍SKYLINE」位於長野縣,制高點在長野縣與歧阜縣交界,可說是日本國內柏油路舖設標高最高路段。夏季,為維持良好交通品質,嚴格管制上車車輛。
單車賽事時,比賽路段更是全線嚴格管制車輛上山。
此次比賽路線僅短短20K,不需要從山下騎到山頂,
個人認為乘鞍高原賽路線,可以用「清境到武嶺路段」來比喻。
如果比賽是從山下的新島島車站到乘鞍高原制高點,就和NS的地理中心碑到武嶺更像了。
標高:
起點:1460M
終點:2720M
標高差:1260M
平均坡度6.5%
大會最佳成績55分08秒。
報名費8000羊
路線平易近人,交通、住宿方便,比賽路段交通管制嚴格,可說是安全路線,非常推薦車友參加。
包著小藍轉乘再轉乘,好重、好累。單車,還是要用騎的比較適合!!! 松本市標高約五百多公尺。

搭公車途中經過「東京電力奈川渡水庫」

乘鞍觀光中心,會場標高1460M。有教練解說乘鞍攻略技巧。

報到、領緊記念品

有可愛的單車女郎

單車鏈條清潔免費清潔,大排長龍
小藍也排了一個半小時,才清到鏈條,自覺得很乾淨,專業級清潔,清的更乾淨,邊洗鏈條,邊推銷產品。重點還是要賣商品啦!!!

記念品還是毛巾

比賽當天。
綿小姐的隊友們,全隊整齊劃一的車服,真令人羨慕啊!!!

好像有四、五千人參賽

女子選手都排在冠軍挑戰組之後,第二梯出發,0703

一路霧霧霧,沒特別風景

冬天有滑雪場

第一檢查點7K,標高1880M


每次騎山路,往上看就覺得沮喪

往下看就有成就感

Z字山路上,點點都是選手
邊騎邊懷疑…「我騎得上去咩???」(◎-◎;)

又爬了蠻高的

山上天氣變化多端,勿晴勿霧,別下雨就好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中間點了,途中似乎休息了…2、3次,第一次休息大約是6K處,拚命要自己至少要騎到中社路頂才下以下來

大陡坡,有人牽車,輸人不輸陣…跟著牽車(~o~)

第1、2檢查點中間有多個髮夾彎…超痛苦的(-_-;)

髮夾彎…痛苦啊(XoX)

再往上看,又覺得騎不動

第二檢查點15K高2350M。周圍的日本選手,都拚了命騎車,很少有人邊騎邊聊天,偶爾喊喊「加油~乾拔嗲~」就這樣,似乎每個人都要拚自己生涯最佳成績,沒人像我是來觀光的啦。哈哈哈( ̄▽ ̄;)

「轉彎編號」:大會在每個轉彎處倒數編號,每個轉彎處也都有站大會工作人員(沒拍到)。
好像一共有三、四十個彎,重點是,工作人員會站到所有的人都安全下山後才離開。

每次都這樣…,我還在上山,別人已經要下山了…(=△=)

太神奇了!!!!還看到冬天的殘雪!!!! (⌒▽⌒)

如果沒起霧的話,想必風景一定非常壯觀

看到前面的路,讓我聯想到昆陽段

越往山頂,越來越有武嶺的FU~

往下隱約看得到來時路段,果然很精彩

套句車友常說的話,別人騎馬,我騎驢,回頭看還有走路的。

武嶺的美景,絕對不輸這裡。

終點前1K,下山引導車,橘色衣全是工作人員。

排隊等下山的選手綿延一公里多。


終點

終點沒有拱門。快到終點時,自己感動得快掉淚了,一個人跑來這種地方,參加這莫名奇妙的比賽,還參加了三次,如果在台灣,叫我一個人去武嶺,應該不會去,騎車還是有車友一起鼓勵、前進比較有動力。
突然看到池塘,原來是鶴池

終點休息的停車場

汽車柏油路舖設標高最高點2720M就是在這,長野縣與岐阜縣交界處。乘鞍高原賽,像武嶺一樣,每年吸引數千人參賽,由於人數有上限,報名系列登山賽者,可直接參賽,未參加系列賽的人,則抽簽決定。

遠方的停車場

百分之99.9的選手都自己滑下山,我每次都搭巴士,不用登記,也不用付錢,都有位子。


晴天一定騎得更累,風景一定更讚

小藍搭貨車

回到會場有表演,要趕回家,頒獎典禮看不到了。

比賽認識的車友帶我參觀松本城,日式的庭園,有種寧靜的美,在此結束一個完美賽事的旅程。

十月初,收到活動寄來的完賽證明,小小一張僅一張名信片大小。
女子60位,倒數第四位,可以參加並完成活動,並分享給車友,很榮幸也很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