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rd Hugo聽感搭配暨技術資訊分享(更新TT初步聽感)

ar3a wrote:
我是用這個
ASIO:ASIO Chord Hugo 1.03


看山不是山.看山又是山

搞來搞去.最後還是殊途同歸

朋友也是同樣的設定.自然的比較好
風中殘竹 wrote:
好像不只一個地方有聽...(恕刪)


我通常都非常尊重網兄們的試聽經驗,但這裡我想說一下我不同的觀察,我認爲Hugo的強項反而就是再生CD規格的檔案。

我自己的音樂收藏95%都是CD Rip下來的檔案,只有近幾年來才開始在線上購買所謂的高音質檔。

我先前在做Hugo與Berkeley Audio Design Alpha的比試的時候,很明顯的就感覺Hugo就像更好的唱針,無窒礙的挖掘溝槽裡的訊息,誠然Alpha的聲音還是好聽,但Hugo把更多的細節更連貫的呈現,在空間感上也精彩。

因此,Hugo再生紅皮書規格不好?我不這麼覺得,至少比Alpha好。

設計者Rob Watts在回應Head Fi上許多用家對於Hugo讓他們的CD規格檔案重生的分析中指出,他一點都不意外Hugo如此的表現,因為他設計的中心思想就是以超高昇頻(2048倍)來儘可能接近錄音當時的時間訊息(time cue),而CD原本比較低的取樣率(44.1kHz)則是這個機制最大的受惠者。如此一來就讓高取樣率檔案(96kHz或以上)的優勢縮小。(很多所謂的高音質檔其實也是由CD規格經過昇頻器作插補運算而來,並非真的母帶規格檔案)。

有人可能會質疑,高音質檔案裡面「可能」留住了比CD規格更多的資訊,那我就想反問,我們確定已經把CD裡所有的資訊榨出來了嗎?因為我聽過很棒很棒的CD再生的聲音⋯

至少我很開心的享受Hugo讓我的音樂收藏聽起來更有新意。
我也來分享一下我的 HUGO 心得吧

我本來對這類隨身訊源是沒有多大興趣的,因為我大多是在家中聆聽音樂
正好今年來英國念書一年,深深發現找一台方便攜帶又有一定水準的訊源是多麼重要的事情
不然我又得像之前一樣,把家中的 Mytek 192 塞進行李箱,雖然他已經算比較小台的 DAC 了.

言歸正傳,我現在在英國是使用 Mytek 192 加 Lehmann black tube linear 推動 HD 800
這表現對出門在外的我已經是相當滿意的了,但是看到有關 HUGO 的討論,讓我心中的小惡魔又蠢蠢欲動了.

正好目前英國似乎沒有 HUGO 缺貨的問題,而且還附送一條 Vertere D-Fi的 USB 線
就是這幾個"正好",讓我買了我從來沒想過我會買的 HUGO.

再來就是聲音表現了. 對我來說 Mytek 192 的特點就是音場龐大,聲音大器,細節豐富及有點溫暖但又不會拖慢音樂速度. 但這些特點在 HUGO 上也是不遑多讓,甚至我覺得在音場和細節上, HUGO 甚至還優於 Mytek 192. 就像是從國家音樂廳換到了The Royal Albert Hall,這對絕大多數聆聽交響樂的我是個非常好的消息.

音色方面, HUGO 就像個活潑少女,輕巧活潑且脂粉未沾 , 而 Mytek 192 像是個畫點淡妝的輕熟女,稍微成熟且有韻味,這點就是看個人喜好了.

至於在 HUGO 直推 HD800 上,比起 Lehmann black cube, 我覺得 HUGO 還是略顯單薄,高頻處有點控制不了. 雖然直推的細節比起用 Lehmann 還要多,但是我還是習慣加上耳擴.

再來,我發現 HUGO 對 USB 線材的敏感度相當高.因為 Vertere D-Fi 比 HUGO 晚來一個禮拜,所以我用原廠附的小黑線聽了一個禮拜. 在換上 Vertere D-Fi 後,我發現上述所說的特性又都再更上了一層樓,與 192 的距離又再拉開了一點點,所以建議還是要換上合適的 USB 線材讓 HUGO 可以更盡情的發揮.

