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巷弄主題是以美食為主的- 騎食台南總舖師
下這標題可是有原因的 ,有許多的景點美食可真的得騎車才容易到的了的喔

夏日的早晨,要把大伙早早召喚來可不是件簡單事,我還是選擇文學館來做大夥的集合與出發地點,

在FB社團上貼約騎公告,常常會有許久不見的車友突然出現的小驚喜,雖是許久未見但卻是一見如故

出發吧,太晚結束的話夏天的太陽可是不會手下留情的

由孔廟的對面牌仿開始我們今天的騎食之旅,不是乞食喔


進府中街後第一個巷子右轉,馬上可以看見保哥黑輪,最有人氣的當屬炒泡麵了,假日這可是會擠得水洩不通的早上07:40經過店家準備中

續前行在台南巷弄的另一個特色,有點名氣的小吃周圍一定可以發現香火鼎盛的廟宇

再探訪巷弄中常有不同的發現,廟宇旁社區居民的巧思把廢棄物做成了藝術角落

延著小巷穿梭距離覺得特別的短,一下子就來到了
小有名氣的台南哥德式城堡建築,據報紙報導 :屋主自認上輩子是外國人,想住在城堡裡,卻沒太多錢移民,於是他花了120萬,找來設計師參考巴塞隆納及米蘭教堂建築,在自家民宅外牆打造了縮小版的哥德式小城堡,
但只有正面是哥德式小城堡後面是鐵皮屋,目前是開設預約制的餐廳(1F)與2F髮廊,內部的裝潢擺設倒還沒看機會進去參觀過

上次經過本想進去瞧瞧,因沒有預約而不得期門而入, 若有興趣去瞧瞧先打個電話吧

繼續沿著小巷曲曲折折的來到 奎樓書院: 創建於清雍正四年(1726年),當時是位在巡道署東邊(今中正路與忠義路口一帶),稱作「魁星堂」。之後在嘉慶十九年(1814年)改建為閣樓並改稱「奎光閣」,而道光十三年(1833年)再改名為「奎樓書院」。[1]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由奎樓書院旁的巷子後左轉可以看到最近很紅的八峰亭拉麵,每日限量100豌,一早就有人在排隊這這這 ~~~~~~~我倒是還沒來排過隊啦

奎樓書院旁的巷子後右轉穿越府前路可以看到一家非常有特色的燒烤店"秋收碳烤"

整個小巷到晚上可是熱鬧非凡的,這一區塊也聚集了許多相當有在地風味的小吃,阿龍意麵,菜粽,鱔魚麵...... 都是我們在地人平常會來光顧的店

續往前行的巷弄也是非常有特色的


過地下道後由彌陀寺旁的小巷可以接到台南另一個有特色的建築

神學院,已有些年紀的建築還是有著一種肅靜的氣息

知事官邸 目前外包給人做西菜館,走得是高級路線,味道如何就請去過的客官來分享一下吧


知事官邸後方還有兩棟有著彩繪的舊房子各位有興趣的也可以轉進去瞧瞧

我們選擇由知事官邸對面的地下道直接穿越鐵道,接到衛民街約82號的巷口
這條小巷是我不經意發現的左邊是整修中的老房子,右邊好像是家私人招待所門口就擺著一尊人型座燈

順著旁邊的小路可以接到這個有些歐洲氣息的角落

店家的招牌變成我們這群過期青年的伸展台,說甚麼都要來張型男照啦

這個地方就在新光三越中山店後門對面的巷子裡
離開現代的布景後,幾個轉彎後來到這個還未開放的
鶯料理

鶯料理是臺灣日治時期位於今臺南市中西區的一間高級料亭,旁邊有列為古蹟的天壇與臺南測候所,與臺南州廳相距不遠,現僅存殘跡[1]。該建築興建於日大正年間,原所有人為天野久吉[1],是當時政商名流交際應酬的場所[2]。該建築曾一度被列為市定古蹟,但僅不到一年便又撤銷,建築主體則在2008年鳳凰颱風來襲時倒塌[1]。2012年時,臺南市政府開始動工計劃將此處改為開放式廣場[1]。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看來已整修完畢只等開放日期了


