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感覺』跟『理論』,有時感覺會戰勝理論!
如果『除濕』的意思是,將相對濕度降低的話,那暖氣自然有『除濕』功能,但還要取決一個很重要的觀念,那就是『密閉空間』,如果您處在一個『非密閉空間』,開暖氣只有感覺『變溫暖』,但實際卻是水蒸氣變多(室外的水蒸氣會飄進來),只要暖氣一關,而且降到跟剛剛的室溫一樣時,這室內反而比不開暖氣前更潮濕!
如果開暖氣,能將原本室內的水蒸氣排出室外,就字面而言,應該才算除濕,因為能將水分子除掉。
『感覺』有除濕,跟『真的』有除濕,其實是兩回事。
另外我也想說一下自己的經驗,舉例日立的RD-200J為例,上面標示30度85RH時的除濕力為20公升/日,通常夏天不下雨,RH都在70附近,所以他也不用開,除非夏天下雨,這時候除濕機是最盡責的時候。
反而是冬天,就算15度,RH為90時,他的除濕功能應該不到一半(我猜的,因為沒標示,我想不到10公升/日),所以冬天(甚至是春初吹南風時,如上個禮拜,室內大約20度的室溫,室外約28度),他的除濕力也不怎麼好,因為除濕機一直開,地板還是濕的。其實這又印證自然法則,就算人定,但也無法勝天,因為您無法長時間活在絕對密閉空間,並開除濕,因為只要有跟室外相通,外面暖空氣源源不絕濕氣,會進到室內,並凝結成水珠!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