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緣起

家中的電腦之前小升級一次,在 eBay 上面買了 P4 2.8 + MSI 的主機板,小升級了我的 P4 2.26 + MSI 主機板,顯示卡從 AGP 4x ATI 7000 升級到 AGP 8x ATI X1300,記憶體從 512MB 灌到 2.5GB,我想這樣子應該可以撐一陣子,沒想到還真的是一陣子,最近老是在跟兒子搶電腦,外接兩台螢幕,一台看巧虎,另一台連捲動網頁都會造成巧虎 "慢半拍",終於我受不了了 (其實是兒子受不了了),又撐了一個月,撐到 Core 2 Due 降價,總算是入手了我 "肖想" 了很久的 E6600.

考慮到我用的東西越來越多,四、五年前用的聯力 PC-12 大概裝進去也會太撐,另外一方面是因為英國的灰塵量真的是太驚人,所以我決定在 CPU 散熱的部分改用水冷式的, PC-12 大概也裝不下,所以就開始"相" 機殼,英國可以選擇的機殼雖多,但是都沒有我想要的,想到國內幾家大廠的機殼,像是我喜歡的聯力,CoolerMaster,還有 Thermaltake,我都去逛了一下,找了一下英國到底哪裡有在賣,網路真是個好地方,總算是讓我找到這三家機殼商在英國的銷售管道,比較了這三家的機殼之後,我注意到了 Thermaltake 有一款內含水冷機組的機殼在特價,嗯,造型我也可以接受,就給他下手了.一併購入的有:
1. Intel Core 2 Due E6600
2. ASUS P5B-E Plus 主機板
3. Crucial Ballistix Tracer 240-pin DIMM (with LEDs) DDR2 PC2-6400/DDRII-800 -- 4GB (1GBx4)
4. XTX 8800GTS 320MB
5. Seagate Barracuda ES 500GB 7200RPM 16MB ST3500630NS
6. CORSAIR HX 620W MODULAR PSU

其實我想這裡面大概只有 E6600 沒什麼好說的 (雖然說是盒裝很漂亮,我也拍了一些照片留作紀念 (上次買盒裝的已經是幾年前組一台 AMD 的時候了,當然照片也會 PO 上來給大家分享),其他的東西都可以寫一篇專文介紹,因為心酸史太多.可是因為搞了一個禮拜我真的是累翻了,所以濃縮在這一篇中,以介紹機殼為主,其他的東西就炫燿與抱怨的各半了.

照片因為傍晚拍的,光線不足 (不要被外面的光線給騙了,這時候已經是約六點,雖然說八點多才天黑就是了),所以有些照片會偏暗,而有些照片會因為打閃光燈的關係閃到大家的眼睛,先跟大家說聲抱歉.

============= 這是分隔線 ==================

言歸正傳.

先來看開箱的部分.Thermaltake Armor Lcs 系列的 VE2000BWS,官網有介紹,大家可以上去看看.外箱將內含物與產品特點都介紹地很清楚:

