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筆者是一個很念舊的人,每年年終大掃除時,都會翻出小學、中學、高中乃至於專科時期的照片書信回味一番。這些一張張、一封封的照片書信,隱含著筆者由幼稚到青澀的年輕精華時期的點滴回憶。書信照片隨著時光的流逝逐漸的發黃。雖然筆者有還不錯的含有光罩的EPSON平台掃描器,可以將照片或書信掃描成為數位檔。但大家都知道,平台掃描器不僅體積大,若想要高品質的掃描成果,往往要花上好一段時間才能把一卷底片給處理完。

是否有其他的方式呢?當然有。筆者自己也有一台Nikon COOLPIX 4500,若加上ES-E28底片翻拍架,是可以將底片透過COOLPIX 4500翻拍的方式將底片轉成為數位檔。只可惜看到網路上有人在賣時,通常都已經錯失機會。要速度快的底片掃描,專屬的底掃也是不錯的方式,例如Nikon COOLSCAN系列底掃機,不論掃描品質或是速度都是十分優異。不過呢,底掃都要外接電源,並且要有電腦的搭配才能發揮底掃的功能。不需要接電的底片翻拍,大概只有Nikon COOLPIX 4500再加上ES-E28底片翻拍架這樣的翻拍方式吧?

直到有一天無聊的在網路上逛啊逛,看到了由國內廠商所研發的「Wolverine F2D-553傳統相機底片數位轉換器」,引起筆者十分大的好奇心,到底這一款傳統相機底片數位轉換器是否可以滿足筆者的需求呢?更尤其雖然這一款翻拍器在運作時也需要電源。只不過供應電源的方式是Mini-USB的方式,意思可以說,只要有電腦,甚至是EeePC的小筆電(USB連接埠含電源供應功能),就可以在任何地方翻拍底片了。且,甚至找到電源的正負極,自己用電池盒改為5V電壓輸出,連電腦都不用了,隨時可以在咖啡廳或者是速食店,與老朋友相見,還可以順便請他帶早期的底片來給自己翻拍咧!

或許很多鄉民在網路上也有看過這項產品,不過沒有人實際用過,真的也不知道效果是否可以自己能夠接受?因此筆者特別與廠商聯絡,請對方送來一台全新的「Wolverine F2D-553傳統相機底片數位轉換器」,由開箱到配件介紹、實際操作與體驗,來個一條龍的介紹。現在!手上有老底片,又不想花大錢花時間給人家掃描,現在就請準備好銀兩,看看這一台是否可以滿足底片數位化的需求喔!

產品規格
這一台Wolverine F2D-553傳統相機底片數位轉換器,筆者找了老半天,勉強找到一點規格介紹。原廠網站上還沒看到任何詳細的介紹,不過筆者還是花一點時間來解釋這一台翻拍器的主要原理。F2D-553傳統相機底片數位轉換器主要的原理就是如同COOLPIX 4500加上底片翻拍架方式一樣,在底片上方是一組擁有五百萬像素(1/1.8吋CMOS鏡頭)來翻拍底片。底片要透光才能看到底片上的影像,因此在底片下方有一組平均的光源向上照射在底片上,透過內建的相機拍攝後,就成了數位影像儲存在記憶卡中。
看到原理如此,筆者內心的DIY小惡魔又開始蠢蠢欲動,等到筆者實驗成功後,再來跟各位分享筆者到底想到了什麼
‧電源:DC 5V 外接電源供應器 或 PC USB電源
‧產品尺寸:約8.1 x 8.6 x 18.2cm ( L*W*H )
‧產品重量:約450g
‧隨機附件: DC 5V 外接電源供應器/USB Cable/使用手冊(英文)/底片固定夾/投影片固定夾/背光板清潔刷/1GB SD記憶卡,1GB SD/MMC記憶體容量儲存約1000張5百萬畫素數位照片
‧1.5吋 LCD彩色螢幕可做預先觀看及編輯
‧內建5百萬畫素1/1.8吋CMOS鏡頭, 自動固定對焦
‧產品保固期:一年 (非人為造成之產品故障)
‧網路售價:不到四張小朋友看地球

