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有時間可以上上01,看看新奇的電器,真是幸福。不過壞處就是~~~看了就想買回家....
沒幾天的功夫就寄來了,簡單的開箱就好,裡頭的東西比較重要。
------------------------------------------------------------------------------
箱子也太大了吧!

打開一看,原來裡面這盒才是真正的外盒。

正面照

這是外盒上其他的標示




------------------------------------------------------------------------
內部的零件擺放位置還算整齊


中文說明書+濾網

遙控器

擦地時需安裝的配件

第一眼瞧見,就想到3M的魔布,實在太像了

這是機器人的充電基地台

左右邊刷+電源線

還沒拆封的機器人

這是電池+變壓器。電池是鋰電池,聽說可以撐很久。以前買過2台irobot,因為受不了電池壽命不長+運作時間太短,後來就網拍便宜賣掉了

------------------------------------------------------
機器人翻肚的圖

電源總開關還用個套子來保護著

鋰電池裝上了

秤一下重量,3.8公斤。順便看一下機器人上方的攝影鏡頭,這是最炫的新傢伙

裝上兩側的邊刷

邊刷上還印有L和R的字,細心提醒消費者別裝錯邊。我在想,如果邊刷是兩側都可以共用,是不是會更方便呢?


打開總電源後,利用遙控器輸入現在的時間13:50。如果沒有輸入時間,機器人就不能自動出來打掃了。
各位看一下顯示的時間,是不是有什麼地方有問題呢?
沒錯,上頭的顯示是PM13:50。正確的顯示應該是PM1:50,或是13:50,絕不會有PM13:50這種奇怪的時間。
我打去客服問,他們的回答是:這是韓國原廠的設定,台灣這邊沒辦法做更動。

不過沒關係,只要機器好用就好,AM.PM有沒有都隨便啦

把機器人放進基地台,等一下就要來試用看看。
其實,第一次使用前應該要充電充久一點才好,不過我實在等不及了


兒子的麵包超人搖搖馬、PLEO恐龍、女王的花瓶
這是放在3公分高的地墊邊當作圍籬,不是怕機器人直接掉下來(機器人本身有感應器,正面有高低落差會知道),而是因為機器人的側邊輪子,萬一掉下去,就會卡住。雖然卡住後,機器人會發出警示聲音,要主人去拯救它。不過,我很懶,並不想救它。


----------------------------------------------------------------------
接下來我們看看裝髒東西的地方。
突然想到「犀利人妻」裡的一句台詞:誰不知道妳是專吃姐夫的髒東西


蓋子可以很輕易的打開,清潔刷就卡在蓋子內側,相當方便。兩頭的清潔刷,分別是清頭髮和刷灰塵

提把往上提就可以取出"吃髒東西的地方"

HEPA濾網就在這裡

如果以後要更換濾網,只要把這卡榫打開即可,非常方便

打開後可以看見上頭有個過濾網

壓一下側邊,就可以取下過濾網

HEPA濾網出現了

看一下過濾網

挺密的

------------------------------------------------------------
要清除髒東西,只要把左邊的黃色卡榫打開即可,上頭的膠條像刮刀一樣,機器人前進可以將髒東西刮進來

拉開後就可以把髒東西倒出來


準備開工,時間是14:18,機器人共有4種模式(AUTO、地毯、爬坡、拖地)

按下啓動開關,結果機器人叫了幾聲,動也不動。
怎麼不會動呢?請看影片
走上前瞧瞧,上面顯示E3

查一下說明書,E3代表集塵盒未適當組合。自己檢查一下,果真是沒壓好

後來才發現集塵盒的內側也貼了一張,真是貼心啊


攝影鏡頭上面的膠膜記得要拿下來,以免影響機器人"畫地圖"

沒電了,就自己回家充電,請看影片
自己太心急,沒有先充好電再讓它出發,結果掃沒多久就沒電,很聰明的自己找路回家,乖

剛好趁機測試一下它的回家功能正不正常,哈

------------------------------------------------------------------------
充好電後再讓它試試,另外,再出個難題給它,就是把它的攝影鏡頭蓋住,再從同樣的地方出發,看會不會影響它的打掃功能。

拍攝過程分成二段拍攝
影片上
影片下
在藍綠地墊的交接處,有大約1公分左右的高低差。我沒有特地開爬坡模式,所以它會一直找比較低的地方,再從綠色地墊爬回藍色地墊。這點我挺滿意的,影片下1:07中可以看的出來。

而且,最後它還可以找到基地台呢!
-----------------------------------------------------
接下來,試試看拖地的功能。
拖地前必需將這2個東西組合

看起來跟魔布沒太大不同,不過實際上摸起來比較柔順。
魔布摸起來有點刺刺的,所以可以將髒污刮起來。
心想:如果拖地布改成像魔布類似的材質,不知道效果如何?

拖地布背面有魔鬼沾,可以輕易和那基座組合

組合圖

先將機器人翻肚後,把毛刷和集塵盒取下來

再把拖地組裝上去就好了

先叫機器人清潔一下木地板
1.我先把機器人放在右上角,它打掃完後會回到右上角。請看影片
2.再把機器人放在右下角,打掃完仍會回到右下角。請看影片
先加清水,開始拖地。看影片囉
拖完木地板後拍一張

木地板要定期保養,要上油精。我直接將適量的油精倒在拖地布上

有芬多精的味道

上油囉!看影片
拖過後,木地板上均勻的散布著油光。這回不沾手就完成保養的工作,讚!

---------------------------------------------------------------------------
在此說明一下:
一、AUTO模式:
1.從哪裡開始就哪裡結束。如果是從基地台出發,最後就會回到基地台。如果像我放在木地板的右
上方,結束時就會回到右上方。
2.整個地板會完整的掃過"一次",所以如果地板不是很髒,用AUTO模式最適合。
二、地毯模式:
1.這個模式是採用隨意亂走的方式,很像早期的IROBOT。
2.如果嫌AUTO只掃一次不夠乾淨,就可以用這個模式。在自己設定的時間內,一直掃一直掃,掃到
沒電會回基地台充電,充完再出來掃,掃到時間到為止。
三、爬坡模式:
1.我猜這個模式,應該就是類似汽車強調的扭力較強,可以在不是那麼平坦的地方來運作。
2.家裡有1公分地墊的,可以試看看。我家舖的是3公分厚(藍色)及2公分厚(綠色),沒辦法試。
四、拖地模式:
要拖地記得要切換成這個模式,否則會有錯誤訊息出現喔。
目前使用狀況都還不錯,如果有新的消息,再和大家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