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 五家電信業者行動支付1/15上路 信用卡、悠遊卡、一卡通手機嗶了就過

[採訪]  五家電信業者行動支付1/15上路  信用卡、悠遊卡、一卡通手機嗶了就過

10月份時中華電信和MasterCard合作,推出結合手機信用卡、悠遊卡及會員卡…等感應支付功能的SIM卡,搭配具備NFC感應功能的手機,就可以在設有支援讀卡機及感應器的店家、車站…等地方,用手機感應一下就完成小額支付交易。
不過當時只限定申請中華電信的門號/NFC SIN卡,當時很多人就很關心,真正整合國內五家電信行動支付平台的群信科技,什麼時候會開台,並推出每家電信的用戶都可以申請的行動支付服務,今天(12/25)群信公司終於宣布開台,代表消費者明年就可以換張行動支付SIM卡,在很多實體通路使用手機,嗶一下就完成付款了。

群信是由中華、遠傳、台哥大、台灣之星,亞太電信以及悠遊卡公司合資的行動支付信託管理平台(TSM)公司,國內五大發卡銀行也是群信的股東,並在11月通過MasterCard的認證,因此群信提供的行動支付,可以說是統一規格,成立一個標準統一的平台,整合了五家電信業者、悠遊卡、一卡通…等電子票證,以及MasterCard電子信用卡的支付系統,對消費者來說,不會因為申請了不同電信的SIM卡,或不同銀行的信用卡,而有使用上的限制。
(不過當然可在哪些地方使用要看這套行動支付的讀卡機建置到哪裡)


1/15開放民眾申請試營運
群信及五家電信公司推出的這個行動支付服務,將在明年1/15試營運,當天開始接受民眾於群信官網預約登記申請體驗,並預計在明年第二季正式商業營運。

要使用這個手機支付,大致上跟10月中華電信開放的行動服務差不多...
1.首先你要有支援NFC的智慧型手機(但iPhone 6及6 plus因為NFC功能有鎖定,所以不包含在內)。
2. 再來要去跟電信公司申請更換支援支付服務的NFC SIM卡。(不用換門號)

試營運期間五家電信業者預備了約30萬張NFC SIM卡,但屆時也會看申請狀況做調整,預計在春節前可以讓申辦試用的民眾拿到NFC SIM卡。
這張NFC SIM卡拿到之後,裡面是空的,第一時間還不能使用感應付款,要使用者開通需要的服務後,才有嗶了付款的功能。
目前可加入NFC SIM卡的支付服務有悠遊卡、一卡通、玉山銀行信用卡、國泰世華信用卡,以及遠東商銀信用卡。
申請SIM卡時,如果要開通悠遊卡服務,就一併填寫申請記名悠遊卡的申請書,之後到拿到SIM卡後,再開通記名悠遊卡的功能,但因為這時裡面的金額是0,所以要再拿到加值機儲值後才能刷。一卡通的流程應該也是類似。

至於信用卡,也是另外跟銀行說要申請行動支付信用卡,跟申請一般信用卡一樣,銀行會進行核卡的程序,核卡通過後,就會經由OTA方式,將電子信用卡傳到你的手機/ NFC SIM卡裡,再遵照指示開通就行了。

都申請完成,也儲值之後,在所有有悠遊卡、一卡通讀卡機,以及PayPass信用卡讀卡機的地方,就可以拿出手機感應消費了。現在可以用悠遊卡、一卡通及PayPass的地方跟交通工具也很多了,像便利商店、連鎖咖啡店、車站停車場...等地方都可以拿出手機刷,不過目前法令規定這種行動支付的卡片,只能支付3000元以下的小額付款。(但信用卡額度就跟一般信用卡一樣,由銀行審核決定)




限申辦新信用卡
但相信大家就會連續產生很多疑問。
Q:首先信用卡,目前只限這三家銀行嗎?
是的,試營運期間開放申辦玉山、國泰世華及遠東商銀手機信用卡,但群信也強調,其實很多銀行也都表達了想在第一波就開放申請想法,但因為銀行端的支付系統還必須和群信的系統做接結,所以包括中國信託、台新金..等,也會在正式商用化之後,陸續加入。

