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SN74 wrote:
對於RouterOS做VLAN 應用於MOD這部分 有點希望能夠納入到這邊參考教學中
讓有需要的人可以做個參考 不知PC大是否能夠同意
如果有需要修改的話還請告知~...(恕刪)
AKSN74 兄太客氣了, 已將你分享的資料加入 1F index.
點選Access(訪問)會出現這樣的畫面:
Access是用來使過濾不當或想屏鄙的網站或ip: allow(允許) /deny(否定)
注意網址 第一個"/"出現前的字串為dst-host ;後面的稱為path
過濾網址時注意是用dst-host為依據,或者是path
Direct(導引)主要是做其它代理伺服器使用,若是引用中華代理(proxy.hinet.net:80)
在web-proxy主頁設定:
搭配上面NAT用戶指定,即所有NAT用戶都使用中華代理伺服器瀏覽.
但web-proxy只有能選擇本地連接,或者透過其它代理(中華代理)連接嗎? 當然不是
web-proxy可判斷關鍵字,選擇性的使用本地 或中華代理連接.
點選Direct(導引)會出現與Access(訪問)相似的介面,操作也相同.
但這的 allow(允許) /deny(否定) 則是用來判定是用本地,或是透過中華代理連接.
allow 是透過本地 ;deny 則是中華代理.
所以瀏覽網址dst-host為*static-file* 或*file-static*時 ,Web-Proxy會代為使用中華代理連接;
其它則是因dst-address=0.0.0.0/0 使用本地瀏覽.
感覺使用上就如同Firefox瀏覽器的FoxyProxy套件,很便利
夸克 wrote:
規則會用到in-interface <pptp-xxxx>
可是只要連線一斷...(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