開箱開箱!
經過往來幾次的Mail聯絡後,終於在週五下班前收到了由玖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請黑貓送來的這一款「Wolverine F2D-553傳統相機底片數位轉換器」。在這個週末假日,可以好好的來試用一下,反正雖然週末假日會大晴天,不過抬頭望向窗外的天空,有陽光但卻是霧濛濛的情形,想要拍漂亮清亮的照片,這願望恐怕難以實現了。既然如此,不如窩在家裡好好的把玩這一台底片翻拍器吧!
↓全都是英文字樣的外包裝?筆者一拿到時還搞不清楚怎麼都是英文的標示。後來聯絡廠商才知道,原本這一台翻拍器主要的市場都是在國外,國內才剛起步,所以外包裝還沒有換成中文的標示。由外盒上的圖片就可以看到這次試用主角的外型了。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盒子正面,果然是國外款式,連盒子上的範例照片都是外國人,若是國內另有包裝,用瑤瑤來當主角,應該會引起更多人的注意吧?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本來相片翻拍器最大的特點就是翻拍後的檔案直接儲存在SD記憶卡上,根據筆者與原廠聯絡,這一台翻拍器目前支援最高的記憶卡容量為SDHC 4GB的容量。若一張記憶卡按照廠商宣稱可以儲存一千張翻拍的底片影像檔案,4GB的話可以儲存四千張,也是十分夠用的設計了。
除了可用記憶卡來儲存影像外,這款底片翻拍器還有一點五吋的LCD螢幕。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只支援35mm的傳統底片或正片喔!其餘120或是645的底片是不支援的。但筆者比較希望下一款的款式解析度更高,更可以支援更大尺寸的底片。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單獨操作,無須電腦也無須軟體!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這是 F2D-553傳統相機底片數位轉換器盒子中所有的配件,包括一台底片翻拍器、正片與負片片匣、USB電源供應器與USB線,還有一組..........清潔刷?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講了這麼多,趕緊開箱,箱子一打開始英文版的說明書。中文版的呢?在下方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將英文版的說明書翻開,下方就是中文版的說明書,但這「本」中文說明書實在是很簡潔,只有薄薄的一張紙。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掀開所中英文說明書下方,則是一條Mini-USB線。現在Mini-USB線很普遍,就算這一條線不見了,也很容易找到替代品來使用。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第一層的箱內物品合照。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購物網站上介紹這一款翻拍器還會贈送一張SD記憶卡。記憶卡就在Mini-USB線下方。附贈的記憶卡不知道是什麼品牌的?完全沒有任何的品牌標誌在上面。筆者左翻右翻,唯一能確認的是這張記憶卡是MIT的產品。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再來看看箱內有什麼東西?將上層移開後,就可以看到這次的主角跟底片匣的配件。果然是全新的,塑膠套完整的將產品包覆起來。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首先拿出來的是正片與負片底片匣各一組。右邊的是負片用底片匣,一組底片匣可以放入一條底片,也就是我們早期洗相片後,相片沖洗店將一卷底片以每六格方式為一條底片的方式來切割。右邊則是正片底片匣,同時可以放入三張已經上片匣的正片。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接著是一條長的有點像是牙刷的清潔刷。配件中有清潔刷的原因是為了將落在翻拍器內的灰塵給掃除出來。不過筆者的習慣是用清潔刷之後,再用壓縮空氣朝著內部噴一噴,將灰塵給吹出來。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清潔刷頭是由一片很細的編織物所構成。筆者想,用久了之後不知道能不能用清水或是清潔劑沖洗?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筆者在前面提到,這一台翻拍器可以用電腦的USB連接埠來供電使用。若手邊沒有電腦的時候,也可以用這一組贈送的變壓器連接市電使用。當然了,這種變壓器也很普遍。甚至各位還可以買汽車用的點煙器轉USB的變壓器來在車上使用(情報員應該會很喜歡這樣的使用方式吧?)。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終於輪到本尊出現了,猛然一看還有點像是咖啡磨豆機的那種外型。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機體正面上印了這一款翻拍器的名稱。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正面外觀的按鈕配置十分簡單,只有四顆按鈕以及一組LCD螢幕與一顆操作指示燈。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橘色按鈕是電源開關。左邊兩顆按鈕是上下選擇切換能按鈕。至於大大的OK灰色按鈕就是啟動翻拍功能與存檔用的按鈕。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機體右側下方則是底片匣的入口。將底片匣裝好底片後,由此推入到機體內開始進行翻拍的作業。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機背的樣子,只有簡單的兩組開口,一組在下方是USB電源連接埠,一組則在上方,是插SD卡的記憶卡槽。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Mini-USB的電源連接埠,筆者可能會自己改裝用一組電池盒來供電,要不然也希望廠商可以推出用乾電池的電池盒附件。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記憶卡的插入是反向的,也就是正面朝下才能插入。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實際使用與測試
看完了Wolverine F2D-553傳統相機底片數位轉換器外觀介紹之後,接著就來實際的使用了。在使用前筆者要先說一下這兩天所觀察到使用前必須要再多準備的物品。第一就是一雙輕巧的手套。大家都知道人的手會出汗,或有油脂分泌。水份與油脂對於底片是很不利的。尤其是底片上萬一不小心因為取用觀察時留下了指紋,要花很多時間與特殊的清潔方式才能去除。雖然在測試時筆者發現並不太會把底片上的指紋給拍出來,不過為了能夠再進行長時間的底片保存。所以在取用底片時,不妨戴上手套,尤以手術用的手套是最好的,因為合身且外表薄,比較好操作。
第二就是曝光不足的底片效果實在是很不好,這並不能怪罪F2D-553傳統相機底片數位轉換器,因為所有的細節都因為曝光過度而喪失,就算後期用影像軟體來救,能挽回的程度也有限,因此在實際翻拍前,對於底片要有所取捨就是了。曝光過度或是過於曝光不足的底片,是可以嘗試一下然後用軟體修正。當然最好的是曝光正常的底片,翻拍出來的效果是最好的。
又廢話了一堆,開始測試吧!

