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經典延續 Creative GigaWorks T20 serise II (同場加映: 陶作坊同心杯)


這是我第一次發開箱文, 寫的不好的地方請多包涵, 有意見也請提出 ~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幾個月Creative新出的續作: Creative GigaWorks T20 serise II
有鑑於Creative GigaWorks T20的表現相當不錯, 在低階2.0一直有著相當不錯的
基本上這不是一篇開箱文, 因為一拿來就急著打開 都忘了要多拍點照片 XD
所以只有幾張細部的照片給大家參考
(中間我有整理T20 II跟T20的一些差異)

以下就是今天要分享的商品T20 II 以及陶作坊的同心杯 (這商品很久啦 應該很多人有了)
[分享] 經典延續 Creative GigaWorks T20 serise II (同場加映: 陶作坊同心杯)

這邊可以看到基本正面設計並沒有很大的改變
主要的差異在於材料的使用, 正面現在採用的是一種特殊的烤漆, 含有金屬顆粒
這邊可以參照之後的照片~

[分享] 經典延續 Creative GigaWorks T20 serise II (同場加映: 陶作坊同心杯)
打開上蓋之後, 單體跟之前應該是一樣的
但是單體兩側的空白面積變窄, 也就是單體佔了更大的一部份
(基本上單體沒有變大, 可能只是視覺上有比較大)
玻璃纖維單體以及絲膜球狀單體一直都是很棒的搭配

[分享] 經典延續 Creative GigaWorks T20 serise II (同場加映: 陶作坊同心杯)
這邊可以看出烤漆內含有寶藍色顆粒, 並不是很好拍出來
(光線垂直於表面時會特別明顯, 很漂亮)

[分享] 經典延續 Creative GigaWorks T20 serise II (同場加映: 陶作坊同心杯)
根據一些說法, 這一代的網面比之前細緻不少, 同時也比較薄

[分享] 經典延續 Creative GigaWorks T20 serise II (同場加映: 陶作坊同心杯)
玻璃纖維單體細部照片, 這樣的單體現在慢慢的紅起來了, 現在越來越多喇叭採用了

[分享] 經典延續 Creative GigaWorks T20 serise II (同場加映: 陶作坊同心杯)
新的旋紐半徑比之前大, 相對來講空間較小, 個人覺得並沒有比較好轉
(理論上半徑大好轉, 但是空間變小對於手指粗的人可能不太方便)
要注意的事情, 是超閃的藍燈改成藍色光圈, 亮度變得很柔和漂亮, 是很大的改進!

[分享] 經典延續 Creative GigaWorks T20 serise II (同場加映: 陶作坊同心杯)
低音孔的形狀也略微改變, 根據某說法, 內部的聲學結構也有做一些修改
所以理論上音質本身也是有進步的!

[分享] 經典延續 Creative GigaWorks T20 serise II (同場加映: 陶作坊同心杯)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出, 整體外型有一點改變
可能跟內部重新設計有點關係

這邊整理一下改變之處:
a. 取消舊版T20的藍色電源指示燈: 由於原本的藍色LED燈太亮會刺眼,
改成亮度較適中的燈環, 個人覺得非常漂亮.
b. 舊版的T20外觀是鐵灰色, 新版的T20 Series II是黑色.
而且新版的T20 Sereies II的外型的稜角也稍有變化, 機頂音孔也變成長型
c. 原本附在舊版T20中的2條訊號線(1長1短),
在新版的T20 Series II的包裝中, 則只保留1條長的訊號線.
此外 新版的設計讓所有音源線都在背面正中間 (這應該沒什麼差別...)
d. T20 II採用了靜音開機的設計, 在啟動後約兩秒才會聽到音樂
這是保護音箱的一個設計, 在部分高階喇叭會看到.
e. 電源設計 新版的是一個類似NB的變壓器組合 (這似乎隨不同產地不同, 我的是在全創購買的)
f. 新版的T20 Series II在中高音域的表現上, 調整地更完美.
(此為網路說法, 我的還在RUN,而且我沒有T20原版可以直接比較)

由於我的舊配置是德國坦克1723直出到耳機
基於德國坦克的類比輸出實在很不怎麼樣, 最近打算來換一下音效卡

由於T20的聲音感覺已經偏冷, 所以我就棄0404和xmod等解析度比較高的
選擇比較音樂卡風格的音效卡

目前主要的選擇有:
OOAOO 傲王 SQ210A
ONKYO SE-90PCI
Tempotec Hifier Serenade

本來是想買 90PCI
但是好像很多人都會推小夜曲/傲王這些卡, 說比較超值
而且90PCI也是好幾年的舊卡了...
(不過90PCI好像是MIJ? 現在還是嗎?)