支援 ATX/BTX,內建 120mm 的風扇,號稱能夠裝入的 10 個 3.5" 與 4 個 5.25" 的硬體數量,長x寬x高 630x295x690mm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機殼的特色.水冷系統的介紹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拿到的時候我真的很想罵人,不是鋁合金嗎?怎麼那麼重啊?21公斤?!我的媽呀!(補: 經由大大的指正, 唉, 只有兩片翅膀是鋁合金, 其他的是 SECC 材質 , 資料上寫著空機 21.08 公斤)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打開箱子一看,咦?怎麼會好像有塊拭鏡布?原來是用來擦拭機殼有類鋼琴烤漆的部分.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布的質感還不錯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機殼拿出來,嗯,猶抱琵琶半遮面,防塵套的質感真的是很舒服,到現在為止心情都不錯.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機殼底照一張,四個腳可以轉動方向,讓機身更穩.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機殼頂有蜂窩狀散熱孔,機殼頂的風扇其實是裝在大橢圓形的圓心與右手邊圓形的中間那片圓形小洞矩陣下方,圓形的部分其實是機上 USB/IEEE1394/MIC/Phone 的地方.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一方側面有透明視窗,裡面的白色盒子就是水冷模組.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機背寫真,電源置放處留開孔,右手邊的六角形開洞與下方洞洞後面都有風扇.留心上面的鑰匙,有用處的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總算是到正面了.嗯...那兩片 "翅膀" 我現在很想把他拆掉,因為太鬆而沒辦法固定,有時候其中一片自已會滑動,開光碟機的時候就會卡住,這樣子機殼沒死,光碟機先掛.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翅膀打開嚕,很工整的正面,最上方的電源開關模組可以換到下面,不過最下面六組因為被水冷散熱模組佔去,所以只能夠裝硬碟,沒辦法裝光碟或是電源開關模組.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要打開側版了,上方的卡榫有鑰匙孔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還記得上面機背的鑰匙嗎?現在就用上了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感覺上好像是很工整,最左上方有三個硬碟的座槽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由上而下:電源加強支撐架,風扇,螺絲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水冷模組:左下方是 CPU 散熱座,左上方是水管,右上方是是冷卻液,右下方則是儲水槽與幫浦.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來張 CPU 散熱座與儲水槽與幫浦的特寫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介面卡部分的卡榫用快拆模組化的,不用鎖螺絲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注意金屬片的部分,那就是跟散熱模組一體成型的七個硬碟座,有特殊的螺絲處理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之前提過的硬碟座模組,可以放三個硬碟,後面就是風扇.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照片失焦了,抱歉) 之前提過的機殼上方 USB 等等插座的線組,這很機車,因為搞得電源很難裝進去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其實我對這個部分也是有抱怨,因為那個殼不會自己卡住,所以掀開以後一定要壓一下才不會 "自動地" 蓋下來.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水冷散熱模組現身,注意到最下面兩個孔了嗎?嗯,就是接水管的地方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CPU 散熱模組部分的相關零件出現嚕,兩個工字形鐵片跟一個軟墊與一個貼紙,還有一堆螺絲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將一個工字形鐵片跟軟墊與貼紙依照說明書的順序 "結合" 之後,"貼" 在主機板後方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將螺絲、墊片與螺帽按照順序裝好,接下來就要先裝 CPU 了 (不過我是先裝了 CPU 了)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盒裝 E6600,2.40GHz/1066 MHz FSB/4 MB L2 Cache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連 CPU 都來個開箱照好嚕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壯觀的風扇,可惜用不到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CPU 就在一個小角落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CPU 正面照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上機嚕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雖然機殼有附散熱膏,不過我自己還是買了一個高銀含量的來用,塗得很醜就是了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塗好之後趕緊把大塊頭蓋上去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側面來一張,嗯,蠻壯觀的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將另外一個工字形鐵片壓上去,鎖好螺絲就差不多了.鎖螺絲要四個輪流,一次加一點,不然不曉得主機板可以承受多大的壓力,等一下東西都沒事,就是主機板裂開就慘了.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閃到了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這個角度就比較清楚了.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接下來就介紹一下主機板好嚕

其實主機板要挑哪一塊實在很掙扎,我之前相中的是 MSI 975X Platinum Power-Up Edition 這一塊,不過想到未來擴充,就想要有一塊背版內建 eSATA 的主機板,也有考慮過技嘉的 DS3-P/DS4-P,不過最後挑上了 ASUS 的產品.說真的,對華碩的東西實在是沒有好感,因為價錢偏高,而且也不見得在評比中都可以實至名歸、物有所值.只是說這一塊大概是都符合我的需求,只是少了一個印表機 port,不過我的雷射有內建 USB,所以還不是大問題,只是佔去了一個 USB 槽而已.

