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菜鳥的 D90+Tamron 18-270開箱文及心路歷程【補照片】

老手菜鳥的 D90+Tamron 18-270開箱文及心路歷程【補照片】

前言 (文長,不想看可直接跳到下面看圖片)

  這是我第一次買DSLR。
  記得我第一次對單眼相機產生興趣還是在學生時代的時候,而對一個當學生的我而言,只要聽到相機的價錢,
通常只能瞠目結舌,想都不敢想自己也可以擁有一部相機。然而,當時很幸運的認識一位在唸台南家專的美女何小姐,恰好她家裡有一部Nikon FM2純機械式底片機,也不知是哪來的福分,我當時就借她的相機、約她出來外拍,而她也爽快的答應了。(現在即使擁有了相機,也找不到美女願意自動出借的,是真的美女喔,當時有一狗票成功大學的學生在追她,所以想想當時實在不知哪來的狗運)
  就這樣讓我有機會進入單眼相機的世界,而第一次接觸單眼相機的當時,只能從底片包裝盒上的註記,學習到晴空太陽下及晴空有雲的太陽下,光圈大小就必須修正,對一個毫無經驗的菜鳥來說,根本就完全無法分辨其中的差異。好在FM2 有一個非常先進的測光系統,只要半快門,從觀景窗內就會顯示一個+○-的符號,只要曝光正確就會顯示○,自然可以很放心的按下快門 (但那還不保證你的手動對焦有對在正確的焦點上)。這對現在的DSLR來說實在微不足道,只要開到Auto,一切都幫你調到好,但對當時的我來說,卻受惠良多,使我更瞭解光圈快門的組成,讓失敗的作品減到最低。
  之後從學校畢業、當完兵回來開始工作一小段時間,底片數位式相機開始出現了,雖然還是採用底片,但自動對焦、光圈先決、快門先決等等都有了,這又再度讓我的內心激起買相機的念頭,於是前往高雄柯隆詢價,不問還好,一問之下真是乖乖隆的東,一部Nokon底片數位式kit 組竟然不到二萬元,相較於FM2 便宜一些,當時心想,那麼先進的東西賣那麼便宜,真是購買的大好時機,隔天就掏包去敗回家了。(其實是當時功課做得不夠,買了C/P值不高的低階底片數位式相機,略過不提。)

小DC之路
  後來這部底片數位式相機就成了我最主要的攝影工具,只要有出遊的時候,就會帶這部相機出門記錄屬於我的點點滴滴。但是好景不常,底片數位式相機只讓我用了二年左右,小型Digital Camera逐漸問世,且隨著時間愈是晚上市的,尺寸愈是輕薄短小、價格愈是讓人想要擁有它,最重要的是,它不用底片!雖然底片數位式相機已經能夠自動對焦,也能夠自動測光調整光圈或快門,但它畢竟還是要等到把底片沖洗出來後才能夠看到當時的拍攝結果,我的本錢也沒有粗到在拍攝時採用不同的拍攝條件,只為了一張完美的作品,甚至挑不到可用的照片。
  由於小DC具有上述的優點,所以終於還是去買了一部CASIO的EX-Z3。那真是一部非常稱值的相機,畫素雖然不是非常高,但洗成4*6的底片是綽綽有餘了,它還陪我的底片機一同去意大利走了一趟。
用了幾年,有朋友需要一部數位相機,所以我就把這部小DC送人,自己又再買了第二部小DC,也由於對這個品牌的良好印象,且新的小DC又強調具有防手震功能,所以很快的便購入EX-S600,不過這一次卻讓我大失所望,小DC畢竟還是小DC,防手震充其量只是開高ISO值,但只要超過ISO 200的照片就像是收訊不良的電視一般,根本不能看,而且二部小DC的花費,可以讓我買一部中階DSLR,萌起我想買數位單眼的念頭。

開始物色DSLR

  在我上班的公司裡,每個星期有一個部門課員的簡報,有一位同仁每次都在簡報檔的最後,總會放上幾頁他休假時拿著Nikon D40的外拍照片,看得是讓我心癢癢,即便D40只是Nikon最低階的相機,但淺景深的畫面很容易讓人有感覺,不會像小DC一樣看起來永遠都是那麼傻。於是我開始物色一部適合我的DSLR,去研究D40、D50、D80、D200、D2S、400D、40D到底差在哪裡,看到最後,考量預算以及自己的品牌情節,鎖定在D80,當時機身水貨價約26000,同時也考慮購買Nikkor 18-200VR。

