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05.21 補充分隔線 =====
發覺上一篇寫的好爛,想刪掉又找不到刪除的按鈕,好像是不能自己砍自己的樣子。

這篇其實是在去年寫的,那時才剛剛用 GIMP,不是很熟悉怎麼用,所以寫起來很新手的感覺。XD
事實上,下面提到用 LAB 銳化的方法,我現在是會的。但是,我認為重點不在用 HSV 或 LAB,所以就不再重新用 LAB 抓圖了。
而且,Smart Sharpening 早有人寫成 script-fu 給人家下載了。我有時懶得弄,也是用這個 script-fu 比較快。
不過,這個效果太強或者常常不是我想要的,我都會把銳化圖層的不透明度調低一點,來減少一些太銳化的感覺。
銳化的步驟大概是這樣的:
1. 找要銳化的邊緣。
2. 製作成遮罩,並且高斯模糊化一下,只留下邊緣。(通常找邊緣的演算法,也會找出一些「雜點」的區域,那個地方通常我們不想要銳化,所以用高斯模糊消除/減少那些區域的銳化。)
3. 套用 USM (Un-Sharpness Mask) 銳化或者其它銳化演算法。
4. 通常,我習慣把銳化放在最後一個處理。
5. 通常,經過這麼久的後製學習後,我反而很少作銳化。原因? 你知道的啊。

總之,方法大概就是這樣。
一直沒拿出來,就是因為.........想把上篇不知所云的文章快點沈下去。XDDDDDDDDDD
PS. 喔喔,我家少爺以前怎麼這麼可愛啊啊啊~~~
===== 以上不知所言補充結束分隔線 =====
是的,這篇完全就是這篇 "Smart Sharpening" 的翻譯版本。
事實上,也有類似而用 Photoshop 銳利化的教學文章。只不過這個我在 GIMP 上試不出來,所以才沒用。
===== 開始分隔線 =====
沒圖沒真相:
![[GIMP] 一分鐘銳化 (Smart Sharpness)](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5/mobile01-f4155db9a431b09ce6cc64cb85d01347.jpg)
1. 把原圖用 GIMP 開起來。嗯,果然有點濛濛的。
a.「選擇區域」->「全部」。(Crtl + A)
b.「編輯」->「貼上至新影像」。
另一個快速鍵 (Ctrl + D) = a + b。
![[GIMP] 一分鐘銳化 (Smart Sharpness)](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5/mobile01-a4eb41a3cc90fd99df1b5d1f1987f075.jpg)
2. 「影像」->「模式」->「分解」。選擇「HSV」模式,並且把「分解為圖層」選起來。
![[GIMP] 一分鐘銳化 (Smart Sharpness)](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5/mobile01-5b5c878874dcb747d74c7f1f9572ec2c.png)
3. 確定之後為產生一個新影像。選擇「亮度 (Value)」這個圖層,待會要複製到原來的圖上去。
![[GIMP] 一分鐘銳化 (Smart Sharpness)](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5/mobile01-1317339485b6c419fd3afae1bc4143af.png)
4. 回到原圖,用「圖層」->「複製圖層」複製一個「背景複製本」。再到第 3 步驟,用「Ctrl + A (選擇全部)」->「Ctrl + C (複製)」將「亮度 (Value)」圖層複製起來。最後再到原圖,用「Ctrl + V (貼上)」貼在「背景複製本」上。
![[GIMP] 一分鐘銳化 (Smart Sharpness)](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5/mobile01-14481801f5690238967f937bc5200392.png)
5. 再用「圖層」->「固定圖層」把「亮度圖層」貼上,並且將「背景複製本」的模式設成「亮度」。
![[GIMP] 一分鐘銳化 (Smart Sharpness)](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5/mobile01-7d76832c78e9fbcf108f1bb710b30156.png)
6. 切換到第 1 步驟所複製的圖上。選擇「濾鏡」->「邊緣偵測」->「邊緣」,演算法選「Differential」,將「塗抹 (Smear)」選起來,利用「Amount」來調整,這個值應該根據原圖和演算法來設定。
![[GIMP] 一分鐘銳化 (Smart Sharpness)](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5/mobile01-78351d88b3be01196271ae8f97c76041.png)
這個步驟的意義,就是要決定以後你想銳化的地方 (邊緣),像眼睛,臉的邊緣,交界處等等。
覺得「Differential」這個演算法似乎不錯。
白色就是要銳化的地方,黑色部份沒有影響。
7. 確定之後,就會得到一個只有邊緣的圖。
![[GIMP] 一分鐘銳化 (Smart Sharpness)](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5/mobile01-98c8c5a47f1a1a26a080ee7827c73eb8.png)
8. 因為遮罩 (Mask) 只有灰階,所以要再用「影像」->「模式」轉為灰階。