黑色的包裝還不賴,不過他上面所寫的所有東西都跟我無關.我不超頻,也不 care 省不省電,噪音量也還好 (因為水冷的關係),所以... 看看就好.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打開之後看到一堆東西,嗯,該有的差不多都有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一個 USB 擋板,一個 IEEE1394 擋板,可惜的是這兩個擋板都是廢物,因為我的機殼沒辦法裝,擋板長度不夠,沒辦法固定.一口氣少了兩個 USB,唉.其他的東西都有,六條 SATA 線,一條 IDE 與一條軟碟機線,擋板,電源轉換模組,最神奇的是 Jump 易插模組,解決蠻多問題的.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主機板正面,南北橋只有散熱器,沒有誇張的管狀模組.IDE 插座轉了個方向,其實是蠻好用的.記憶體插槽有用顏色分開,很清楚.當然,我插滿了四支一樣的就沒差,哈!左下角有六個 SATA 插座,正上方中間還有一個,神奇的位置.一個 PCIe 16x,一個 PCIe 4x 跟一個 PCIe 1x 與三個 PCI 的插槽.設計感覺上中規中矩,各部位位置放得還蠻大方的.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拍了四張只有一張比較ok,請大家忍耐一下吧.四個 USB 孔有點少,雖然整個機板支援到 8 個,有光纖音源輸出,一個 eSATA,一個 IEEE1394,一個 10/100/1000MB 網路插座.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機板一側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CPU 週遭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接下來是顯示卡嚕
XFX 8800 GTS 320MB 正面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背面還有透明視窗可以看到卡片的散熱風扇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包裝地還不錯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卡片現身嚕,感覺上很像是公板的加上一點塗裝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佔去兩個插槽的空間,雙 DVI 外加一個視訊輸出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另一側寫真,有 SLI,可惜我也用不到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一堆電容寫真,PCIe 的電源,說明書上還寫著只支援 PCIe 的電源線,不支援經過轉接的.嗯... 經過轉接後有差嗎?不了.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散熱器內部的管狀組織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接下來是記憶體
Crucial 在國內可能買不到,但是他的老闆可是赫赫有名的 Micron Technology Inc. 沒錯,就是美光.雖然這個產品沒有顯赫的規格,但是超頻能力可是嚇嚇叫 (參考 Tom's Hardware Guide http://www.thg.com.tw/article_000108021.html),Ballistix Tracer 又比 THG 測試的 Ballistix 要更高一級,實力可想而知.不過對於我這個不超頻的來說,好像是沒差.只是想說爽一下,然後就是某一天當自己覺得好像沒辦法忍受的時候,可以一次把這一群 (CPU加主機板加記憶體) 超頻的瘋狂者給超上去,這樣又可以再撐個一陣子.會買到 4GB 其實也是因為嚥不下一口氣,話說之前記憶體下降的時候我就在看,也在 01 討論了一下,看到 2GB Ballistix Tracer DDR2-800 只要 152 英鎊,我就忍了一下,結果隔兩天跳到 160 英鎊,我想,這是該下手了,沒想到存了兩個禮拜,等 CPU 降價我要買全部的東西的時候,收到 Crucial 寄來的信,說週末三天大特價,還打九折,一看價錢,我咧... 112 英鎊還免運費?!孰可忍孰不可忍,就想買股票一樣,攤平,所以又訂了 2GB,四支一次插滿.給自己爽一下... 實際上就是只有這樣子而已.

一貫的盒裝,札實,環保,簡單,乾淨.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包裝上都有寫明記憶體規格,不滿意可以退貨.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四支擺在一起還真是氣勢浩大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背面看一看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等一下全部插上去就會金光閃閃了,Crucial Ballistix Tracer 240-pin DIMM (with LEDs) DDR2 PC2-6400/DDRII-800 這一個規格有通過 SLI 認證.



海盜船的電源供應器
受到風大的精神感召,所以我也去買了一個 620W 的海盜船的電源供應器.