我目前都是用 HD USB 的輸入再聽,但是看到各位說用同軸的效果更好,讓我忍不住想找台 DDC 試試阿. 不過這樣似乎就違背了我之前說要輕巧的初衷,看來還是要等回國後再說了.

希望網兄可以多多發表外接電源對 HUGO 的影響,因為回國後 HUGO 將會成為我的家用系統!

j49409 wrote:
Gadgetman兄...(恕刪)


我倒是從來沒想過打開DAC202U蓋子將USB線直接接到內部的USB板,多謝j49409兄的提醒,有機會我會做一個比對。但最近比較忙,短期內可能沒時間這麼做了。
l風中殘竹 wrote:
好像不只一個地方有聽...(恕刪)


lieberstanley wrote:
我通常都非常尊重網兄...(恕刪)


附上Head-Fi網友的看法以及Rob Watts自己的說明:
http://www.head-fi.org/t/702787/chord-hugo/3015#post_10551640

Watts認為Hugo的聲音表現在44.1/16要比高取樣率來的好,主要原因是Hugo數位濾波器的tap數量高達絕無僅有的26,368組。理論上越多組的tap越能夠還原所取樣的波形,但tap數量增加對高取樣率的音樂的改善就沒那麼明顯。此外高取樣率的的音樂在類比轉數位時容易產生高頻雜訊,即使這些雜訊可能是在人耳所能聽到的範圍之外,它可能與被取樣的類比訊號產生相互調變失真,導致增加了在數/類轉換時對時基的敏感度,反而會讓高取樣率的音樂聽起來較生硬,或者較明亮。

以上只是Watts的看法,不一定要同意他。


風中殘竹 wrote:
好像不只一個地方有聽...(恕刪)

eddiehahal wrote:
我也來分享一下我的 ...(恕刪)


謝謝好幾位朋友的分享,也讓我決定入手Hugo了

一直想跟老婆大人說要買一個音響器材, 但是結了婚的男人錢包/提款卡/帳戶通通歸老婆管….唉
講要花個七八萬元買一台DAC肯定是行不通的,她會問:
「這個能幹嘛,沒加DAC也能聽啊」
「而且何必花好幾萬元,拿來給我買新款包包不是更好」
「*&%$#@!」

男人們只好動動腦筋了
我只好說Hugo能接上家裡的主系統後,能夠一機多用,七萬多元是好幾種功能組合
這樣算起來很划算的
1.大家手機/IPAD都能透過藍芽連上HUGO撥放,隨時都可聽網路廣播/Itunes音樂,你掃地煮飯的時候不無聊
2.電腦透過USB可撥數碼母帶24 bit的高音質音樂,含SACD等格式,比以前一堆CD片的音質還好
3.而且兒子睡覺後我們也可透過HUGO多個耳機輸出來接兩隻耳機一起聽音樂,不會吵到寶貝兒子,順便培養感情
4.也可拿Hugo試看看RCA直接轉接全音域喇叭,用中低音量聽聽音樂,不開真空管擴大機可省很多電費
5.家裡看電影的OPPO藍光機可接上Hugo後,看電影細節更多更刺激
6.小米盒子(網路撥放器)也可用光纖接Hugo,看最新步步驚情連續劇的聲音細節更豐富,讓劇情更感人

最後終於說服太座同意申請這筆款項,先付了訂金了,等待交機的時間,YA!

eddiehahal wrote:
我也來分享一下我的 ...(恕刪)


歡迎又一位Hugo用家加入討論.匯聚更多的經驗心得分享

Vertere D-Fi的micro USB 線.台灣好像沒賣

我是用ASEN AVANZATO X-LIMIT版本 (USB 2.0 A公對 Micro USB)- 0.5M

國產最貴的線.產品規格共有:0.12M、0.5M、1M、2M、3M可供選擇

最近看到大家都在討論DDC,順便想請教一下,如果買Aurender X100(只有USB輸出)搭DDC接 HUGO,不知道效果會好嗎?還是乾脆直上Aurender S10? S10目前好像還是比X100貴一倍,一直在猶豫要不要直上.. 目前家裡還沒有辦法擺二聲道,所以也只能用耳機聽了...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