![[GIMP] 一分鐘銳化 (Smart Sharpness)](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5/mobile01-f75eb6b904cc7691a40dcd7e58862376.png)
9. 這時候用「調整色階」讓不是邊緣的地方,如面部,變得更黑。也就是儘量只留邊界地方。這裡大概調一下就好。(沒調應該也還好)
![[GIMP] 一分鐘銳化 (Smart Sharpness)](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5/mobile01-b3f02dc2251b51514e0d80c9e6ce40af.png)
10. 再用「高斯模糊」意義也一樣,才不會長痘痘。XD
![[GIMP] 一分鐘銳化 (Smart Sharpness)](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5/mobile01-f818b9beae58fe19b3412ddab4a92482.png)
11. 最後再「調整色階」,這時只要稍微把白色往下拉一些。
![[GIMP] 一分鐘銳化 (Smart Sharpness)](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5/mobile01-5cf47f97da581823a908a8071eeb97ce.png)
12. 重點來了。回到原圖,在「背景複製本」的圖層加入遮罩,設定為「白色完全不透明」。
![[GIMP] 一分鐘銳化 (Smart Sharpness)](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5/mobile01-cfb652fbe72b450e6169535cfed317e6.png)
13. 確定選在「背景複製本」的遮罩上。將步驟 11 完成後的圖,複製後貼到這個遮罩上。
![[GIMP] 一分鐘銳化 (Smart Sharpness)](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5/mobile01-ecf9e6d973045a1bb9cb51cde1ae33b1.png)
14. 貼上之後變這樣。
![[GIMP] 一分鐘銳化 (Smart Sharpness)](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5/mobile01-e86c836831d772a0c69efe3c7b141c68.png)
15. 選擇「背景複製本」圖層 (看看是不是變成白框)。
![[GIMP] 一分鐘銳化 (Smart Sharpness)](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5/mobile01-37446bc7fe838d77d6100ded411d5511.png)
16. 最後步驟。設定「濾鏡」->「加強品質」->「反銳化遮罩」,將半徑固定為「1」,界限值固定為「0」,調整「程度」就可以看到銳化的變化。程度越大越銳利。基本上不會太高,調到「2」就很利了。
![[GIMP] 一分鐘銳化 (Smart Sharpness)](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5/mobile01-e013ffd0cbb7ff96aebf12299bad009d.png)
17. 收工。果然很利。
![[GIMP] 一分鐘銳化 (Smart Sharpness)](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5/mobile01-f4155db9a431b09ce6cc64cb85d01347.jpg)
===== 比較分隔線 =====
比較原圖、GIMP 銳化、RAW 檔用 Canon DPP 軟體銳化 (+2級)。
原圖:
![[GIMP] 一分鐘銳化 (Smart Sharpness)](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5/mobile01-a4eb41a3cc90fd99df1b5d1f1987f075.jpg)
GIMP 銳化:
![[GIMP] 一分鐘銳化 (Smart Sharpness)](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5/mobile01-f4155db9a431b09ce6cc64cb85d01347.jpg)
RAW 檔用 Canon DPP 軟體銳化 (+2級):
![[GIMP] 一分鐘銳化 (Smart Sharpness)](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5/mobile01-4ee4bb292500e07f90fc893b1c74495e.jpg)
===== 結論分隔線 =====
還是結論:
1. 有點複雜,搞了好久,GIMP 還掛掉兩次。
2. 用 Canon 自家 DPP 軟體經銳化後儲存,跟用 GIMP 處理效果差不多。那幹嘛搞那麼久...(=.=)||。不過不是每個人都有 Canon DSLR 來拍 RAW 檔和 DPP 可以玩 (*炫耀*),所以雖然複雜,還是很有用。
3. 銳化不是神,手賤糊得太厲害應該是不可能變清楚的。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