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霧化降溫扇有比水冷扇冷嗎

1克的液態水升高一度C需要吸熱1卡.
1克的液態水轉變為氣態需要吸熱540卡.

霧化降溫扇請使用第二條公式.

其中最重要的效率就像是上面朋友說的.

轉換效率上的問題.
不夠細的水霧還沒蒸發就已經落在地上了.
夠細的水霧需要使用高壓幫浦噴射,水的來源也要使用RO水.避免噴射孔堵塞
king2000 wrote:
那帶走540卡不是應該540公克的水嗎?
可是這樣環境濕度到90-100%
d120000 wrote:
1克的液態水升高一度...(恕刪)


如果
1克的液態水升高一度C需要吸熱1卡.
1克的液態水轉變為氣態需要吸熱540卡.
要達到小型冷氣25級2500k卡的冷氣效果時,每小時得蒸發4.6公斤的水(2500/0.54/1000),
試問這些水蒸氣如果在屋內,所產生的後遺症如何?
大雕一號 wrote:
如果1克的液態水升高...(恕刪)

上週去新竹光復路的光麵吃飯
他門口就放了一部大型的
但這種方式如果只靠水的霧化是不太夠的
光麵是有加冰塊以加強效果,
不過就像上面幾位大大說的-室外很好用,室內不太合適...
tarktung wrote:
上週去新竹光復路的光...(恕刪)

我一個小小想法
水冷扇的冷媒如果用液態氮應該可行吧
其實目前cpu的散熱裝置也有使用相關裝置的
king2000 wrote:
我資質愚鈍假設1公克帶走1卡的熱量
那帶走540卡不是應該540公克的水嗎?


並不是這樣的...
這是所謂的潛熱....
請參照維基百科說明

在熱化學中,是物質在物態變化(相變)過程中,在溫度沒有變化的情況下,吸收或釋放的能量。[1][2]這個述語最初是由約瑟夫•布雷克(Joseph Black)約於1750年從拉丁文的「latere」衍生而來,意即「隱藏」。潛熱這個字一般已較少使用,取而代之的是現代觀念的相變焓。
潛熱可分為熔化熱及汽化熱,視乎當時熱能的物態流動方向:
固態 → 液態 → 氣態
當相變是由固態轉為液態再轉為氣態,能量改變是吸熱性的;當相變是另一個方向的時候,能量改變是放熱性的。例如在大氣環境下,當一個水分子從水表面蒸發時,熱能是由該水分子傳送至含有較多水蒸氣而較低溫度的空氣中。由於在將水轉水蒸氣是需要能量,水蒸氣就是釋放能量的物體。若水蒸氣經由凝結或沉積轉為液態或固態,儲存了的能量會以能感受的熱能釋放。


霧化降溫的原理就是利用氣液轉換時的潛熱原理
在上述的這個情況下是................
一公克的水...以數量龐大....很細微的水滴型態(液態).....懸浮在空中...
因為表面積很大......可以瞬間吸收空氣中的熱量而轉變為氣態....


同樣是這一公克的水.....
在這個轉變的臨界點之前....
一公克吸收一卡的熱量會上升攝氏一度.....
理論上來說是百分之百的穩定系數

唯獨在由固態-液態-氣態的轉化過程中.......
會有所謂的潛熱效應
可以大幅度的吸收或釋放熱量 而不會改變自身的溫度.....只是型態會改變

一公克的液態水吸收540卡的熱量
會變成一公克的氣態水....
但卻不會有任何溫度上的改變
反之亦然

再舉一例來說
大家都知道水的冰點是攝氏零度
假設把一塊一公斤重的冰丟在塑膠桶中溶化
在溶化成水的過程中......


冰塊達到零度時....固態冰會開始轉變為液態水.....
在這塊冰完全溶化為水之前
溫度會一直維持在零度....
只是冰越來越少 水越來越多...
直到整塊冰完全溶解為水之後
這桶水的溫度才會再繼續上升

為什麼濕度很高時會讓人覺得很悶熱....
也是因為同樣的原理 只是程序反過來
大氣中的水份飽和到由氣態轉變為懸浮水滴
過程中會釋放出大量的熱
造成氣溫增高

這應該是國中的理化課有上過的....
可以回想一下
閒閒沒事作了一個小小的計算,

假設房間是5坪、高3米的絕熱的密閉空間,

在30度、60%的條件下開啟霧化水冷扇,

大概只能蒸發掉140公克的水霧,室溫也僅僅只能降到24度,

這時候的相對溼度會從60%飄升到100%。
這種「加濕器」,在高溫潮溼多雨的台灣使用,

要有心理準備修理、換新您家的電器。

花錢不要緊,滋生黴菌孢子影響健康,可就得不償失了。

在使用時,請特別注意通風,還有濕度控制(除濕機?)

還是開冷氣吧!
我是想搭配冷氣使用,我家的冷氣除濕力太強了,開一陣子濕度就掉到45%以下,想加點水氣進去....
cdyao wrote:
我是想搭配冷氣使用,...(恕刪)


開一陣子濕度就掉到45%以下,不會吧!
這是一般專用型除濕機都不容易辦到的事。
冷氣機的除濕能量佔整體的15~25%左右而已,降濕能力沒耐沒有那麼高,
如果你是想利用它來保濕,只怕是跑過頭!
會加濕的機器不適合用在台灣吧?
很多買水冷扇的朋友都後悔了,房間內的東西很容易發霉,
有電器或電腦設備的人更害怕~請三思阿~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