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SONY A77又回來了!吉姆林沒有忘記對版友們的承諾,那就是要與各位分享A77在連拍對焦性能以及Ver1.02的實拍表現,這回SONY相當大手筆的邀請了亞太區的媒體代表前往新加坡,這當中包括了馬來西亞、澳洲、泰國、香港、當然還有台灣媒體團囉;至於為什麼SONY會選擇在新加坡來測試A77呢?因為新加坡屬於『F1一級方程式賽車』的分站賽國家,而且還是第一個舉辦夜間賽事的場地唷,雖然主辦單位提供這城市賽道平均三百流明的亮度,但對於攝影師或是攝影器材依然是一大挑戰,首先要克服的是新加坡夜間30度以上的高溫、另外還有考驗攝影師本身的腳力,因為你想要拍下F1賽車奔馳的瞬間,可不是爽爽的坐在位置上按快門就可以完成的,肯定是要在賽道外圍東奔西跑,否則是難以取材的。以下是A77的第一篇文章,對A77如果不是那麼了解的朋友可以先參考連結的內容,裡面有詳盡的選單+解說,還有大量的實拍照片

SONY A77 + DT 16-50mm F/2.8 SSM 評測報告(Ver1.00)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上面這張圖是本次新加坡F1三天賽事的套票,換算成台幣大概要兩萬多元吧!有了它就可以欣賞包括練習賽、排位賽以及正賽;另外通關時或上任何的看台都需要卡片的認證,你想要到處趴趴走是不太可能的,而且當地的工作人員或警衛把關都十分的嚴格。F1在賽道上的平均時速至少在200km/h以上,以新加坡分站為例,在直線加速時300km/h也並非難事,過彎時也有80km以上的水準,再加上F1賽車車體較瘦小的緣故,在對焦時更不是一件易事,比起一般的房車或是跑車更有挑戰性。在前篇文章已經提過了SONY A77每秒12張(連續進片模式)的連拍特性,一般模式每秒8張(P/A/S/M),還有19點自動對焦點的優勢(其中11點支援十字感應器);使得A77成為ALPHA APS-C的新一代機皇,接著就讓小編來分享A77在F1賽道上的追焦表現吧!

※以下附上原始大圖的F1圖集,均透過Lightroom調整角度裁切過大小,在此先跟各位說明;SONY A77機身版本為Ver1.02;雖然我手中的A77已經升級到1.03,但礙於機密所以我這邊也沒有辦法公布實拍範例,大家關心的NR功能,拍攝JPG時依然無法關閉,其他功能也大致相同,據說只是改正過去的小BUG,至於高ISO的表現與Ver1.00及Ver1.02也算是大同小異,沒有顯著的差異,大概就是這樣子,其餘的資訊可以參考一下官網,剛剛才公布的!因為我也不確定手中的ver1.03是否會跟10月中旬釋出的版本相同,就先請網友們耐心等待一下,感恩。
Sony數位單眼相機【SLT-A65】及【SLT-A77】使用者關於韌體更新的預先通知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這回SONY交給媒體的兩顆主力長焦鏡頭分別是70-200mm F2.8 G SSM及70-400mm F4-5.6 G SSM,前者優勢在於大光圈、後者擁有更長的焦段利於特寫捕捉,而身為A77的Kit鏡之一的DT 16-50mm F/2.8,小編也一併帶去新加坡拍攝街景,讓背著這三鏡一機,外加NEX-5N+18-200mm在賽場奔走,對體力還真是不小的負荷啊,唉!平常沒保養果然不耐操。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為了發揮A77的最佳效能,SONY也相當貼心的附上HX等級的MS PRO-HG Duo 16G高速卡,每秒50MB的傳輸速度,用來記錄F1賽事相信是再適合也不過啦!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上面這張新加坡F1賽道圖是從官網截下來的,從圖中可以看出這個賽道的難度肯定不小(玩PS3的時候我肯定不會挑這個場地),共計有23個TURN其中不少更是垂直彎道,對車子的底盤也是一大考驗;其實小編自己過去並沒有觀看F1賽車轉播的習慣,但能夠親臨現場體驗還是相當的興奮,說不定自己一生可能也只有這次機會可以親眼目睹也說不定,而且這趟旅程的重點是在測試A77的對焦性能,肯定會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欣賞圖片之前,先來享受小編以A77所錄製的F1影片吧!記得將喇叭轉大聲一點唷,超有FU!