  D80實在是一部非常優質的相機,擁有機身馬達,可以適用於所有的Nikkor接環鏡頭,讓我購買鏡頭的時候不必考慮適用性的問題,此外,D80的性能緊追在D200之後,僅差在機身功能及材質,解相力不會差太多,更重要的是,D80濃郁的發色設定,讓每一張照片都令人驚豔,就當時而言,D80是屬於很有價值的一部機器,到現在來說,D80的價錢已經跌到變成是C/P值最高的機器。


為何要買D90

  就在千鈞一髮之際,即將要購入D80的時候,傳聞D80的後繼機種要上市了,有鑑於曾經花過NT12000元購買一顆100Mhz電腦CPU的慘痛教訓,我知道3C產品在跌價的時候會讓人有多心痛,所以這一次我決定忍一忍,並把D90的預算設定在NT34000元,超過這個金額就不買,更重要的是,期待新機能夠解決D80最為人詬病長曝熱燥點的問題,Nikon的後繼機種常有驚人之舉,D60的感光更優於D80即是一例。而最終讓我等到D90上市的一天,趕緊來01爬文,證實D90確實把熱燥點的情況改善很多,更確立我要買D90的決心。


---------------------------------------------------------------

為何要買Tamron 18-270

  機身確定了,接下來就是要決定買哪一顆鏡頭。前面已有提及,原本鎖定的是N18-200VR,也爬了很多文,對這支鏡頭的缺點例如容易入塵、解相力不佳、景深普普,甚至到後來超音波馬也開始有問題,都大致可以了解,詢價的結果,一致NT23000元死豬仔價。想買18-200的原因很單純,純粹是焦段的問題,因為對一個DSLR新手來說,鏡頭的選擇那麼多,到底哪一個是適合自己的焦段其實並不清楚,買短了想補長的,買長的又想補短的,如果不小心買到要長不短的,很快的手上的鏡頭可能就三長兩短,徒花許多冤枉錢。
  既是如此,一開始先不要太要求畫質,花多一點點錢,買一個稱職的旅遊鏡,等手頭更寬裕的時候再補其它焦段,絕對會是最長遠的打算,這也是我給其它準備入門DSLR新手的建議。

  即將入手前,聞到Tamron 18-270VC要新上市的風聲,心想,Tamron的產品有一定的水準,從A16窮人鏡皇可見一般,再說,比N18-200VR焦段又多了70。再一次的耐心等待,直到日本一上市,從拍賣網站的價格換算,不到NT20000元,在預算之內,而且還比N家便宜。從一開始ewhat開賣水貨NT18800元,但我住在高雄不方便,等待的結果,ewhat賣光了,高雄都還找不到有在賣這支的店家,除了柯達行的公司貨,而且日元的匯率一直漲,等ewhat第二次進貨,竟漲到NT19800元,這下子不用等待了,於是直接前往柯達行約NT21500元敗回家,買了鏡頭,直接拿到國維數位開箱,向國維以不到NT30000的價格買下D90,呼,D90實在跌得有夠快!

--------------------------------------------------------------------------

這張是抱怨,D90的箱子又大顏色質感又好,Tamron的價格佔了2/5,箱子卻只有一點點,心裡好ooxx
老手菜鳥的 D90+Tamron 18-270開箱文及心路歷程【補照片】



來看一下正面,Tamron 18-270VC口徑及尺寸不太小,裝在D90上有一點不成比例
老手菜鳥的 D90+Tamron 18-270開箱文及心路歷程【補照片】


鏡頭全縮,從鏡頭蓋至機身底,總長18cm
老手菜鳥的 D90+Tamron 18-270開箱文及心路歷程【補照片】


鏡頭全伸,從鏡頭蓋至機身底,總長27cm
老手菜鳥的 D90+Tamron 18-270開箱文及心路歷程【補照片】


這張是要看200-270那個刻度,就那麼一點點,本來想70/270也佔了1/4,但實際比18-200應該差沒多少,這點真是讓我失望了,也告訴其它跟我一樣效想多出70mm焦段的網友,不必期待。
老手菜鳥的 D90+Tamron 18-270開箱文及心路歷程【補照片】


以下二張是200端及270端的實際比較,距離目標約4~5公尺。
如果物距更遠一點,可以想像那個多出來的70mm根本就沒什麼路用。
200端
老手菜鳥的 D90+Tamron 18-270開箱文及心路歷程【補照片】


270端
老手菜鳥的 D90+Tamron 18-270開箱文及心路歷程【補照片】
--------------------------------------------------------------------

結論

D90:開箱文太多,不用評了!

