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皆知,黑體-繁(Heiti TC)是 Mac OS X Snow Leopard 的繁體預設字型,取代了過去的儷黑 Pro(LiHei Pro)。很多人覺得這套字型很差勁,什麼醜陋、難看、扭曲、核突、肉酸等評語都出現了。不過,它還是個好字型,就讓獵豹女神 Meow 來大略解說。

變得清晰
黑體-繁包含了細體與中黑,其中中黑大致與儷黑 Pro 粗細相當,這意味儷黑 Pro 作為預設字型實在太粗了。在過去,雖然在介面上,儷黑 Pro 那樣的粗並不會招致困擾,但只要被指定為顯示粗體,儷黑 Pro 就會糊成一團,因為太粗了。
黑體-繁預設使用細體,雖然比較細,讓老手會覺得不適應,但久了會因為不會過分地粗而感到適應,而且在粗體上也能清楚顯示。經實驗,以同樣狀態,可以比較遠的距離看清黑體-繁的文字。
不再迥異
在過去,於繁體平台瀏覽簡體文章時,會因傳承字(即簡體繁體一樣的文字)以儷黑 Pro 顯示、非傳承字的簡體以華文黑體(ST Heiti)顯示,而讓文字排列變得粗細不一,甚至還有上下不對稱的問題,因此在瀏覽簡體文章時會遭遇視覺衝擊。
如今在 Snow Leopard,簡體預設字型也改為以華文黑體為基礎的黑體-簡(Heiti SC),由於黑體-簡與黑體-繁字型風格是一樣的,因此在瀏覽簡體文章時粗細、排列得以保持一致,簡繁混合的文章更是如此,不再會因為字體差異而覺得不適應。
還是標準
還是有不少人抱怨黑體-繁不符合中華民國教育部之標準,如言上面應是 ` 而非 -、是ネ而非示、一些青的下面不該是円而得是月、辵偏旁是一點而非兩點等等。但黑體-繁真的沒遵照標準?
雖然黑體-繁沒有遵照教育部標準,但它仍遵照了另一套標準:台灣道路路牌(尤其是台北市的路牌)。因此,黑體-繁的字體(特別是中黑)其實就跟台北市路牌上的文字沒啥兩樣,特徵就跟上一段所說的一樣。它們兩者還有共同點,例如都是筆畫末端比較粗、中間比較細,也不是所有筆畫都完全對齊等等。

總結
這樣看來,黑體-繁真的是個好字體,不僅清晰、一致,也與一般老百姓在馬路上看到的路牌差不多。如此親和的字型,有何理由反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