↓首先筆者拿出國中時校外教學的底片來測試,各位可以看到底片上的影像其實很淡,曝光不足就是這個樣子,這也是為何筆者說要選擇曝光正常的底片會有好的效果原因就在此。底片取出後,再將負片的片匣打開。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接著將底片放入片匣中,底片上角落會有英文與數字,將這一面向上。並且把片匣中的突起點對準底片邊緣的孔。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底片邊緣孔套入底片匣突起點的樣子。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對準之後,再將底片匣給蓋上,成為這個樣子就可以了。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接著將底片匣由翻拍器的右邊塞入即可。再逐張翻拍時,拍完一張就推入一張,如此反覆。推入時不用擔心過頭或不足,因為推入時會感覺到一段一段的小阻礙產生。而內部的空隙也可以進行小範圍的位置調整。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開機畫面。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一開機沒有放入底片的螢幕畫面就是這樣。左邊由上而下功能分別為「翻拍」、「播放記憶卡內照片」、「正負片底片選擇」與「進入電腦連線USB狀態」。目前筆者選擇的是負片翻拍模式。若翻拍正片,記得要進入正負片底片選擇功能內,將底片種類改為正片的狀態才能翻拍出正確的照片。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很好玩的,說這一台是翻拍用相機,不如可以說是一台簡單的DV在裡面,因為影像出現是持續的。這樣解釋好了,就如同消費數位相機用LCD取景時那種連續不斷的畫面產生。
畫面中這一位是筆者國中同學,不知道現在人是否安好?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選擇好要翻拍的底片後,按下OK按鈕一次,就會出現這樣的畫面。左邊黃色磁碟標誌是代表再按下OK按鈕一次就可以將檔案存在記憶卡中。下方的三個圖示分別為逆時針旋轉、順時針旋轉與取消功能。右下方房屋的圖示是代表回到上一個功能,也就是待命拍攝的畫面。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逆時針旋轉後的樣子。不過筆者選錯了,該選順時針旋轉才對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播放時的狀態。在播放時也可以對相片進行簡單的調整。不過在底片翻拍器上調整時,要花點時間等處理完畢。所以筆者後來直接將檔案拷貝到電腦中,透過電腦來處理速度比較快,也可以進行更多更為廣泛的影像處理。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這是筆者前幾年隨便拍的正片正呈現在底片翻拍器的螢幕上。地點是在美麗華百貨公司內。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效果呈現與使用感受
果然底片過久發黃是正常的情形。筆者為了獲得比較好的效果,所以拿出二十年前拍攝鄰居小朋友運動會時的底片來測試。由於經過了二十年,底片已經開始泛黃。因此所翻拍出來的照片也呈現偏黃的情形。幸好現在科技的進步,影像處理軟體對於這種褪色的照片都可以進行處理。所以透過Lightroom 2.2版的軟體幫助下,將所翻拍的底片給予更為鮮豔的顏色。