Tamron 18-270
對焦速度:亮處對焦速度不差,無論焦段,雖稱不上暴力對焦,但不慢。
暗處對焦非常慢,但其實沒差,那個暗到就算拍下來,不是手
震,就是品質不佳,不知自己在拍什。

VC:防手震功能超強,VC開啟,有點像是磁鐵把對焦物吸住一般。同事
擁有第一代防手震N家鏡頭在用過後,說比N家還強,所以與N
家第二代防手震應該不相上下。

操作性:垂頭情況嚴重,這是我最不滿的地方,收在18端會有5%的機率
開始拉出,放在其它位置就不用說了,直接掉到270。
70-100端如前發表的網友所說,有一點卡卡,但無妨。


替代鏡頭建議:原本在國維詢問這支的時候,國維老闆有建議Tamron
28-300vc,但鑑於不想掉入商家的圈套,還是堅持買這支。
然而,如果不在意18-28焦段的網友,可以直接買這支即可,
價差NT4000左右,如果沒記錯,VC同等級,將來全片幅可用。


------------------------------------------------------------------------------------------------------------------

11/17補照片

  買相機鏡頭的那一週真是好運,全台都下雨,趁這星期沒下兩,趕緊來拍。
全部小畫家縮圖,無後製。

隨拍1
老手菜鳥的 D90+Tamron 18-270開箱文及心路歷程【補照片】

隨拍2
老手菜鳥的 D90+Tamron 18-270開箱文及心路歷程【補照片】

隨拍3
老手菜鳥的 D90+Tamron 18-270開箱文及心路歷程【補照片】

隨拍4
老手菜鳥的 D90+Tamron 18-270開箱文及心路歷程【補照片】

隨拍5
老手菜鳥的 D90+Tamron 18-270開箱文及心路歷程【補照片】

隨拍6
老手菜鳥的 D90+Tamron 18-270開箱文及心路歷程【補照片】



全景及細部1
老手菜鳥的 D90+Tamron 18-270開箱文及心路歷程【補照片】

老手菜鳥的 D90+Tamron 18-270開箱文及心路歷程【補照片】


全景及細部2
老手菜鳥的 D90+Tamron 18-270開箱文及心路歷程【補照片】

老手菜鳥的 D90+Tamron 18-270開箱文及心路歷程【補照片】


VC防手震,手持,雖然不是一次成功,但一種顏色試拍二張,也夠猛了!
老手菜鳥的 D90+Tamron 18-270開箱文及心路歷程【補照片】

老手菜鳥的 D90+Tamron 18-270開箱文及心路歷程【補照片】

老手菜鳥的 D90+Tamron 18-270開箱文及心路歷程【補照片】

老手菜鳥的 D90+Tamron 18-270開箱文及心路歷程【補照片】

這支鏡頭的發色我個人覺得ok,但旅遊鏡就是旅遊鏡,細節可能不用期待太多,可是技術可以彌補很多~





開箱大:
恭喜你進入N家,不過18~270這隻聽說有鏡頭鎖,怎麼還會垂頭,難道沒鏡頭鎖嗎
想告訴大大...這些高倍zoom鏡就是有這些毛病

在家中攝影..200mm就是和270mm沒兩樣..
是因為對焦距離比較近


樓主大大可以試試拍風景..
200mm和270mm絕對是有差的...

只要對焦距離有夠遠就會明顯的差別啊..尤其是在"無限遠"
大大您好
小弟對於您說"D90跌價有夠快"有點感冒
以您已3萬不到入手D90水貨 這樣的情形即說D90跌價有夠快 實在難苟同
畢竟 D90水貨一直都是3萬左右的行情
Tamron 18-270這隻用了二週了,目前仍是滿意由其是VC,就像板主說的
超強,就象定格一樣,另這隻若沒定位在18mm確實會有垂頭現像,但是有提
供lock鏡頭鎖功能, 實際拍了幾 天垂頭尚不會造成困擾
我用過Canon450D+Tamron 18-270

拍出來的畫質成像很差...
這樣的配備剛好是我想買的......

看來預算要提升到6萬!!



呵呵
這隻如果要21500元,要我的話我會選原廠23000元的18-200 VR

不知道有沒有人能夠提供這隻跟18-200VR的比較呢?
說真的,雖然18-270焦段比較廣,但這種高倍率變焦的旅遊鏡,望遠端的差異真的不是挺大
加上價格差不多
說真的,還是從畫質、發色來決定比較好
副廠 Sigma, Tamron 狂出高倍鏡,焦段更大,價格更便宜,但原廠 N 18-200 仍是上市那個死豬價,或許還是有其道理吧。
DENON 3801, NIKON D800E, SONY CX700, KHS T2...

lee21 wrote:
我用過Canon45...(恕刪)


成像差?以旅遊鏡的標準而言並不算差,或許你的標準很高

,成像其實是ok的,前幾不是有人po圖過,成相ok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