斗大的 HX620W,怕人家不知道出力多少.SLI 認證過,嗯,好像不錯.五年保固?實際上我用一個禮拜就掛了,開始打這篇分享文的前一天晚上關機的時候,傳出陣陣的 "香味",隔天早上起床他就掛了,嗯,一個禮拜不到就陣亡了.聯絡了網路公司,下午就來收走了,應該是會換顆新的給我吧?還好我有備用的,之前也分享過的 Tagan 480W PSU - Two Force 電源供應器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74&t=193829 ,所以現在才能夠打這篇文章.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背面一堆說明與一堆得獎紀錄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開箱的方式很奇怪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內含物,那個收納袋裡面都是裝線材,蠻不錯的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主角現身嚕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背面來一張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到底哪個是背面呢?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大閱兵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接下來就是痛苦的開始了.光是裝那個水冷系統就花了我兩天的時間.不過就是三根管子而已,不是嗎?沒錯,但是機殼給的管子是一捲,得自己衡量一下擺放幫浦的位置,與各個接頭之間的距離,管子不可以有彎曲,不然到時候水循環不順就糟糕了,拍張照片來個工具大閱兵.沒有這些東西還真的是裝不好.感覺像是水電工一樣.切.

工具照片大閱兵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裝好之後開電源測試一下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設定畫面,嗯,有中文喔.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開機後充滿藍色冷光的主機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翅膀打開之後就更明顯了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連風扇都有冷光,唉,真是夠了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再來一張特寫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 這是分隔線 ==================

做一點小小的測試 (感謝風大的指導)
系統資訊
CPU-Z 1.39
CPU-Z_1 CPU 資訊, 驗明正身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CPU-Z_2 華碩主機板, 驗明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CPU-Z_3 記憶體資訊, 跑 4.0-4-4-12 2T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CPU-Z_4 記憶體驗明正身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華碩的 AI SUITE, 一堆簡易的管理程式, 顯示一些系統的資訊, 奇怪的是, 我的主機板的溫度真的是太高了, 好像也沒有什麼辦法解決. CPU 因為水冷的關係, 到目前為止我看過最高溫是 34 度 (不過是在超頻的狀態下).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PCMark05 6227 分, 其實也沒概念這樣子到底好不好,還算是 OK 吧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3DMark06 8640 分, 應該是不錯了, 找了一下 01 上面的測試文, 比 8600 系列都要高出一些, 算是滿意了.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HD_1 HD Tach 測試一下我的 Seagate Barracuda ES 500GB 7200RPM 16MB ST3500630NS, Short Bench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HD_2 HD Tach 測試 Long Bench
講真的, 成績都不是很滿意. 不過反正我是追求穩定度, 就算了.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好久沒超頻了, 所以就用華碩內建的 AI Booster 操了一下
Booster_01 可以以 1 為單位調整 CPU 頻率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Booster_02 可以調整 CPU 倍頻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Booster_03 記憶體電壓可以以 0.05V 做調整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Booster_04 記憶體頻率, 其實在 BIOS 中間可以做更仔細的微調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Booster_05 連 PCI-E 的頻率都可以調整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結果出爐:
OC-01 CPU-Z 顯示跑 300MHz 上 9 倍頻到 2700MHz, FSB 到 1200MHz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OC-02 華碩的 AI SUITE 顯示類似資訊,CPU 電壓從 1.2640v 被系統加到 1.2880v, CPU 溫度竄到 34 度, 記憶體方面則沒有顯示
[分享][圖爆多] 水冷模組機殼 Thermaltake Armor Lcs VE2000BWS 加 整套系統

超頻的結果:
我想應該是因為參數沒設好, 跑沒多久就出現藍色白字的當機螢幕, 所以我就進 BIOS 更改回原本的狀態, 到現在也都還好. 這還真的是得再惡補一下.