↓這是翻拍後未處理時的照片樣子。看起來色彩比較淡且有偏黃的情形。不過小朋友表情都很清晰。照片中為什麼會有白色的點?是因為筆者未清潔翻拍器內部就直接拍了。沒想到翻拍器內有一塊還不小的灰塵............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這是另外一張照片。原本偏黃的照片透過影像處理的幫助下,恢復當年眼睛所看到的色彩。不過還是略有點色偏,筆者只是大略調整,要調整到很精緻,恐怕要花更多時間了。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當年國小的校長正在台上致詞的照片。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接著筆者拿出十年前到六順山七彩湖所攀登的照片。七彩湖因為颱風的關係,林道入口中斷了很久,不知道修復了沒?這是筆者用RICOH XR-500的SLR相機,搭配之前介紹過的50mm鏡頭,以Kodak負片所拍攝的照片。當時的攝影技術還很差,所以拍的不是很好,就請各位將就點囉!
↓這是筆者頭一次在01上出現真人照,這是在七彩湖的湖邊所拍攝的。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一大早上到營地上方所拍攝的七彩晨光。大逆光的情形下所拍的照片。不過可以看的出來底片的寬容度真的很高。透過影像軟體處理後,許多細節還都看的出來。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這些帳棚就是筆者與專科登山社伙伴所住的帳棚,看起來陽光很亮麗對不?其實帳棚內部都有結霜。且部分湖邊也有結薄冰的情形。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再來一張大逆光拍攝後所翻拍的照片。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遠方的山頭就是六順山?錯!不過是六順山前不知道幾顆的假山頭。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超漂亮的湖面倒影,不過這張照片被筆者與朋友的帳棚破壞了畫面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當年一起登山的伙伴們,大家看起來都超年輕的。頂多才二十五六歲,都剛退伍沒幾年。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再來一張七彩湖的大照片。筆者有用影像軟體加重了點藍色與綠色,這樣看起來顏色比較濃郁一些。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由後七彩向前拍攝大七彩。七彩湖有三個湖泊,分別為前七彩、大七彩與小七彩。小七彩在筆者剛退伍當年去的時候,不久前還經歷過一場不小的火災。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一群愛山的登山伙伴在湖邊的大合照。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來兩張純粹只有山影跟倒影的照片吧!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最後!用這一張筆者很喜歡的照片當案例照片結尾吧!
[試用分享]輕輕鬆鬆翻拍老底片

經過了兩天簡單的試用,發現這一台底片翻拍器所翻拍的底片後的影像品質,雖然還不能與平台、底掃相比較,不過卻也是一個還算蠻經濟實惠的選擇。只要按下按鈕就可以翻拍。不用事前的一堆準備工作與耗時間的等待掃描時間。成果不是超優異也是筆者還可以接受的。當然筆者是希望在下一代產品,可以增加相片解析度、鏡頭的質量也能再做改進,然後LCD螢幕加大並且可以支援大尺寸的底片,這樣就更為圓滿了。
家裡有一堆數十年的底片,正在煩惱如何數位化嗎?送去給人掃描花錢也花時間,不如可以嘗試看Wolverine F2D-553傳統相機底片數位轉換器,花點時間自己整理與影像處理,筆者相信邊翻拍邊回想當年的情形更會有另外一種感受喔!




文章關鍵字
真感動 .真的還有廠商願意再開發底掃
不然只有nikon等大廠有專業等級底掃,都沒有消費級的
前陣子看到這台,價格很迷人,可惜我暫時有一台kodak sfr3600的底掃.所以暫時收手
也期待有120的底掃開發出來
我的blog : http://www.flickr.com/photos/foxhuang/
這台不算是底掃
這種以翻拍方式的效果都不會很好
真的要將底片數位化保存還是用底掃比較好
http://www.mobile01.com/forumlist.php?f=20
感謝版主提供這麼有用的資訊.
最近也正在找正片和負片的翻拍器, 正好可以參考看看.
也在考慮EPSON PERFECTION V300的機器, 價格和Wolverine F2D-553差不多,
不知道有沒有人用過, 翻拍效果如何.
taiwan_digital wrote:
在底片上方是一組擁有五百萬像素(1/1.8吋CMOS鏡頭)來翻拍底片

這類產品蠻適合多人合買... 不知道價位如何!

不過,我一直在期待有人出個「接在單眼(或是套筒)上用的翻拍器」...
這樣才能隨著相機的進步... 進一步翻拍出更好的照片!
網路發言嘛... 多是隨便說說!別太認真..
inben2 wrote:
這類產品蠻適合多人合...(恕刪)


kenko有出過你講的,就一個轉接環套在鏡頭上加一條過片帶
底片翻拍解決方案
可到攝影怪兵器網站上找找
十年前為了將日治時期的藍圖數位化,研究室花了三萬買了台底掃
記得當年光是掃瞄兩捲正片,就花了我兩天,在花了一個多禮拜用photoshop接圖
然後全研究室十來台電腦,只有三台能開這千萬像數的影像
更別說後面的數位化,還花了快兩個月.....

雖然之後還用過nikon的翻拍筒等,拉拉雜雜的設備
現在我可能只會花點錢,丟給沖洗店幫我轉...
一張負片不過五六塊,幹嘛找機器再虐待自己....
可否上傳一兩張翻拍後不要修圖之原始圖檔
供大家參考,謝謝.
THANKS FOR YOUR SHARING
Hi....................I Miss You Day & Night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