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irtDevil Infinity V8 氣旋式吸塵器 (02/21 補充收納方式)

想請教各位幾個問題
不管是塵蹣或是其他都是由來已久,
以前人在這種環境下生存,自體也產生免疫力;
現在人好像因為環境的因素,對外界影響無法產生自體免疫力,
所以需要一些設備來處理空氣污染問題!
這樣自體免疫力不是會越來越弱?
以後大家不都變成要靠儀器才能維生了?!

jerryw5216 wrote:
很心動! 但我是想要買來吸沙發的塵蹣,即使有鋪沙發套,一樣久了會落塵嚴重,沙發又不能洗,看起來低價產品,還是無法實現!
nttjason wrote:
想請問,除了吸力強外,排出來的氣體,是否像Dyson的一樣沒有臭味?

臭味不太清楚, 沒有注意, (沒有注意到應該就是沒有吧?)

icewalker wrote:
現在人好像因為環境的因素,對外界影響無法產生自體免疫力...(恕刪)

有一種說法是, 現在不比以前, 以前的環境可能只有幾百種的細菌,
可是隨著時間的改變, 細菌也會進化, 也會變種, 因此目前在我們身旁的細菌已經多到不能再多了,
人當然也是有免役力, 不過就是有少數人天生就是對某些細菌較沒抵抗力,
所以只好借助某些人為的力量來保護自己.

hades.titans wrote:
這點電器用品來說,能力許可小弟寧可多點花錢,無奈
如果這台 不是mic那應該是c/p值高的選擇...(恕刪)


這樣的說法並沒有錯, 雖然我對 MIC 不滿意, 但是卻可以接受.
在我買這台之前, 看了板上朋友的開箱文就已知道是 MIC,
不過 MIC 是要看狀況的, 我很早就沒有 MIC = 劣值品的疑慮.

記得很久以前看了一部叫桃色機密的電影, 當時片中主角麥克道格拉斯在大罵 MIT 的雨傘很爛時,
當時我和同事的感覺就是 "Sxit!! 台灣做的雨傘沒那麼爛吧!",
同樣的, 現在 MIC 其實也沒有那麼爛.

如果今天 V8 的廠牌是大陸廠牌也許我就不會買, 不過 V8 的廠牌是德國 DirtDevil,
DirtDevil 在歐美應該不算是小廠牌, V8 也不是只有賣台灣而已,
與其說我信任 MIC, 不如說我信任 DirtDevil 的品管,
不然依照歐美的消費者意識, DirtDevil 早就被告到倒閉了.

現在真的很難避免 MIC, 連最注重食品安全的日本都會出現大陸黑心食品,
連美國 NASA 甚至到太空中的太空人也都會使用到 MIC 的電子零件,
試問, 住在地球表面的你真的能夠避免 MIC 嗎?
真的有人認為 MIJ 的 SONY 電視裡面的電子零件全部都是 MIJ 嗎?

看看這幾年國內高喊 MIT, 但是有沒有人想過,
大陸有多少的台商在那邊呢? 我們所謂的 MIT 真的都是 MIT 嗎?
這可能要問問那些台商老闆了.

總之, 可以接受 MIC 的話, V8 真的是一部 C/P 值很高的好機器,
沒辦法接受的話, 那毫無疑問, Dyson 應該就是您最好的選擇.
老實說看完整個 DirtDevil Infinity V8 構造後
我只能說不管是離心力的的構造
或是集塵盒還有整個底座的構造
都有dayson影子在
但是在細部的零件,dayson處裡的比較細緻

就像是有IPOD NANO外型的MP4播放器
就很清楚的告訴為什麼跟,真正個 NANO價格差那麼多
而且很明白的跟消費者說,一樣是MP4播放器啊
我這台一樣可以聽歌啊,雖然音質或是整體的質感表現沒有真正的ipod nano那麼好
但是一樣是ipod nano外型的MP4播放器,大家可以用更低的價格買到差不多功能的東西

照這種模式DirtDevil Infinity V8 可以用低廉的價格,差不多的功能(這點要經過測試)
把dayson打趴
山寨版的ipod nano 用更低的價格,把真正的ipod nano狂電

我還覺得人家大陸的山寨機比較有種
擺明的我就是彷你,但是也不會賣這麼誇張的價格
好像不錯的東西耶!! 感覺上好像用便宜的價格買到高級貨
贊喔

這樣清樓上的 灰塵

就很好用了喔!~
烽火連天 wrote:
老實說看完整個 Di...(恕刪)


你可以看看 Dyson 官網
http://www.dyson.co.uk/store/productmodel.asp?model=DC23
Dyson DC22 Complete 的價錢 274.03 歐元 = 11964 台幣
台灣官方給 PChome 的價錢卻賣 31500 台幣

DirtDevil Infinity V8的價錢 199歐元 = 8720 台幣
台灣官方給 PChome 的價錢只賣 6990 台幣

如果今天 Dyson DC22 Complete 是賣 11964 台幣, 我一定會毫不考慮的買 Dyson.
給商人賺錢沒話說, 賺的太誇張那就
hermit27 wrote:
你可以看看 Dyso...(恕刪)


阿勒
小弟從頭到尾都沒有談過代理商賺多少的問題
是要說產品抄襲以及相似度的問題
如果可以不計較後續的維修保固
大可以想辦法請別人從國外帶回來
到底值不值得敗v8呢?

戴森實在太貴,加上看到歐洲的售價,根本就敗不入手

現在看到灰塵都是先用衛生紙在地上擦,可以吸很多毛髮 ...
說抄襲太嚴重, 畢竟 Dyson 的專利已過期.
一台吸塵器又不是只有氣旋技術而已, 而且在未拆開內部構造詳看的情況下說的太早.
如要這樣說的話, LCD, 電腦主機板, 電視等等大家都在抄襲,
誰是第一台電視發明者? 誰是第一台電腦發明者?
你現在所使用的所有東西都廠商是抄襲來的.

越講越偏離主題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