現在有點猶豫不決,不知道版友們的經驗是怎麼樣?
此外如果買雙RCA輸出的, 想說順便定一條線 (RCA轉3.5)
有沒有人有推薦去哪裡弄這條線呢?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同場加映最近新入手的同心杯, 本來我也只是在實驗室隨便泡泡茶,並沒有很講究
但是每次泡茶都得用不到100cc的小茶壺, 在實驗室來講並不方便, 所以才有入手同心杯的打算
在去年的週年慶有打算購買, 但是我從來沒買過這麼高級的杯子, 所以一直下不了手
後來偶然在漢神巨蛋看到特價中的同心杯 (送茶葉, 以茶葉官方價格來講相當於茶杯6折, 實際大概7~8折)
然後又有某金主說要當生日禮物送我, 我就開心的收下啦
(不知道幾年沒從父母手上收到生日禮物這種東西了, 超級感動的啦!)

同心杯是陶作坊的產品, 基本上好像還賣的不錯
也因此"最便宜"的一款也一直訂在滿高的價格: 1050元
我這次買的是990含杯組+不二堂阿里山烏龍,100g

[分享] 經典延續 Creative GigaWorks T20 serise II (同場加映: 陶作坊同心杯)
以下就是我選的同心杯,當時只剩兩款沒什麼得選, 不過這個也相當好看了
從下而上可以看到小茶盤, 杯身, 深色的裝茶葉的陶網, 最後是淺色的杯蓋

[分享] 經典延續 Creative GigaWorks T20 serise II (同場加映: 陶作坊同心杯)
同心杯最吸引我的一點就在於他可以將陶製濾架跨在杯上
可以輕鬆的把茶水瀝乾, 不用在高溫之下手持濾架
(而且他的濾架跟手的接觸面積很小, 相對來講比較不燙)

[分享] 經典延續 Creative GigaWorks T20 serise II (同場加映: 陶作坊同心杯)
暫時不用的時後 濾架也可以放在杯上, 直到這一杯喝完之後循環使用
不過這邊有一個小缺點, 就是如果濾架站在杯蓋上, 那就無法使用杯蓋
所以最後我通常還是讓濾架站在茶盤上.

[分享] 經典延續 Creative GigaWorks T20 serise II (同場加映: 陶作坊同心杯)
最後就是秀一下桌面, 讓大家看一下喇叭擺放起來的感覺

上面看的到的電子產品有:
螢幕們: DELL 2407WFP, Viewsonic VP930
喇叭: Creative GigaWorks T20 serise II
UMPC: ASUS R2H with Windows 7
鍵盤: Microsoft Natural Ergonomic Keyboard 4000
滑鼠: Razer Diamondback
滑鼠墊: sUrface 1030
靠手墊: ELECOM COMFY係列產品
手機: SE-K800i

最後, 感謝我的相機 Canon Powershot G7, 兩年來一直非常努力的陪伴著我
以及茶杯的金主, 我母親, 這篇文章才得以完成 :)
(所有圖片皆為縮圖後銳化, 最後一張則是透過HDR合成軟體製作)
SE-90PCI還是MIJ喔
昨天買了一張

中性偏暖
10/16 Empress
boo147258369 wrote:
SE-90PCI還是...(恕刪)


剛剛看了ptt的討論之後
跟別人一起合購了~

謝謝推薦啦~
Life will find its way
我就是買第一代的
聲音對我來說已經算不錯了
這麼小的喇叭及還可以的價格能有這種表現已經不錯了
但就是那致命的藍色小點點
真的很刺眼
害我還得找個小玩偶擋住他

恩恩, T20 II的確改進了不少T20的小缺點
兩款都是很優異的喇叭
尤其是搭配上90PCI or 200 PCI這種中性偏暖的音效卡時
更能發揮他的特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