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bar2000發燒秘技,RAM-Disk暫存播放法


ep001 wrote:
剛剛完了一下.......(恕刪)

嗯?不是把要聽的歌先開啟好後,按選擇全部後點右鍵直接把所有歌丟進ramdisk就好?
只要等歌傳完就可以聽了,70幾首丟進去不到20秒搞定~。

ep001 wrote:
剛剛完了一下.......(恕刪)


全部框起來一起丟進去不就好了!!!算秒的很快阿!!!
理論上
電腦的一切運作對音樂播放都有影響
這些電腦的運作包括.....
你聽音樂時同時上網
CPU隨時在偵測硬碟狀況、網路狀況及其他一切硬體狀況
掃毒軟體隨時在運作
小時鐘的運作
甚至連你動個滑鼠其實都有影響
只是這些影響都被windows的AC97私下處理,為了兼顧電腦運作順暢與音樂播放最佳化
而將這些影響掩飾掉了
不過在此同時卻也損害的音樂原有的樣貌
無法達到bit perfect傳輸的理想狀況
而RAM disk的作用,就是試圖避開這些干擾

不過... 以上是針對超級發燒友而言,用非常頂級的音響系統才可能聽得出差異
我就曾經在這樣的發燒友家中,聽到了移動滑鼠所造成的音質降低
總之,確實不是心理作用

心理作用+5

我是沒用過foobar接過什麼頂級的發燒音響,
不過至少在我的三萬元等級的耳機系統試聽不出什麼差異
樓上上終於有人理性討論
下面馬上冒出"心理作用+N"

三萬的確不怎麼頂級
況且還有耳朵問題...

footprints wrote:
心理作用+5我是沒用...(恕刪)

可能三萬還不夠力吧...,
我那組加一加也是6萬等級了,也只聽出一點改變,
可能要10萬以上差異才會比較明顯。
真的要講究起來
空氣流動造成都卜勒效應都會使音質劣化
所以除了戴耳機聽
聆聽場所不得有人畜活動
聽音樂最好不要呼吸

各種環境因素當然都有可能影響到聽感
包括每次播放的電子原件老化
電源的穩定
器材與環境的溫度
空氣濕度
電磁波干擾
個人的體溫 精神狀態 血壓 脈搏
蚊子飛
牆壁受潮
..........

變數非常之多
因此就算聽出不同
在沒有實驗分析下
一個微小的聽感差異
是不能指向哪個環節的影響
因為嚴格說起來每次聽到的音樂都是不一樣的

說心理因素也許太簡化

也許能說是

無法確認此差異來自使用RAM-Disk暫存播放法
常常看到有人說有差,有人說沒差
不知版上有沒有高手們辦過盲聽大賽
我蠻好奇盲聽下來
版上眾高手會是什麼樣的情形

不過這功能剛出時
有人提供文章就安裝了 XD
這方式比切RAMDISK好一點
RAMDISK切出來的空間是佔死記憶體的
且免費的RAMDISK軟體
不見得會提供無上限的RAMDISK切割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