▲TURN1及TURN2的位置(因為我是採用自動曝光錄影,沒有降低快門速度,以致於頂上的人造光打在賽道上有閃爍情形)。

▲TURN5的彎道。

▲稍微追焦一下,但旁邊都是人潮....位置不佳。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我們9/23即抵達新加坡,在用完晚餐後即來到期待以久的F1賽場,進場時除了要檢驗卡片上的條碼之外,還會檢查包包的內容物唷,基本上是不能帶三腳架進場的,頂多單腳架可以讓你通關,還有500ml的礦泉水是OK的!飲料及食物則是一律禁止,畢竟主辦單位還是得賺錢啊…光三天下來我的飲料錢就可以花掉新台幣近500了,因為當地天氣實在太熱,不灌可樂或汽水的話都快被蒸發了…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入口裡面擺著類似宇宙的裝飾,這邊應該是地球與其他行星的對照吧。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大概步行5分鐘左右才終於來到的票卡上的指定座位,雖然這位置是SONY精心為我們挑選的,但是從上圖可以看出來這角度似乎只能捕捉到賽車的屁股,而且連續兩個彎道使我們更難預測車手的走線。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這天還只是練習賽而已,所以觀賽的人並不多,零零散散的到處都有座位可以移動,警衛也不會管你在幹嘛,只要舉止不要太過誇張就可以了,重點是謝絕三腳架出沒唷,但有媒體證的話就另當別論了,可惜這次要申請時來不及了,否則就能帶回更多的花絮跟網友們分享。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接著拆下A77原本搭的16-50mm來換上70-400mm準備第一波的試拍,認真的pan鏡並且按下第一次快門才知道F1夜賽有多麼的難拍,因為每台車的走線不盡相同,加上速度又過快,幾乎拍10張有9張都是失焦的;檢視完照片後馬上就激起了我的鬥志,開始觀察路線以及適合的曝光參數,畢竟是夜間的賽事,就算人造光源打的再平均,還是不及日間F1那樣的好拍。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附加壓縮檔: 12張原圖下載
▲這邊是高速過片模式的示範,每秒12張的拍攝能力,且張張可以重新進行AF。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附加壓縮檔: 12張原圖下載
▲看這GIF動態檔是不是格外有趣啊,這兩組均附上原始大圖供下載。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所以我開始移動腳步,將陣地移往TURN1的位置,從這角度以長焦段望去的話,便可以清楚看見賽車的正面,不過想拍到平視角度的話,還是得去下面記者的專屬看台才能辦到,真的是很可惜。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這天因為我們21點左右才到,大概練習一下就離開了,這張算是第一天拍攝較清楚的一張吧,車身上的字體大多都可以輕易的辨識;但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照片有些微偏黃,但這問題後來有獲得部分的解決,往下來看看隔天的行程吧。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隔日早上SONY請來了一位德國籍講師,他拍攝F1賽事已有好幾年的經驗了,所以對每個國家的賽場或是較好的拍攝角度在哪都很清楚。首先就是單眼相機這玩意兒,在F1的場內幾乎是人手一台,就連你隔壁的老奶奶拿大砲在追焦你也不必驚訝。他推薦我們使用ISO800、f/4、1/320s上下的曝光值來拍攝,且最好先設定陷阱對焦的位置,可以先往地板上對焦,等車輛通過時便可以省去重新AF的時間。因為人造光源加上車輛色彩過於混亂的緣故,老師建議我們將色溫自訂在4000k,我原先是使用螢光燈+1,但還是有些怪怪。A77機背的螢幕就算在AF時反應也很快,但老師還是覺得用眼睛對EVF取景來追焦會比較穩定且正確。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聽完老師的解說之後,感覺真是受用無窮,手便開始癢了起來,在用完中餐之後馬上就趕到了F1賽場,準備進行場勘還有晚上的排位賽做準備。順道一提,新加坡為了在街頭舉辦F1賽車,其實花費了相當多人力及成本,沒親眼看到真的很難相信他們的高效率還有良善的配套措施。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白天的景果然好拍多了,這張是用70-200mm該顆鏡頭所拍攝的,光圈在f/4即有不錯的銳利度,可惜這個拍攝位置太下面了,一般來說都是有買票的座位,而且也沒辦法在走道上拍攝,大概在走道停留個30秒以上,警衛就會馬上過來請你離開…打帶跑可能是不錯的方法,但前提是你照片得要打得準…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看到沒有!需要低角度且近距離的拍攝時前方肯定都會有高約三公尺的鐵絲網,最主要的用意就是保障前排觀眾的安全囉,你應該不會想主演絕命終結站4吧!所以記得要開啟長鏡頭所內建的對焦範圍開關,可讓鏡頭的對焦距離從3m-無限遠,因此可盡量避開前方的鐵網,尤其是開啟AF-C連續自動對焦的時候,自訂對焦距離更是重要。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每個看台都塞滿了密密麻麻的座位,且根本沒有錯位的空間,如果你太晚到而位置又被人家坐走的話,基本上你也沒有任何機會可以Argue,因為牽一髮動全身,一個人要離開通常會影響到10來個人,所以晚到的觀眾也只能摸摸鼻子認衰…早到先來卡位才是明智的決定啊。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下午的觀眾席很有悠哉的FU!感覺大家是出來曬太陽的,然後順便等著看晚間的排位賽。這畫面同樣是用70-200mm拍攝的,立體感還挺明顯的,加上對焦又快速是個稱職的長焦段大光圈鏡頭。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9/24-25這兩天的下午都有保時捷盃的正賽可以欣賞,車型均為CARRERA,小編這時偷偷跟工作人員拜託,所以有上去起跑點的看台捕捉這些照片,但上去的時候那些舉牌SG正巧整批離場,所以我一位都沒有拍到…(泣)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這個鐵網真的很討厭….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這台GT3的屁股可真是銷魂啊!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點開大圖即可以看到70-200mm這顆鏡頭在f/4的表現即相當的銳利。