Q:那現有的信用卡可以轉換成手機信用卡嗎?
不行,目前根據金管會的規定,只開放新申辦的手機信用卡,還不能讓民眾把已經在用的信用卡轉為手機卡。未來呢?法令修改後就有可能。

Q:悠遊卡還要拿去儲值機加值,聽起來有點麻煩,可以申請悠遊聯名信用卡,一次搞定悠遊卡、信用卡跟加值嗎?
目前法令還不開放悠遊聯名信用卡手機化,所以你在跟銀行申請手機信用卡時,只能申請單純的信用卡,不能申請手機 × 悠遊卡×信用卡的這種卡片。
所以目前要申請這種手機卡片,信用卡跟悠遊卡就要個別申請,悠遊卡也限申請記名悠遊卡,因為功能沒有合一,所以也就沒有從信用卡直接加值悠遊這種事了。

Q:這樣申請的信用卡,可以用在網路購物嗎?
上次中華那場記者會上也問過這問題,當時工作人員說不行,不過今天在董事長及總經理的聯訪裡再詢問一次,結果是:可以,這張手機信用卡一樣有卡號跟驗證碼,所以網路購物時還是可以使用。(但寫稿此時發現忘了問...這樣是否還有3000元小額支付的限制...Orz)

Q:那悠遊卡加值,不能在手機上用App直接加嗎?
目前還沒有這樣的功能,不過直接在手機上加值,也是悠遊卡公司努力的方向。

Q:除了目前這幾家,還有什麼樣的卡片可以放到手機上?比方iCash行不行?
其實要這SIM卡是可以加入很多電子票證的,除了交通卡、信用卡,比方Happy GO也有電子會員卡,申請放進手機後,感應一下就可以積點,另外門禁卡、識別卡、健保卡、電子門票...等等,都是未來可以發展的,所以手機內放電子卡,不只有刷卡買物這個用途,識別、會員、票證...等等,都是可能的用途,但何時會有,一來看法令,二來看業者進度。
目前群信也正積極和iCash、HAPPY GO、台灣大車隊及區域性商圈發展協會...等在洽談,希望各類會員卡紅利卡、積點卡、門禁卡、票券...等,都可以放進手機這個平台裡。





行動錢包App整合各種卡片
使用時消費者要先在手機上安裝一個群信錢包的App,所有申請的電子卡片都會放在這個地方,一張NFC SIM卡可以容納10張以上電子卡片。
要使用時,在App裡點出卡片,直接感應就行了。(這裡是情境照,實際上是要把手機NFC感應部位對準讀卡機的)
[採訪]  五家電信業者行動支付1/15上路  信用卡、悠遊卡、一卡通手機嗶了就過

App上可以查詢信用卡的交易記錄,一些敏感的資料,比方交易金額、卡號...等等,會記錄在加密的NFC SIM卡裡,以及銀行端有資料,這些交易過程並不會傳送到群信的平台上。
[採訪]  五家電信業者行動支付1/15上路  信用卡、悠遊卡、一卡通手機嗶了就過

App裡也可以查詢悠遊卡的餘額、使用及加值記錄。
[採訪]  五家電信業者行動支付1/15上路  信用卡、悠遊卡、一卡通手機嗶了就過

會員卡裡則是可以查看交易記錄、電子集點狀況...等。
[採訪]  五家電信業者行動支付1/15上路  信用卡、悠遊卡、一卡通手機嗶了就過

使用時就是感應一下就好了,哪些店家有設置讀卡機,就可以用手機刷卡消費,購買咖啡、感應式販賣機、悠遊卡付款、租U Bike...這些都是應用範圍。
[採訪]  五家電信業者行動支付1/15上路  信用卡、悠遊卡、一卡通手機嗶了就過

[採訪]  五家電信業者行動支付1/15上路  信用卡、悠遊卡、一卡通手機嗶了就過

[採訪]  五家電信業者行動支付1/15上路  信用卡、悠遊卡、一卡通手機嗶了就過






2015年是台灣手機支付起飛年
因為群信是五家電信業者共同成立的,所以今天群信開台,對台灣行動支付來說是件大事。
包括銀行、票券公司...等業者,全部都來參與這場開台記者會。
[採訪]  五家電信業者行動支付1/15上路  信用卡、悠遊卡、一卡通手機嗶了就過

