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個多月的痛苦煎熬,在各大網站爬文,到各賣場看實機,終於在兩個禮拜前花了七萬二買入國產機種中最頂級的華碩TLL-42200液晶,沒想到接下來竟是更大的煎熬和痛苦,這煎熬痛苦完全來自於畫質其爛無比的數位/類比電視。請求各位有買這台或是舊型TLW-42200的先進們幫幫忙,看看是我運氣差拿到瑕疵品,還是這款機形根本就是虛有其表的奧貨,還是國產液晶電視看數位電視就是這個德性?
以數位頻道來說,畫質選標準模式,其他全用出廠設定值,那個畫面真的讓人不忍卒賭。我這裡說的民視的「愛」八點檔,這齣戲的內容,和大部份連續劇一樣,很讓人看不下去,但老實說,它的燈光攝影還算是有一點用心,畫質不差。我這麼說,有我的根據。我客廳裡擺的是60"的Sony SXRD背投,配上Sony的數位機上盒(聽說是兆赫做的),看那些八點檔的棚內戲時,近景或是人物特寫的畫質比起日本衛星節目差不了多少(棚外戲就大部份都很差,好像是隨便抓隻V8去拍的)。
所以我所說的畫質問題,並不是解析度不夠所造成的遠景模糊感或頻寬不足所造成的馬賽克這類訊源問題,而是這機器的scaler本身的差勁表現所造成的一種很數位很沒有真實感的感覺。顏色看起來就是不太對勁,尤其是人臉,那個妝,像是用加了太多水的水彩顏料塗上去的,很淡很糊,陰影漸層又常常是一圈一圈的「層次分明」。那個頭髮則是細細的,鬚鬚的毛絨絨的,不像人的頭髮,比較像是吉娃娃那類長毛犬的那種細毛。還有,遇到那種陰暗但又不是很暗的大塊背景,就會明顯看到像雜訊般的淺灰色條紋在那裡譟動搔亂,也把整個畫面弄得灰撲撲的失去立體感。
這麼差的畫質,連我那年近八十的老母也看得出來,一旁直嘀咕幹嘛沒事給她換一台這麼難看的電視。我當時真的是冷汗直流,因為我本來就對液晶電視沒信心,才想說還是買個最貴的國產機子保個險,沒想到居然比不上我老弟那台大同的便宜貨。
當時二話不說,用色差接上那台Sony的數位機上盒,來個AB對照。還好,畫質好很多,雖然還是差客廳那台背投十萬八千里,至少色彩、對比和清晰度整體配合起來已經讓人看得下去,暗部的騷動感也少得多。但是只要近一點看,那種數位感還是很明顯,反正就是跟CRT,背投或者電影的感覺不同,也還是比老弟家的同尺寸大同液晶欠缺些立體感和真實感。
接著兩個禮拜,我每天回到家一吃飽飯就是睜著疲憊的雙眼一再的測試調校。首先發現的是,畫質調整項目中的「銳利度」這一項是整體畫質的大殺手。出廠設定值是中間值的8,要一路調降到0,那種鬚鬚毛毛的感覺才不會那麼明顯,但是這樣一來影像就顯得蠻模糊的,好像面板沾了薄薄一層水。反覆嘗試後又發現,低亮度配上高對比可以把銳利度拉一些回來,結果就是把亮度/對比的值從出廠的50/50調降到28/60,色度和色相也作些小調整。這樣的設定值其實已經把暗階和亮階的兩極都壓掉了,灰暗部的騷動感也會變得比較明顯,但也沒辦法,老人家比較重視的是清晰度。
各位買了這機型或前款舊機型的先進們,你們的機子會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