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起跑點這裡同時也是頒獎台的位置,基本上在F1起跑前,可直視到這裡的看台早就塞滿了,因為最後大多數的人都想要親睹或是拍攝台上的奪冠車手。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既然保時捷的正賽開跑了,我就先來練習一下追焦好了,一般跑車可比F1賽車要好追多了,加上又是白天所以成功的機率高很多,另外CARRERA的聲浪也挺迷人的啊!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這台CARRERA在過彎時突然失控而緊急煞車,以致於冒出大量的煙霧。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在進行追焦時我的設定大多是開啟AF-C、自訂對焦點的位置、自動對焦優先、快門1/250s的成功率十分高,畢竟光線充足嘛。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這幅追焦照雖然光圈僅有f/4,不過點擊大圖來看其實可以發現車身的塗裝或字樣可是相當的清晰唷,而且還帶有明顯的速度感。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夜幕低垂終於進入了夜晚,19點緊接著就有F1第三次的練跑。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可以感覺得出來第二晚的觀眾明顯比第一晚來得多啊。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讚啊!一堆猛獸出閘了,我一直很想俯拍F1的場地,肯定會更有FU!這時我的手動白平衡似乎沒有調好,所以顏色還有點怪怪的;此時我的對焦點落在第二輛的紅牛車隊上。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上午課程中的老師建議我們自訂4000K的色溫,但我覺得可以依照自己的判斷控制在3800-4200K之間,重點是不要用AWB就好,因為這樣的人造光線很容易造成色溫誤判。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其實這種側面的視角我不是很喜歡,但因為看台的關係又拍了不少張都滿清晰的,所以還是想跟各位來分享。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第一天的排位賽Sebastian Vettel就已經卯足全力在拼了。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TURN1這個彎道雖然很刁鑽,但對於攝影師來說也個艱鉅的任務,因為這裡需要連續的進出彎,車手並非等速或持續高速移動,而是會忽快忽慢,所以快門及追焦的拿捏更需要一小段時間來適應。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Lewis Hamilton坐駕的塗裝相當銷魂,很有戰鬥機的氣息,富有濃濃的鋼鐵氣息。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隸屬Toro Rosso車隊的S. Buemi。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隸屬HRT車隊的D. Ricciardo。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如果各位有參考我的拍攝數據,那應該就會知道我平均的快門速度是設在1/250s、感光度限制在ISO1000-1600、使用S快門先決模式讓光圈自動去跑,因為是泛焦拍攝的緣故,其實景深並不是那麼明顯;加上追焦順利的話,很容易就能拍出整台車的細節。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F1夜賽肯定還是會遇到光線不足影響對焦的問題,這三天拍攝下來,同團的媒體均公認藍色的塗裝追焦時最迅速,而紅色塗裝的車體最難辨識,像我一心就是想要把法拉利車隊給拍好,但無奈常常會遇到追焦來不及,或是合焦後釋放快門卻出現跑焦的情形。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雖然手中有70-200mm及70-400mm這兩管,不過70-200mm的對焦速度及成功率可是遠勝70-400mm啊,特別是用來拍F1這題材,鏡頭高速的驅動能力絕對是我們所需要的。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小編本身不是F1的粉絲,對車隊及車手其實都很陌生,但因為紅牛車隊的車身為藍色,合焦的成功率相當高,所以有很多張清晰的大圖都是捕捉到冠軍S. Vettel的身影。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紅黃配色的法拉利車隊真的很引人注目,當然他的周邊商品價格也是高的嚇人啊!這時我拍攝的位置處於TURN2的看台,處於最高處的站位,所以可以完全避開前方的鐵網,前提是警衛心情好才不會趕你走…否則這裡是很容易被驅離的;如果有卡好位的話,可千萬不要離開,因為這個角角可以同實拍到進彎還有出彎的視角。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整台F1的側面也可以記錄的清清楚楚且PAN鏡時也比較容易,速度感馬上就出來了。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第三天我們趕在下午五點半來到會場,法拉利這標誌雖然很誘人,不過商品的價格都很恐怖,一件經理杉差不多要台幣5000多元,真的是有嚇到我;但很帥是真的,因為一堆老外都是全身法拉利戰利品,這都是用錢堆出來的啊。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購買新加坡F1賽事門票最划算的就是同時可以欣賞偶像歌手的演出,第二天是夏奇拉、第三天則是聯合公園,話說我才剛看完他們9/19在南港展覽館的那場勒!音場爛爆了…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由於今天可是最後的機會了,我便聽從其他媒體昨日的經驗,前往老師也推薦的TURN5進行勘景拍攝的動作,因為TUNR1、TURN2幾乎只能拍到左彎的動作,感覺有些千篇一律,我自己都看膩了…但TURN1到TURN5之間來回大概就要20分鐘以上,其實相當的費時也耗體力,重點是你一離開位置馬上就會被卡走,所以在佔位與四處奔走拍攝之間,一直讓我陷入兩難。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這就是TURN5的視角,是個90度以上的彎道,所以車手在進彎時會盡可能的減速,較容易追到清晰的照片。