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分享] Intel X25-M 160G 及 OCZ Core V2 SSD 入手心得

前言
之前一篇文章,是說明OCZ Core V2 120 GB SSD的使用經驗,請參考:前一篇文章,但是因為OCZ Core V2當作系統開機碟多工的時候會”卡卡”,且原本就計劃買兩台 SSD,一個當系統碟,一個當USB隨身碟,經過爬文及詢問了解 Intel X25-M使用過的人都反應不錯,所以第二顆就鎖定 Intel 的 X25-M 。
但是因為台灣看到的都還是Intel 80GB的產品,80GB 當作系統碟對我而言有點小,去 Y拍搜尋後都沒有看到160GB 的產品,有也是美國代購,所以2009/3/23 在美國 eBay 網站上看到有人要賣 Intel X25-M 160G 美金675,朋友幫我下 Best Offer 美金625,看看對方是否接受這個價格,過了兩天,運氣真好,對方接受,所以就以美金625 買到一個 Intel X25-M 160GB MLC SSD。

[開箱分享] Intel X25-M 160G 及 OCZ Core V2 SSD 入手心得

之前在 Intel 官網搜尋,發現最貴的要賣美金990,最便宜的只要美金749.99,很奇怪報價可以相差這麼多,足足相差990-749.99 = 240.01*34 = NTD$8,160,差價這麼大,到底有誰會到貴的那家買,就真的很奇怪了,總之美金625 買到算是撿到便宜了

[開箱分享] Intel X25-M 160G 及 OCZ Core V2 SSD 入手心得

但是運費再加上保險費,要 37.35 美金,換成台幣要1200 多元,不便宜

[開箱分享] Intel X25-M 160G 及 OCZ Core V2 SSD 入手心得

所以全部的價格含運應該是美金625+37.35=662.35 約等於台幣22,520 元。

到貨開箱
雖然一個 SSD 買下要花 NTD$22,520,但是看在它的評比十分優秀的份上,這次應該不會買到”卡卡”的產品了吧 !!
美國朋友收到貨後,他跟我說完全未拆封,是全新品,因為怕寄回台灣後才發現有問題,我請他先幫我打開測試沒有問題才寄出,等待了一個星期,2009/4/8 終於拿到 Intel SSD,裡面只有一個SSD硬碟及一張說明書:

[開箱分享] Intel X25-M 160G 及 OCZ Core V2 SSD 入手心得

當做系統開機碟的比較
我的系統配備如下:
DELL Latitude D620
CPU: Intel Core 2 Duo T7600 233MHz
RAM: 4GB DDR2-667
不是很頂級,希望有了SSD的加持,可以感受到速度的提升,DELL 的 Notebook 現在就算是 Latitude E系列,也沒有支援 SATA II,只支援 SATA,這樣沒有辦法發揮 Intel X25-M SSD 的全速,所以我的測試數據會比較差,因為我的目的是在相同的主機硬體下,兩個SSD作比較,分享一點我的經驗,所以請大家多包涵。
手上另外一台 OCZ Core V2 120GB 的 SSD ,就用這台與Intel SSD做比較。

[開箱分享] Intel X25-M 160G 及 OCZ Core V2 SSD 入手心得

兩台價位及容量都不相同,比較有點不恰當,個人覺得Intel X25-M 應該要跟 OCZ Vertex 才合適,可是我沒有 OCZ Vertex,所以僅將測試數據提出供大家參考:

使用CrystalDiskInfo 2.1.3測試各項HDD參數結果

[開箱分享] Intel X25-M 160G 及 OCZ Core V2 SSD 入手心得

可以看到 Intel 支援 NCQ,可惜我的 Notebook 沒有支援,無法安裝 Intel Matrix 軟體,據說裝上後支援 NCQ,效能更好。
使用CrystalDiskMark2.2 測試兩台的數據如下

