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11n與802.11g家用無線網路使用會差很多嗎?

小弟目前家中有2台PC加一台NB。
PC一台放客廳作HTPC,一台放臥室。
因下個月小朋友要出生了,想把臥室的電腦搬到客廳當HTPC使用,原本客廳那台小PC售出。
以後在房間就用NB(2008 Macbook鋁書那台)就好。

問題來了,因為大部份的檔案資料都在原本房間那台PC上。(影片、照片等)
未來想用無線直接存取那台PC上的資料看影片等等。
目前家中AP是802.11g的規格。(Macbook有802.11n)
有時連網看影片會覺得一點Lag。

想請問各位大大,將AP換成802.11n的是不是真的有很大的幫助?
我知道理論上是54M到150 or 300M的數據,

不過想請問實際使用是不是真有很大的差異,還是其實802.11g就夠了。
802.11g實際速度約在20Mbps左右,看一般經轉檔壓縮後的高畫質視頻約須13Mbps,所以,802.11g原則上是夠用,(若是原汁未轉檔的藍光影片須40Mbps,就不夠)...但因為WiFi會受環境和距離影響到訊號品質,
你若把NB放在AP附近2米內,... 訊號強度94%以上,802.11g大概可以穩穩跑在20Mbps,
你若把NB放在AP的5米外,又有水泥隔間的話, 訊號強度可能剩不到80%,802.11g速度會在5~15Mbps之間不穩定跳動,你看影片時,就會lag.

所以,你可先調整舊有的AP位置和天線方向看看...若仍不行,就考慮買台 802.11n 300Mbps的Wifi router.
802.11n 300Mbps實際速度約在80Mbps左右,也是會受環境和距離影響到訊號品質.距離近時,速度也許高達120Mbps,距離遠時,速度也許只剩20Mbps...但都比同樣環境條件下的802.11g強些.

選購時,注意看其輸出功率大小,和天線增益大小.不是光比較價位高低和品牌知名度,有些價位高的知名牌機種,訊號強度,反不如千元的小品牌機種.

1. 市面上多數一般機種($500~$2500),功率大小只有25~100mW(20dBm)不到.易受環境影響,家中若有水泥隔間時,速度可能不如預期.

2. 少數$800~$1500價位機種,輸出功率有400mW(26dBm)搭配 5dBm或8dBm高增益天線,你可考慮.

3. 也有價位$1200~1500的機種,輸出功率有1000mW(30dBm)搭配 5dBm或8dBm高增益天線,你家坪數大40坪以上,或是3樓透天屋,就考慮買這機種.

我個人是不擔心電磁波的問題,因為只要離AP在2公尺外,它的電場密度已經衰減到很弱,可能只有你手機的千分之一.
拿我自己舉例:
AP在2樓,電腦用無線網卡於1樓,中間隔著樓層位於AP的正下方..

用Hinet網頁測速802.11N大約落在30Mbps; 802.11G則在11Mbps左右.
但這樣的外網測試並不是很準..

N,G兩模式都容易受環境電磁波干擾,測試結果每次差異都很大!
但N比G傳輸來得快這是肯定無傭置疑的!!
因為一直都是用802.11g連外網,覺得沒什麼差。
剛好因為區網需求增加NB<->PC看影片or遠端處理檔案等,
才在考慮要不要升級到11n。

感謝大大的回覆,這樣我大致上了解了,若使用上真的不足,升成11n確實還是有效果。
謝謝。^^
隨便寫...隨便看...如果世界也可以那麼隨便....

lightblue wrote:
小弟目前家中有2台P...(恕刪)

要AP和網卡兩邊都支援N才有用哦
N就算降應該也是比54M來的多
有WMM的話視訊會更順暢
訊號強度94%

請問你知道如何將訊號強度% 換算成-dBm嗎?
謝謝

mega wrote:
訊號強度94%請問你...(恕刪)
若是使用免費的小工具,inSSIDer 2.1(測速時,得將這軟體關閉,否則會降低測速結果) 和 Xirrus Wi-Fi Monitor ,觀察NB上的訊號強度,單位是 % 或 dBm.
(100% 表示信號強度非常好 -50dBm以上, 0%表示 -100dBm ,也就是每差 1dBm=2% )

60% =-70 dbm
80% =-60 dbm
94% =-53 dbm
96% =-52 dbm
100%=-50 dbm以上
pqaf wrote:
若是使用免費的小工具,inSSIDer 2.1(測速時,得將這軟體關閉,否則會降低測速結果) 和 Xirrus Wi-Fi Monitor ,觀察NB上的訊號強度,單位是 % 或 dBm.
100%=-50 dbm以上


第一次看到dBm換成強度的說明,值得學習。 謝謝分享資訊。
另外,建議『以上』改成『以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