在行動支付這塊,台灣算是起步較慢的。
日本在2004年就開始行動支付服務,在2014年已經有6600萬用戶擁有手機電子錢包,但使用的是日本自己的Felica系統,手機也有限制,與國外介接也較有難度。
美國則是行動支付發展較全面的國家,2010年美國三大電信就合作成立ISIS行動商務平台,各種行動支付方式也是百花齊放。
而鄰近的新加坡,則是由政府主導,結合三家電信、金融及晶片製造商、付費卡供應商EZ Link...等單位,共同建立NFC TSM平台,因為由政府主導,所以發展較快,在2012年就正式商用化了。
而韓國三大電信業者也各自跟T-Money(類似韓國的悠遊卡)合作,在SIM卡裡預置T-money的服務,在2013年也宣佈推出NFC支付服務BankWallet,很廣泛的應用在生活支付上。
相較起來台灣雖然起步較慢,但因為五家電信一起合作TSM平台,加上現在NFC手機已經非常普及,金管會也開放小額商店使用mPOS行動刷卡終端機,而且民眾已經很普遍接受使用悠遊卡...這類的電子錢包來消費了,這些都有助於催化行動支付的發展,群信認為,2015年會是台灣行動支付的起飛年。


[採訪]  五家電信業者行動支付1/15上路  信用卡、悠遊卡、一卡通手機嗶了就過

群信科技董事長林志盈在記者會上提到,
2013年,全球行動支付交易金額是2, 354億美元,使用行動支付的人口有2.4億人,到了2017年,預計會有306%的成長,全球行動支付金額會增加到7,210億美元,同時有4.5億的人會使用行動支付。而台灣非現金支付在日常生活中的比例,只有25%,群信任為,還沒使用的那75%就是行動支付的市場所在,如果加上金融法規鬆綁,那這75%就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IDC預測,行動支付在2015年可以達到新台幣890億元的規模,其中透過NFC近距離感應支付的金額約為16億元,但IDC認為NFC支付的成長力道會相當強勁,預計在2017年可以達到新台幣138億元的規模,成長超過7倍。
而群信結合了電信、交通、金融產業...等相關單位,建立一個共同的平台,讓服務供應商及消費者可以一步到位,消費者只要申請好NFC SIM卡,並擁有NFC手機,就可以接收合作廠商發行的電子卡,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董事長也提到,群信的下一步是要與國際接軌,讓消費者在國外也能跨境使用手機刷卡、當地優惠資訊、旅遊導覽、交通票卡...等服務,目前群信已與日本、香港及中國大陸...等國家洽談合作了。


因為這次是真的台灣的電信業者都一起開放讓用戶可以申請NFC SIM卡,使用行動支付功能,所以可以算是一大步,不過離真正方便的手機刷卡似乎還有一些距離,比方直接在App上儲值、繳款、多功能電子卡片合一...等,有的因為法令限制,有的則因為系統接結...等因素,還沒有達到真正很全面,很便利的整合,而在技術超前,已經Ready的狀況下,法令也能跟上腳步鬆綁,似乎是業者最大的期盼。


可惜iphone 不能用
感覺有點像 Apple pay
請問之前中華電信試辦的NFC-sim卡可沿用嗎?
還是需重新申請換卡呢?
每次使用都必須開啟app點選卡片後才能感應嗎?

tsai09617 wrote:
可惜iphone 不...(恕刪)

+1
才想說的說
太爽拉!

台灣終於有整合的行動支付了~~

1/15申請,不知道甚麼時候才能使用0_0

好期待
暫時還是用優遊聯名卡就好
手機沒電時......

請問那以後可以辦中華郵政的visa金融卡嗎?

這只是其中一家,還會有銀行提出的行動支付方案
沒有悠遊聯名卡
這東西還是殘廢狀態...
tekken wrote:
手機沒電時......(恕刪)

只要NFC沒關就一樣可以嗶
你是愛與勇氣的小風車,轉啊轉啊轉~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