[開箱分享] Intel X25-M 160G 及 OCZ Core V2 SSD 入手心得

可以發現,Intel X25-M 4K 隨機寫入的部份 37.69MB/Sec,遠大於 OCZ Core V2 的2.0MB/Sec速度,這裡是主要Intel致勝的關鍵,Windows小檔案隨機寫入其實是較常發生的行為,循序大量寫入的機會其實比較少,所以各位如果以後有機會看到數據,應該要注意小K數隨機寫入的速度,而不是一味的比較大檔案循序讀取/寫入速度,所以循序寫入 Intel 比 OCZ 慢一點,那已經不重要,因為大檔案寫入時,根本就沒有感覺,COPY 大檔案時,你不會拿碼表去計算每次花多少秒,因為都是要等待,可是小檔案I/O就會讓你有變快的感覺。
這台 Intel X25-M 160GB SSD 在安裝Windows XP作業系統及其它軟體的過程中,並沒有遇到OCZ Core V2 卡卡的感覺,一切都很順利,我有設定[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Dfrg\BootOptimizeFunction]
"Enable"="N" 以及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Memory Management\PrefetchParameters]
"EnablePrefetcher"=dword:00000000,並且將虛擬記憶體關閉,關閉系統還原功能,開 RAM Disk當作 Temp Disk使用,沒有做Partition Alignment設定,我看 Intel網站上 FAQ也沒有提到特別要做什麼事情,只有說不需要做 Defragment ,請參考:Intel SSD FAQ
另外在網路上,有看到別人的測試數據,可能是在SATA II 的介面跑出來的結果吧,供大家參考:

[開箱分享] Intel X25-M 160G 及 OCZ Core V2 SSD 入手心得

當做USB隨身碟的比較
接著裝入USB外接盒,讓大家參考一下使用USB外接盒時的數據,因為受限於USB 2.0介面的速度,大量循序讀取速度明顯下降,OCZ 及Intel 都只剩下 24 MB,各位可以發現,OCZ 的4K隨機寫入由2MB 變成1.8MB,其實沒有慢太多,我自己將 OCZ Core V2當 USB 隨身碟使用時,感覺速度上還是蠻快的(跟我之前的隨身碟相比),另外附上一個2.5 吋Toshiba 120GB 5400 RPM USB 2.0隨身碟的數據供大家參考,發現 SSD 外接成 USB 隨身碟,大量循序讀寫與一般硬碟都差不多,主要差異還是在於4KB 隨機寫入的速度。
Intel 當作USB隨身碟時,4KB 隨機寫入的速度 4.66MB/Sec 十分快速,”這個4KB隨機寫入的速度,才是真正要注意的值”,讀取的部分兩款SSD都差不多,跟只比傳統快一些。


[開箱分享] Intel X25-M 160G 及 OCZ Core V2 SSD 入手心得

結論
雖然它不便宜,含運要新台幣 22,520 多元,但是比起外面代購一台要 28,000~29,000,算較便宜了,之前看到文章中有人提到 MLC壽命有限,它是以Heavy User為參考,以平均每天處理100GB的資料來計算,這台SSD有Wear-Leveling的功能,所以在Flash的使用壽命多了一層保障.以MLC是平均讀寫10k次新增1個Bad Block, Intel據說保留7%以上差補空間,相信用個 5 年以上應該沒有問題。
Tom’s hardware 有詳細的文章說明Intel這台SSD資訊:Tom's hardware
Intel X25-M 的確沒有辜負我的期望,在多工時的效率很好,安靜,溫度低,希望它能夠陪我走過較長的歲月,不要那麼快壽終正寢。

補充:
Inrtel X25-M 最新 Firmware 更新,請參考 韌體更新
挖~大大的確賺到

這價格非常的少見

我之前入手時還要800多美金呢......

總之~恭喜大大取得好貨....










PS

看來我得多多存錢~才能向未來的 INTEL SSD 320G邁進

不管是哪個價錢都是超貴的天價
CP值實在有點低啊
希望在耐用度以及價格可以更加親民一點
Intel X25-M 沒有出比較小一點的版本嗎XD~

160G 對我來說實在太大了~

目前想要 30G or 32G 作 raid 0來跑~

不然只好找~ OCZ Core V2 了XD

請教一下喔~

要是 作 raid0 讀小檔跟系統 卡卡的情況會改善嗎?

還是都要靠做 ramdisk 才會比較好?

bellce wrote:
Intel X25-...(恕刪)


X25-M目前小一點的版本是80G的

不過在台灣還是天價


小一點可以考慮


OCZ VERTEX 30G





如果一定要OCZ Core V2


RAID是可以解決方法之一






另外ramdisk 也是能解決的方法


不然的話

這是在論壇看到的方法



SSD電腦的優化原則
SSD是flash晶片,就像隨身碟那樣,內部完全是電子活動,
而HDD用馬達驅動碟片旋轉,用讀取頭感應碟片上的資料,是機械式的。
所以在系統優化上,兩種電腦應該採不同策略。

XP底下有兩個磁碟策略,一個是重組,另一個是預讀,
兩者都是針對傳統硬碟(HDD的)結構所設計的功能。

重組(defrag):
寫入檔案時,並不一定都是照順序把同一個檔案寫在碟片上鄰近的區塊,
常常是亂寫,導致一個檔案可能分散各處,要讀取這個檔案時,
讀取頭就得「四界找」,因而浪費很多時間。
重組是將分散各處的檔案片段重新組合在鄰近的區塊,讀他們當鄰居,
這樣一來,讀取檔案時,讀取頭就不用到處尋覓檔案的片段了

