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得看文字的話,可以直接到我的 picasa 看圖片
或者可以到小弟的blog 看圖文內容
"遲到兩週" 指的是我 4/20 拆箱到今天發文大約兩週啦,沒有別的意思 ^^;
正文開始:
自從去年 Apple 丟了一句 "There's something in the Air" 之後,各家便開始猜測這是不是在暗示新筆電。然後賈伯伯果然不負重望的在今年的 Mac World 從紙袋裡變出一台 MacBook Air 來~
很幸運的,這樣的一台機器也就在省略的五千字引言中,輾轉被送到到絕對不是好人的我身上 XD (詳情在 blog 那篇有)
當時光看 spec 還覺得以 MBA 這樣的規格及擴充性,對我這種身體強健的宅男可說是完全不對 tone,畢竟我去年選擇購買的筆電是 Dell Inspiron 1520。Dell 這台筆電總重(含主機, 螢幕, 滑鼠, 外接 usb 硬碟, 充電器等) 約 3.5kg,再加上背包,代表每次我帶它出門就會有約 5kg 的基本荷重。雖然機型超平民 (貧民) 化,配件的校能及擴充性則不得馬虎:USB * 4, 藍牙, WiFi, Lan, Modem, 9-cell Battery (一般使用時間 4.5hr +/- 1hr)。有著如此健壯身軀,良好的體能,加上無時無刻都可能用到各種 usb 配備的我,怎麼可能會去用 MacBook Air 呢 ? 所以一開始的打算是傾向把它賣掉,畢竟折起現對我也不會是一筆小錢 (當時想買 Olympus E510 + 2kit lens 組)。不過後來還是受不了心中小惡魔的摧促,就決定拆來自用囉 XD
# 疊疊樂... MBA 紙箱 / Dell Inspiron 1520 / Kojinsha SH-8. 拍這張的時候我還沒下定決心要把 MBA 留下來自用. 或許是還沒體會到它的魅力吧

#磨刀霍霍向豬羊 XD 雖然準備了剪刀和小刀各一把,不過在只有在外箱與內箱需要用小刀劃開膠帶及熱縮膜。不得不佩服蘋果在包裝上下的功夫,相當有質感

# 拆開來的繩子, 不知道拿去 ebay 或 yahoo 賣能賣多少


# 打開紙箱才發現裡面還有一台 SuperDrive XD 看來送這台給我大學老師的人很清楚 MBA 沒外接光碟機使用會不太方便 :p


# 把 SuperDrive 的盒子拿開以後, 就可以看到 MBA 的內盒囉 ^^; 四個角落都有保麗龍保護

# 隨手拿了桌上的魔獸光碟盒來當比例尺

# 放在桌上的內盒 (好幾張照片對焦都沒對準,歹勢傷眼囉)

# 盒子的背面,有序號和一些字... 對焦偏成這樣,我就不打馬賽克啦 :p

# 外盒斜視圖... 沒事對焦對在接縫幹麻勒 T_T 看來相機遲早還是要敗的, 乖乖存錢先吧

# 打開上蓋,裡面有泡棉保護,感覺相當用心呢

# MBA 上視圖

# MBA 是裝在一個塑膠盤內,旁邊有條紙片可以抓著往上拉,就能把塑膠盤向上提起



# MBA 下層另有玄機

# 左邊的兩團線分別為 MagSafe 充電器及電源線。這是我第一次持有 Mac 的筆電,而這樣的變壓器設計相當實用。

# 白色這包裝的是 micro-DVI 轉 D-Sub 與 DVI 的轉接線。弄成兩顆在攜帶上有些麻煩,或許它設計的意義是讓你把 DVI 那條留在辦公室 (或家裡) 外接螢幕,然後轉 D-Sub 則是帶出門 present 時,連接投影機用的吧。

# 黑色這盒打開以後,內含 Leopard 光碟,黑布,以及一些關於這台 MBA 的文件資料 (像保固說明一類的)


# 從塑膠盤裡拿出來的 MBA

# 才剛拆箱就爬到老大哥 Dell 的身上去了 XD 連膠膜都還沒撕呢。



既然 MBA 是用錢堆出來的,那就和新台幣一決勝負吧 !!
# MBA vs. 直立版的十元硬幣:MBA 勝 !