============= 這是分隔線 ==================

心得:我就各部分分別做報告

機殼部分:
優點
1. 有設計感, 內建 CPU 水冷模組, 價錢合宜
2. 通風部分設計良好, 有透明側板可以觀察主機狀況 (最適合我的應該是觀察落塵量, 決定是不是該打掃一下機殼內部)
3. 背板的免螺絲模組很很用

缺點
1. 沒有裝機經驗的不要碰, 不是很友善的裝機經驗
2. 需要用到的工具太多種, 如果家裡沒有工具箱就很麻煩
3. 說明書可以再詳細一點, 特別是螺絲的種類太多種, 而說明書又不是很詳細, 相同地我在裝電源與風扇的時候都遇到類似的問題.
4. 內部金屬有割手的狀況出現, 毛邊沒有修得很好
5. 電源居然沒有辦法從外面裝, 得從內部繞來繞去又調整, 結果當 CORSAIR 電源壞掉, 我換上原本的電源的時候, 搞了好久, 拆了一堆線路才搞定

心得
1. 對於這種大機殼, 主機板附贈的排線以及電源附的線路都不夠長, 搞半天結果還是很亂的感覺, 我打算下次要買東西的時候買一堆長排線回來處理
2. 水冷的管子安裝前先模擬一下, 才不會造成管線太短, 那就糟糕了. 管線千萬不可以折到, 我現在的問題是管線會接觸到一些熱源與接點, 像是碰到硬碟, 碰到硬碟背板接線的部分, 很糟糕. 有時間得來解決一下.
3. 前面那兩片翅膀還真是雞肋, 過幾天應該就會被我拆掉了.


主機板部分:
優點
1. 價格合宜, 功能強大, 造型大方, 機板設計良好
2. 內建程式還不錯用
3. BIOS 有中文, 雖然我用不大到
4. 配件算是 OK, 不過有附 IDE 轉 SATA 的電源轉接線, 值得稱讚

缺點
1. 管理程式可以再做得完善一點, 包括所有超頻的功能, 頻率電壓調整全部都可以透過程式調整是最好.
2. 超頻調整之後需要重新開機, 我不曉得別家是不是需要, 不過我覺得這樣子沒有很方便
3. 驅動程式的整合性可以在更高一點, 不用重新開機個兩三次才可以裝好全部的驅動, 很麻煩. 這樣子跟幾年前沒有兩樣.
4. 算是一個小缺點, 當顯示卡需要佔用兩個槽的時候, 也同時佔用了一個插槽. 在越來越多顯示卡風扇越做越大的同時, 特別是針對操頻狂熱者設計的板子, 那更是要考慮到這一個問題.

心得
1. 物有所值, 不過號稱超頻的極限這部分還等待超頻狂熱份子花時間研究一下
2. 設計大方, 就手, 各部位的安排都相當妥當.
3. 是缺點也是優點, 那就是只有一個 PCI-E 16X 的插槽. 擴充性少了點, 但其實我認為新一代的顯示卡更新的頻率過快, 往往新一代的高階都可以打敗上一代高階卡去跑 SLI / CROSSFIRE, 那意思就是說, 存多點錢直接敗高階就是了. 不過如果有三螢幕以上的需求的話, 那就不用考慮這張板了.


顯示卡
優點
1. 以 8800 GTS 320MB 來說, 這是我可以買到最便宜的了.
2. 高性能, 對我來說已經是可以撐很久了

缺點
1.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因為太便宜, 結果整個包裝裡面只有一張卡跟兩個驅動光碟 (支援 VISTA 驅動), 排線, 轉換器, 跟附贈的軟體全部沒有 (還好我之前買的那張卡附一大堆)

心得
1. 大家都用一樣公板的設計換上貼紙, 唉, 買便宜的就好了. 不過要注意內含物就是了.
2. 我後來直接去下載公板 NVidia 158.19 版的驅動程式, 只能夠說真是好用



CORSAIR HX 620W 電源供應器
優點
1. 包裝大方, 體貼設計, 模組化可以依據自己需要決定插多少排線

缺點
1. 不到七天燒掉, 真是夠衰
2. 排線長度不足, 用在大機殼上面的時候要注意

心得
1. 燒掉了, 所以也沒有什麼心得好說的.



關於記憶體, 說真的我沒什麼好多說的, 只能夠說, 早買早享受. 唉...

至於硬碟, 我之前買了四顆在 ReadyNAS NV+ 上面服役, 相當地穩定, 這是產品的訴求, 也是我需要的. 所以即便是測試不是很好看, 對我來說不是很重要.