看到畫面中的這位攝影師還可以坐上MEDICAL CAR來拍照,會不會太爽啦!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難道MEDICAL CAR是要來載地上這位?不!其實他們在玩仆街遊戲…F1賽道這樣玩~有你的!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18:30開始進行各車隊車手的遊行活動,大家都坐上高雅的復古車接受場邊民眾的歡呼。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這位帥氣的小伙子就是2011 F1新加坡分站冠軍S. Vettel,他們在遊行時很幸運有捕捉到他的身影。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由於我自己最想拍的就是起跑瞬間,好像只有正賽才有機會同步拍攝,這是一定要把握的啊,所以我又從TURN5奔回了TURN1。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此時大家都在整裝待發,前頭可是由Mercedes-Benz SLS AMG領軍唷,超酷的!而後方塞著滿滿的工作人員、SG、帶有媒體證的記者…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起跑時那轟隆作響的引擎聲浪雖然高分貝,但能夠在現場感受還是相當過癮,有種萬箭齊發的感覺,且大家搶位都挺兇悍的啊。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即將入彎時的爭位,稍有不慎這場比賽可能就提早結束了,真的很佩服車手們的專注力還有那大顆的心臟。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代表紅牛車隊的S. Vettel今年真的很神!前一天的排位賽已經搶下了第一順位的資格,隔日正賽的首圈即遙遙領先對手,且直到比賽終了。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我在TURN1、TURN拍攝時均可以放心的以AF-C+低速連拍來拍攝,選擇低速連拍的原因就在於減低機身的緩衝時間,避免機身因緩衝而導致快門無法釋放,這是我在拍攝時最擔心遇到的問題。另外AF-C時半按快門雖然就會連續自動對焦,但我還是習慣採點放的方式來對焦,感覺反應會更快一些。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這張連S. Vettel安全帽上的字體都一清二楚。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差點忘記提到,我建議將A77的測光模式設為『偏重中央測光』,前提是使用中央對焦點對焦,因為此時AE無法與AF連動;這樣的設定就不太會出現曝光不足的問題,用『多區分割測光』的會就有可能會過暗;至於『點測光』要拿來拍這種高速移動的物體,我個人是強烈反對啦…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放大檢視的話還可以看到S. Vettel的面貌唷。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這是McLaren車隊的L. Hamilton,200mm、f/8的光圈值,難怪銳利度表現那麼好。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隸屬Willams車隊的R. Barrichello,正賽成績為第13名。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從這視角來拍攝其實都會遇到輕微的背光,所以就只能適度的提高ISO或是曝光補償。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SAFETY CAR出動了!我印象這時就是大舒追撞前車的時候…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看到Mercedes-Benz SLS AMG在賽道上狂奔的姿態,我個人是覺得它的氣勢完全不輸F1賽車,排氣聲浪雖然不是高亢,但卻有相當飽滿的出力,美呆了。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起跑拍完了,我又揹起了相機包移回TURN5的陣地,雖然第一排也有滿滿的人潮,但好在小編夠高剛好可以閃過前方的拍攝者,TURN5的位置離彎道算是很近,用70-200mm來拍攝其實就很夠用了,加上速度又快;而且想要盡可能的柔化眼前的鐵網,使用大光圈絕對是無可厚非。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前一張照片的光圈值是f/3.2,現在這張是f/2.8,實體焦長同樣在180mm,可以看得出來f/2.8光圈雖然只大了一級,不過鐵網的痕跡卻輕微許多。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還有另外一個辦法就是拿70-400mm出來吧,更長的焦段也可以柔化眼前的鐵網,這張光圈雖然是f/5.6,不過280mm的實體焦長,確實讓鐵網幾乎都快看不見了。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其實前方的鐵網距離小編正好三公尺左右,所以對焦範圍限制在3m-無限遠並使用AF-C時優勢並不明顯,所以小編用了最極限的方式的來對焦;那就是先將驅動方式設為MF,並開啟『峰值等級』,讓車子反覆出現在畫面中先抓取你想要的距離,等於是創造陷阱對焦的區域;然後等車子即將進入合焦範圍時,一併要PAN鏡頭好讓畫面出現動態感,記住此時也要開啟連拍模式唷,車子進入合焦範圍之前就可以開始釋放快門了。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地上那黑黑一點一點的東西其實是輪胎皮,很多人在完賽後都會衝入賽道撿回去當紀念。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TURN5我們所站的位置就跟現場的記者差不多,重點是角度接近平視,所以更能表現出臨場的感受。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TURN5這裡因為是手動對焦+PAN鏡的緣故,最擔心的還是手震的問題,所以我將快門速度提昇一倍來到1/500s。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在TURN5拍的這幾張我自己都還挺喜歡的,可惜的就是沒有坐到摩天輪,因為憑F1門票就可以免費搭乘,從上面往下拍的話,整個起跑點的賽道或是部分彎道都是可以全部入鏡的唷,只怪自己走太慢啦!!!