就位在台南天公廟的正後方,目前還是以綠色圍籬圍著

由天公廟旁的小路越過永福路後可以接到這條很有味道的小巷,旁邊即是陳德聚堂

陳德聚堂建立於明朝永曆年間,約有300多年歷史。陳德聚堂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說為鄭成功部屬統領右先鋒陳澤府邸,另一說為東寧總制使陳永華府邸,以前者史證較強[2][1][3]。清廷收臺灣後,陳氏後人修建改為陳氏家廟,現為全臺陳姓大宗祠所在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來張合照吧,可是怎麼像是要跳八家將的感覺,看來過期青年的童心正慢慢甦醒中

這兩位陳氏宗親要求一定要來合照一張,不過好像怪怪的呢

已來造訪過無數次的路上潛艇,除了潛艇正前方的壁畫

這次我們有新的發現就在壁畫牆的另一面,有著另一片色彩與構圖都非常鮮豔的壁畫

大家當然不能錯過這最佳型男的拍照地點,拍人拍物拍景都極其合適

一角寫著這壁畫是台南與越南藝術家的創作,這合作的真是棒啊

過期青年當然要來張振奮身心的照片 GO GO GO

也玩了快一個小時了,來去哈利吃個早餐吧,一到門口....蝦咪排隊~~~~~~~~這我們的私房早餐店怎麼大家都知道了啊,要讓我們這群人士排隊是不太可能的,人太多了執行B方案去

土豆帶著我們來吃他幾十年來最愛的早餐之一,連叉子都還是老式的竹叉,說真的現在真想買這種竹叉應該也是很難找的到吧

這種老攤賣的是古早味與人情味, 聽著老闆與老客戶間的對談總覺得就是多了一味啦

吃完早餐馬上有人提議要吃冰消消暑氣,小陳領著我們來到這個在西門路與民權路旁巷口的愛玉冰攤,小小一攤,客人卻沒停過,也許是因為靠近市場早上家庭主婦也會來買些冰品回去,要吃上一碗清涼的綜合愛玉冰可得有點耐心

這老闆娘真會選地點擺攤,在這片牆前拍起來有沒有變的高級許多

吃冰還是要排隊,還好我們來的早,現場沒有桌椅,現吃只能各憑本事了

各位蹲在紅線上吃冰有比較好吃嗎? 恩當然有尤其是跟著一群志同道合的車友們


吃飽喝足,阿我們的總舖師場景還沒找到,快快快該走了 路經神農街

這家小酒館前的告示牌總能引人會心一笑,

一群人被一股木頭香氣吸引而停了下來,神農街裡的神轎工廠正在趕工中

上次經過時,這兩家老房子正在整修中,現在已經正式營業了

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兩家小店

兩家的不同特色招牌右邊的狐狸店與左邊的FAT CAT 肥貓店, FAT CAT 肥貓店真的是隻貓在看店喔兩家都是賣咖啡的我埋沒去嚐過,這個應該是適合帶老婆女朋友來吧

經過巷道的一偶,吸引了我停下來, 這舊舊的房子還有這深遠的延伸的FU

在這區還有一間也很有特色的店,台南還真的蠻多這種特色小店的,有來過的也記得分享一下喔

幾個巷弄的迂迴,總舖師的主要場景終於出現了, 就像當時海角七號 阿嘉的家一樣儼然已成為一個觀光景點了

這電影也意外的把這位阿嬤變成網路紅人, 阿嬤開放自己的地方讓大家參觀拍照自己還分享一些當時拍攝的情況, 就像是個專職的解說員

阿嬤已經八十多歲了,但每天還是精神奕奕的跟每個來參觀的人寒暄合照

這裡也是總舖師的場景之一,就在我的母校新南國小與金城國中後面,以前這區是個造船廠外人很難到這區,造船廠遷走後荒廢了好一陣, 也造就了這老榕樹的咨意成長,沒想到一部電影把這小小私房角落也變成了一個熱門景點了


就在幾步路的距離,原本髒亂的大運河現在清澈可行船再加上對面的高樓區 這個角落其實是很有發展潛力的


還有一家一定要推薦的日本拉麵店,就在國小旁這家我平均每星期大概都會來報到的啦

依計畫造訪了我計畫中的美食美景路線,當然這只是台南其中的一小小部分只是藉著電影的宣傳也順便把台南的美分享給大家

總舖師去看了沒 一定要去看喔
9/27 新增航跡檔
http://limelinx.com/qy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