最終的心得:裝機累,寫分享文更累!

如果有誤, 還請指正.

謝謝觀賞, 也謝謝大家的鼓勵!!
不知道你過去有沒有玩過水冷??

如果沒有的話, 妳要多注意這套水冷以後可能出現透明壓克力板龜裂的問題

玩水冷的人, 到後來是沒人敢買壓克力板上蓋的, 因為裂開是早晚的問題而已
相機有一種奇妙又難以抗拒的吸引力...........
一切都很不錯...
但是...
樓主的塗的散熱糕會不會太多了啊...
這樣一擠下去...
旁邊不會溢出來嗎...
大哥你的硬體真是不錯哩~花了不少錢吧~小弟打算拼DELL 30"LCD不知有沒有興趣~先敗來做個分享吧
大大,小小吐嘈一下,黑色款不是鋁合金機身,銀色款才是,重量差了一半有,沒水冷的銀色只有7公斤,黑色就要17多了,當初小弟買時特別比較了一下才發現
貓掌
weimiyu wrote:
大大,小小吐嘈一下,黑色款不是鋁合金機身,銀色款才是,重量差了一半有,沒水冷的銀色只有7公斤,黑色就要17多了,當初小弟買時特別比較了一下才發現

謝謝你的提醒, 趕緊翻開說明書來看, 果然

英國賣的兩款都有含水冷套件:
銀色款: 淨重 13.87 Kg 全鋁合金
黑色款: 淨重 21.08 Kg 底盤 1.0 SECC, 前面那兩塊翅膀才是鋁合金


謝謝指正
人生?大哉問!
小弟也看到散熱膏好像有點多,也看到熟悉的史丹利工具組(小弟之前的公司代工的),不過這樣的配備

真好奇是否要放在客廳呢?
恩恩~散熱膏看起來真的有點多耶,薄薄一層就夠囉~
這樣花下來不少錢吧,P5B-E PLUS BIOS有中文阿,真好。
小弟的P5B-E IDE槽就在SATA下方,要清理內部重插排線時有夠卡的...
~~anyaway啦,這樣DIY的感覺很爽吧!!
嗯, 謝謝各位的指教, 下次塗散熱膏的時候會注意, 應該是下次大清掃的時候吧...

所有的工具還少了熱融膠槍組, 那鍋幫浦跟儲水槽居然會脫離, 只好組合之後用熱融膠把周圍給塗一圈.

另外, 那支水管板手是拿來 "開" 儲水槽的蓋子, 真是夠誇張了, 兩支活動板手是拿來鎖水管的, 螺絲起子用最多, 拆拆鎖鎖大概兩百次螺絲吧 所以我才說, 真的不是很 user friendly.

DIY 啊... 第一次組電腦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情, 這一路走來, 只是想用有限的錢組最適合自己的東西罷了.
至於品牌電腦? 嗯... 就是這樣了...

不過每搞一次都很累, 因為我只要是組給自己用的, 每次一定有東西會陣亡, 像這一次 POWER 掛掉, 我之前還有遇過主機板掛點, CPU 燒掉, RAM 不合...... 反正每次都這樣, 我也是習慣了

奇怪的是, 要是組給別人用的, 就很捧場, 沒什麼大問題, 算是給面子啦


ben871359 wrote:
不過這樣的配備, 真好奇是否要放在客廳呢?

嗯, 小公寓, 書桌就放在客廳, 當兩歲多的兒子在看巧虎的時候, 我還可以做些資料整理的工作 (雙螢幕).






人生?大哉問!
雖然比較晚看到這篇文
但還是要說 大大辛苦了
這的真是不錯的組裝分享
不知大大這段日子來
Tt的水冷裝置使用情形如何
可以做個簡單的說明嗎

樓上有位大大說透明上蓋的水冷頭
用久了會龜裂
要是發生了
這真的是很恐怖的結果
小弟對水冷頭的概念又有心的認知了!!
不口否認的是壓克力看起來爽度確實很高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