★ SONY A77+『70-200mm F2.8 G SSM及70-400mm F4-5.6 G SSM』追焦心得 ★
以SONY A77來挑戰F1賽道肯定會是我編輯生涯最難忘且寶貴的經驗之一,過去我的追焦經驗僅限於重機或是跑車,且在台灣的山路及可拍攝空間其實相當有限,不論是直線或是彎中的速度根本無法與F1比擬。SONY敢拿自家最新的A77來做這種極限挑戰真的是很有膽量,雖然小編在前面就已經提到我自己以A77追焦時的感受及實際表現,但為了滿足部分喜歡快轉的讀者,我還是得在結語內一次做個整理。

首先就是每秒12連拍(高速過片模式)的部份,在未親臨賽場前,小編自己預想的作業方式,就是以此模式+AF-C連續自動對焦來拍攝,肯定能捕捉到成功的影像;but~連打12張之後,需要約13秒的寫入時間(HX等級的MS PRO-HG Duo 16G高速卡),途中雖然還是可以進行拍攝,但會出現卡彈的情形,我乾脆都是等它完全寫入後再拍攝下一組;也就是說這幾秒之間會有多少台F1賽車會從你眼前奔馳過去呢?會錯過多少精采的瞬間呢?正因為如此我改用低速連拍模式來拍攝;原本想要拍攝的RAW+JPG格式也放棄了,全程使用JPG來記錄,目的就是維持機身的順暢性,盡可能的避免卡彈情況發生。