# 新台幣召喚援軍 !! MBA vs. 側躺版的一、五、十元硬幣:新台幣聯軍勝 !

# 老大哥出來了 !! 我以人格擔保,這是一張千元新台幣紙鈔,而非被壓扁的 Dororo 或 Doraemon。小朋友大勝 !!! 大顯我國國威不容侵犯

(os: 雖然說應該要拿個 58 張來比才公允,不過小弟我....



# 膠膜從左邊有個小耳朵 (圖上看得出來 有白色網點那邊) 拉起來,就可以拆開囉


# 把螢幕翻開長這樣

# 這是鍵盤。雖然有人覺得銀色主機配黑色鍵帽不夠低調,不過我還滿喜歡這種對比的感覺。並且黑色鍵帽對鍵盤背光的顯色會比較輕楚,雖然我大概都是盲打,除非是要操作一些 Mac 的功能鍵。綠色那條破壞質感的東西是隨手亂抓的比例尺。

# 螢幕,上面的三個小黑點由左而右分別為環境光源感應 (兩年前我就覺得手機該做出來的東西,不過現在還是不普遍)、iSight、麥克風。

# 一定要來一下的啦 !


# 然後該拆 SuperDrive 囉。這沒什麼好解釋的,就請各位看倌自己看圖吧






# 合照,盒照。右上方不小心入鏡的是我家 Dell 的 90W 變壓器啦 XD

# 原想把 SuperDrive 的盒子直接塞到 MBA 的空盒裡,可惜太厚而放不進去


# 讓 MBA 坐在 Dell 大叔身上合照吧 XD LED 背光螢幕好像真的有比較亮

後記:
原本覺得 MBA 與我可能完全不對 tone,畢竟他價格高,擴充性差,規格也不特出。然而當我親手把玩這仿如工藝產品的機身時,我開始慶幸當時決定把它先留下來 (也許如果我當時把他賣掉,現在也會摸著一疊鈔票感到高興吧

另外有件事情要提醒其它 MBA 的擁有者 (或準備購買的人) : 單手拿 MBA 是很輕鬆容易的事,不過千萬記得要從後面抓 (靠螢幕轉軸那邊)。這麼薄的東西,加上金屬外殼,抓前面會很容易滑手 T_T
使用兩週的感覺 ? blog 有一些文章,也還會再有一些。大致述說如下:
- 擴充性:不是大問題。可以透過WiFi連接其它電腦上的硬碟或光碟 XD,藍牙也很方便。無線網路基地台是必備的。
- 硬碟大小:80Gb 略嫌不足
- 硬體效能:CPU 與 Ram 搭配 MacOS 或 BootCamp WinXP 都夠用,但用 Parallel 跑 WinXP有些吃力。4200rpm 的1.8" HDD 讀寫速度頗慢,在大量讀寫時會明顯影響效能。將檔案留在其它電腦上,並透過網路開啟會比複製到本機硬碟更順暢。
- 系統溫度:平常使用時溫度不會太高,但跑Parallel 或一些兼具 cpu 運算及硬碟 i/o 的程式時,則常因系統過熱造成四國語言畫面。Killer App 包含在 Parallel 的 WinXP 內執行磁碟檢查工具;有時在MacOS下跑Disk Warrior 就可以搞到熱當。BootCamp WinXP 以 RMClock 將 VID 降至最低值,系統仍能穩定運作,但還是會過熱。拆機重圖 CPU 及北橋散熱膏對我有明顯改善。重塗前跑兩次硬碟檢查當兩次,重塗以後連跑三次也不會當
(重上散熱膏的照片和 blog 文章請參照篇頭聯結)
總之很高興能加入 Mac 家族,並希望我能夠在 Mac 上面找到最適合自己生活的運用方式^^;
感謝各位收看 (除非是按 End 直接跳到文末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