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雖小“七”臟俱全的多功能藍芽GPS – Wintec WBT-100

allai wrote:
親愛的版主
我就是作這個產品的工程師

很高興,貴公司能有您這樣負責的工程師,
allai wrote:
若您有購買我公司的產品且有測試到不良的部分
請留下您的聯絡方式
我會主動跟您聯繫
更換新品 甚至讓您退貨 絕對不會不理各位使用者

更佩服您對產品的認真&信心。
由於這顆GPS不是我買的,是由P大交給我測試的,
據我所知他也跟您聯絡上了,我的聯絡方式待會還是PM給您,
我也很願意直接跟您溝通!
針對您的回應我也來回覆一下
剛剛又做了一些測試&確認
allai wrote:
新版的G-Tool已經改掉其問題

這點我又做了幾次測試,最後終於被我發現,確實是有Cold Start 不過在G-Tool裡看不太出來,因為Cold Start後 G-Tool中GPS頁面的SkyPlot不會回到一般GPS那樣Cold start的狀態,也就是衛星都重疊在正北方0度仰角的位置,所以一時不查,不覺得有Cold Start。
剛剛利用電腦USB接WBT-100,加上HP 4700 藍芽連WBT-100看NMEA輸出,然後下Cold Start,終於~被我發現原來是有Cold Start的,另外又花了點時間觀察,發現原來WBT-100在還沒定到位前,是沒有輸出NMEA的GPGSV字串,難怪SkyPlot不會變化,這點也跟我用過其他幾家不同的晶片不太一樣,建議您可以修改一下,還有就時,定不到位時,NMEA輸出的時間不會走,這點也是比較特別的。
allai wrote:
很報歉,該功能我已經拿掉,可是說明書的部分尚未更新

原來是這樣,不過我能得到的資訊只有光碟理的說明以及網站上的資料,
裡面都是那樣說,所以我有那樣的觀念,
我想可能有不少買這顆BT GPS的消費者也是這樣認為,
所以可能要請貴公司盡快更新說明書或宣傳的文字,
另外,給個建議,若真如您所說,整合電子羅盤會有一些要特別注意的使用法,
我倒覺得您應該可以修改韌體,讓使用者在G-Tool中選擇開啟或關閉該功能,
並且在說明書中詳細說明該狀況,以及用更詳細的文字教育使用者正確的使用方式,
畢竟會選擇這顆GPS的,可能有不少都是屬於GPS的Power User,
這樣的方式應該比較恰當吧!
不過不知道我是不是異想天開就是了!
jason206 wrote:
許多地圖軟體支援此格式
也是可以觀看軌跡
所以我就加上去

關於GPX,我是真的沒用過所以不太清楚,
不過如果您能在說明中稍微提到一下,
那怕只是您上列所說的這幾個字,我覺得,會比什麼都沒有好很多喔!
allai wrote:
這個部分10M是指無遮蔽物的環境下,但是您的GPS是在我們過驗證之前的樣品,目前我們已通過藍芽認證,相信應可到達該要求,這個部分我已要求我們公司硬體人員特別注意

藍芽的部分剛剛又做了測試,
這次是在我家陽台跟書房測試,
PDA在書桌上,GPS在陽台,中間只隔一曾玻璃窗,距離約2M
結果剛連上時訊號超過剛好,接近太強,過沒一分鐘,斷線,連不上,
試了幾次連不上後將PDA往前移約30cm
連上,訊號在太弱跟太強之間跳,
據我所知HP 4700的BT在PDA裡算是還不錯的,
這樣的測試結果,姑且就想成我手上這顆可能有問題吧~
allai wrote:
PDA版的G-Tool也有了,但是功能比較陽春
目前在測試 一旦測試OK 會RELEASE出來

聽到這消息真是令人高興,
不過不知何時能Release出來,
因為是借測的產品,我想不一定能有機會玩到了!
allai wrote:
是的,我承認Fastrax iTRAX03某些功能的效能是比不上Sirf III,但是與IC硬體架構而言,是差不多的,而問題在於哪裡呢?沒錯,就是軟體,因為之前原廠的的定位核心是不佳的,所以我得一邊開發功能,一邊幫助原廠除錯,目前已經改善許多,但是絕對不會像報告上差那麼多,今天是原廠已經釋出新版本,我在近期內會將我們的功能轉移過去,近期就會在我們公司網站釋出,敬請期待。

現在的GPS幾乎都是ARM7處理器為主的架構,各家都差不多,關鍵在於訊號處理的技術,以及演算法的增強,我很佩服您有能力可以幫助原廠改善這些問題,希望有機會能跟您切磋求教一番,這部分的東西,是我在書本及課堂上無法學得的,也很期待您能釋出新版本的韌體來提昇這顆BT GPS的價值

Just Ray wrote:
你的 GE 是什麽版本阿?
是普通的版本,還是pro阿?