如果沒有前面的鐵網,其實以A77的AF-C來追焦F1的車輛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只不過快門速度需要依照自己的手持能力,還有PAN鏡的技巧來調整,我平均的快門速度都是使用1/250s,感光度的數值大約都在ISO1000;夜間拍攝其實更容易讓A77高ISO的雜訊更明顯,這是不可否認的部份,所以當網友點擊到上面的原圖時,其實可以發現那暗部的色彩雜訊。這邊一定要再誇獎一下SONY開發的『峰值等級』,讓我面對TURN5眼前的鐵眼也完全不用擔心,因為我早就MF完成了,等車輛進入焦平面,峰值亮度馬將嘔會顯現,當下我選擇顯眼的黃色;可以完全掌握合焦的範圍,那種踏實的MF感覺是其他DSLR所沒有的,而且在錄影時也很方便,不用怕AF-C的時候會亂飄,只要開啟『峰值等級』,使用者就可以透過EVF或LCD從容的改變合焦範圍。

由於A77採用電子式觀景窗,所以在與液晶螢幕自動切換時,會出現約0.5秒的延遲,如果你習慣用EVF取景、LCD檢視的話,那可就得先習慣這輕微的延遲感了…生活拍攝時可能沒啥感覺,像我們拿去拍這場F1賽事時,便深刻的感受到EVF與OVF的差異,因為傳統OVF不會存在這樣的問題。不然A77也可以改成手動調整觀景模式,全程都以EVF取景也是OK的,至少這樣可以避開那延遲的時間。有高速對焦需求的朋友,如果沒有鏡頭包袱的話,就對焦速度及準確率來說,SONY A77的表現絕對是相當划算的選擇。

★ SONY A77 拍攝樣本 Ver1.02(JPG直出) ★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極速對決‧SONY A77挑戰2011新加坡F1夜賽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ɪɢ|https://www.instagram.com/jml888.photography/
我是頭香嗎!

先5分奉上!

這影片裡的引擎聲真是聽的我起雞皮疙瘩!
好過癮啊!

我也好想現場去看F1比賽....

A77的拍照能力真的厲害!

喜歡最後那幾張街景照
好讚
但我在等A65
希望1.03能有好消息
(5分奉上)←第一次知道可以評分耶
□■音樂盒舞者■□

吉姆林 wrote:
SONY A77又回...(恕刪)


感謝吉姆林詳細的測試...
五分奉上~~



實在是太精彩了


A77極速連拍超屌的


感謝吉姆林大的分享


感謝大大分享美照 能去看新加坡夜間賽真好!!羨慕~ 我最愛 Vettel!!!
吉姆林 wrote:
SONY A77又回...(恕刪)
吉姆林 wrote:
但為了滿足部分喜歡快轉的讀者,我還是得在結語內一次做個整理。


哈哈 ~我喜歡快轉被抓包了

感謝精彩的圖文呀。

a77對決F1真的好威呀~

這篇我可是慢慢看過才回文喔

不知道吉姆皇有沒有測試用NEX-5N+18200拍得追焦效果如何
(麒麟哥要我問的)
本來就是一場戲,咱們繼續看下去。
拍的還真清晰
看來a77真的蠻屌的

可惜小朋友不夠阿..
這種極度需要機身順暢性的使用情境
似乎拿a55+45M的卡連拍可以撐5秒(50frames)會比較實用一點
這點又再次凸顯出a77採用24M感光元件的錯誤決定
好羨慕喔~
小弟本身是F1的忠實觀眾
真想有一天也可以親身到場上體驗一下那種緊張刺激的感覺
不過照片拍得真棒啦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