預讀(prefetch):
傳統硬碟(HDD)碟片的圓形結構,外圈的移動速度比內圈快,
所以在讀寫檔案時,越外圈的速度越快。
基於這個特性,XP開機時,會把常用的資料拷貝到這些快速區,
要用到時,就來此區拿資料,就可加快系統效能。

搭載固態硬碟(SSD)的電腦不適用上述的策略;
無須重組:SSD沒有讀取頭,「平均搜尋時間」對他來講是無意義的,
一切都在晶片裡面以光速(電子活動)進行,物理的距離就顯得無意義,
(光速跑一公分或兩公分的時間,對普通人來講完全感覺不出來)
而且flash碟的寫入次數是有限制的,而重組會做大量的寫入動作,
所以不僅對速度沒有幫助,還會縮短SSD的壽命。

無須預讀:同樣的,外圈內圈的觀念只適用於HDD,SSD沒有這個問題,
反而也會因為同上的原因而縮短壽命。

調整:
1. 關閉開機時的自動重組之功能: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Dfrg\BootOptimizeFunction,將字串值〔Enable〕設定為〔N〕即可關閉。
(傳統硬碟則要設為Y)

2. 關閉預讀功能: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Memory Management\PrefetchParameters目錄下EnablePrefeteher子鍵,將它的鍵值賦為「0」。關閉預讀功能,減少了對於SSD而言無意義的預讀動作,也可加快開機速度。

微軟的解釋:EnablePrefetcher 的含義:

0:取消預讀取功能;
1:只預讀取應用程式;
2:只預讀取Windows系統檔案。
3:預讀取Windows系統檔案和應用程式,這是WindowsXP的預設值。



試試看吧
bellce wrote:
Intel X25-M 沒有出比較小一點的版本嗎XD~
160G 對我來說實在太大了~
目前想要 30G or 32G 作 raid 0來跑~
不然只好找~ OCZ Core V2 了XD
請教一下喔~
要是 作 raid0 讀小檔跟系統 卡卡的情況會改善嗎?
還是都要靠做 ramdisk 才會比較好?


做 Raid 0 應該只有讀取的速度可以獲得提升,OCZ Vertex 這款應該比較不會"卡卡",但是其實這是個人的感覺吧,CORE V2其實效能已經有改善,否則為何要叫 V2 ? 相信前一版本應該卡的情況更厲害

OCZ 另外有一款 Apex 系列,它是內建 Raid 0 加速,就不需要買兩台串起來,供你參考。

Ramdisk 只是將 Temp File 放進去,虛擬磁碟設定進去 Ramdisk 沒有什麼意義,靠做 ramdisk 是沒有辦法解決"卡卡"的問題。

我覺得要看你對速度的要求有多少,如果很挑剔,建議不要用 Core V2 這款,應該要考慮 OCZ Vertex 這款可能較恰當,他比 Intel 便宜些,但是網路上的文章以及使用的結果來看 Intel 還是首選,但是較貴。

附上 OCZ 的官網,產品網頁供參考:OCZ
其實光看4K隨機讀寫的速度也不太準,
不然那顆120GB的HDD用起來應該會比OCZ V2還卡.(光看圖比較的話)
另外Mtron的32GB SLC SSD在4K部分的數據也沒有像intel這顆這麼漂亮,
還略輸這顆OCZ V2 120G. 但是用起來就不會這樣卡卡的.
真正要看的是SSD的write latency.

下面這個網頁有比較表格,大家可以點進去看看.
JMF602的IOPS真的慘,跟intel的ARM base controll差了兩千七百倍.
而導致它的average write latency高達244ms
( intel X25-M: 0.089ms; Seagate Momentus 7200.2: 9.4ms )

Anand Tech

只能說不管在怎麼對JMF602 controller的SSD作優化,先天條件差異在太大.
還是拿來當作資料儲存就好了. 省錢大碗又便宜的系統碟還是交給一般HDD去負責吧.

Intel出了新F/W...看介紹,可以發揮最大的效能

http://downloadcenter.intel.com/Detail_Desc.aspx?agr=Y&DwnldID=17485
Everything is amazing. No one is happy.
樓主真好運啊。我當時也是在 ebay 挖了半天卻找不到。

你Dell的南橋晶片是ICH7-M嗎?
sien wrote:
Intel出了新F/...(恕刪)

真好 我的X25-E 都沒有升級程式
bZIP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