最新版的普通版,
前幾天為了測試上網去抓的最新版。
GPX: the GPS Exchange Format
資料來源:http://www.topografix.com/gpx.asp

該格式可記錄軌跡、航點、航線等,以及軌跡中每個航點的時間、位置、高度等,再由軟體計算每個航點的航向、航速,軌跡的總距離、時間、均速等。
Google Earth、Garmin MapSource、GPS Tuner等均可以讀取或輸出,RoboGEO並可讀取該軌跡檔,配合照片中EXIF的拍照時間,將位置寫入EXIF中。雖然格式定義不算嚴謹,還算是蠻常見的檔案格式。
Dear Alias,

我再針對您的問題回答


Alias wrote:
沒有輸出NMEA的GPGSV字串,難怪SkyPlot不會變化,這點也跟我用過其他幾家不同的晶片不太一樣,建議您可以修改一下,還有就時,定不到位時,NMEA輸出的時間不會走,這點也是比較特別的。

當沒有任何衛星信號且GPS內部沒有星歷資料時,GSV與GSA均不會輸出,那僅止於COLD START才會,由於該訊息用於導航並無任何幫助,所以目前不會修改,但我會考慮若有必要也可以加入。
定不到位時,時間不會走的原因是NMEA的規定,而ZDA就會走,這部分我會注意。


Alias wrote:
給個建議,若真如您所說,整合電子羅盤會有一些要特別注意的使用法,
我倒覺得您應該可以修改韌體,讓使用者在G-Tool中選擇開啟或關閉該功能,
並且在說明書中詳細說明該狀況,以及用更詳細的文字教育使用者正確的使用方式,
畢竟會選擇這顆GPS的,可能有不少都是屬於GPS的Power User

關於GPX,我是真的沒用過所以不太清楚,
不過如果您能在說明中稍微提到一下,
那怕只是您上列所說的這幾個字,我覺得,會比什麼都沒有好很多喔!

這是很好的方式,但我要修改就是了,無論如何我們會仔細檢討,事實上您知道嗎?更改規格是一件很麻煩且複雜的事,因為一改,所有中英文版說明書、DM、廣告信,客人客制的說明書(不同語言),韌體、G-Tool程式,G-Tool說明書....甚至硬體,要改版子重新洗版子....天啊!!一想就很痛苦,但是我應該會將該功能重新加入,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只是我必須要強調,會改善許多,但是無法100%都很好。
說明書的部分,因為目前仍是我在寫,請原諒我的文筆拙劣與說明的缺憾,未來我會慢慢轉移,讓更好的人來處理


Alias wrote:
藍芽的部分剛剛又做了測試....

藍芽的部分,老實說在無任何遮蔽的情況下的確有超過10M,但是我有拿別人的比較過,確實距離比別人的短,原因是在於功率,若功率過大認證不會過,過小又覺得不好,但是我以請我們公司硬體經理處理,他是專長RF技術,應該下個禮拜就會有結果

Alias wrote:
聽到這消息真是令人高興,
不過不知何時能Release出來,
因為是借測的產品,我想不一定能有機會玩到了!

PDA版的部分,目前不支援COMPASS模式的觀測,因為有些PDA是有支援OPENGL有些沒支援而用DIRECTX,這個部分是我同事做的,我跟他討論結果,除了一般設定與讀取LOG之外,一些功能暫且拿掉,若可能的話,應該在2週內將BETA版釋出
allai wrote:
很報歉,該功能我已經拿掉,可是說明書的部分尚未更新
拿掉的原因我在別篇文章有回應過,如下

我有做電子羅盤整合GPS的藍芽接收機
要做到電子地圖不亂飄
的確無法百分之百
但是會好很多
我們公司有申請專利

可是我已經把這項功能給取消了
原因在於使用時有其限制
1.第一次置於車內時需校正電子羅盤,需整台車繞一個圓圈
2.校正完後需固定起來不能移動
3.若沒這麼做可就會造成一停車地圖就會斜一邊

所以避免使用者的麻煩與不必要的困擾 我把其GPS方向與電子羅盤互相校正功能取消了


請問依下
拿掉"互相校正"這功能是您個人的決定
還是公司的立場?

"使用時有其限制"可以在說明書中開宗明義的表達清楚
相信捨棄當紅第三代晶片的GPS而選擇貴公司產品的消費者
不就衝著這一點來嗎??

再者
這已經與廣告不符合了吧
還是希望您把這功能放回去
請問這台跟GR-238比會比較小嗎? 看起來差不多耶..

daimlar wrote:
請問這台跟GR-238比會比較小嗎? 看起來差不多耶..


Wintec WBT-100 60x38x16 mm
GSpace 238 63x41x17 mm
veryhappyman wrote:
請問依下
拿掉"互相校正"這功能是您個人的決定
還是公司的立場?

"使用時有其限制"可以在說明書中開宗明義的表達清楚
相信捨棄當紅第三代晶片的GPS而選擇貴公司產品的消費者
不就衝著這一點來嗎??

再者
這已經與廣告不符合了吧
還是希望您把這功能放回去


謝謝您的指教
給我一點時間
我會將剛功能做成選項
讓進階使用者使用
allai wrote:
謝謝您的指教
給我一點時間
我會將剛功能做成選項
讓進階使用者使用



我本身也是RD出身
欣賞您這種不推託的態度
比某228事件的主角好多了
給您個建議
修改完工之後
再請幫主幫忙測一下
有加分的效果

PS為啥不用 SiRF III 的晶片呢
如虎添翼丫
veryhappyman wrote:
讚我本身也是RD出身...(恕刪)


我也知道
但若使用該IC
我們本身的競爭力比不上大廠,因為成本會比較高
而且我們期望使用者拿到產品是比較便宜的價格
這是抉擇問題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