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rd Hugo聽感搭配暨技術資訊分享(更新TT初步聽感)

日本於3月15日発売CHORD「Hugo」...重量 332g(原本400g)...価格 240,000円前後
(不曉得鋁殼削了多少掉.少了68g)

タイムロード、CHORD「Hugo」の発売日を3月15日に決定
http://www.phileweb.com/news/audio/201403/13/14257.html


日本媒體訪問Chord Hugo設計者Rob Watts.......共3頁

訪問
走近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數字化技術的核心
會談天才羅伯特·瓦特先生,和弦的“雨果”就是為什麼它是參考

繁中翻譯連結
http://translate.googleusercontent.com/translate_c?depth=1&hl=zh-TW&prev=/search%3Fq%3Dchord%2Bhugo%2B2014%26start%3D50%26sa%3DN%26hl%3Dzh-TW%26biw%3D854%26bih%3D420%26tbs%3Dqdr:w&rurl=translate.google.com.tw&sl=ja&u=http://www.phileweb.com/interview/article/201403/07/221.html&usg=ALkJrhi6BYCyeYYnB9F0Ov2MDJI_i-qjVw


日文原文連結
http://www.phileweb.com/interview/article/201403/07/221.html


因為我的Whiplash左邊的訊號不穩,拿去ME請他們修

所以線材留在那邊,兩顆就自己收....然後就發生悲劇了

對了,想順便問一下

我拿到的HUGO的電源供應器是可以換頭的,當然我在國外買的所以插頭跟台灣不一樣

不知道台灣有沒有單賣那個替換頭的地方?

感激不盡

lieberstanley wrote:
不是吧?插針應該很緊...(恕刪)
nouseman wrote:
因為我的Whipla...(恕刪)


完全找不回來了嗎?一定還有些機會吧?客製的東西就算撿到也不能用的,希望還是有機會物歸原主。

關於可以替換插頭的變壓器,一般其它的頭都是送的,很少看到單賣的。我建議帶著變壓器去台北光華商圈繞繞,應該會有店家賣。
上篇介紹完設計者Rob Watts設計Hugo的過程後,這篇要分享的是Hugo內部運作的方式以及讓它聲音表現與眾不同的關鍵。

參考資料皆為網路上可取得的技術資料,特別是以下兩篇,其一是原廠對於Hugo的教育簡報文件,相當簡潔到位。
1. Chord Hugo原廠網頁,最下方有ppt檔可下載。
2. Simply HiFi:Rob Watts談數位觀念

其中若有謬誤或翻譯用詞錯誤,請不吝指正。



上圖為簡報中截取的Hugo內部功能組織圖,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幾個Rob非常在意的重點,我分述如下:

1.時間的正確性:這裡的時間講的不是「時基」(Jitter)這個大家聽到厭煩的名詞,當然Rob對消弭降低時基也有他的作法,但這是後話。他所指的時間其實是「暫態」(transient),據他的定義是一段聲音「開始的時間與結束的時間」。

他個人舉了個例子,以CD標準取樣率44.1KHz來說,每個取樣率中間間隔了22毫秒(一百萬分之22秒),有沒有可能某個聲音的開始或結束的時間是落在這22毫秒間?絕對有可能!而人類兩耳可分辨出精達4毫秒的時間差!因此是可以分辨出來的。

要解決這個問題,Rob認為要先提高取樣率(upsampling)來作內插(interpolation)的動作,來縮小取樣間的時間差,得出更圓滑且接近原始類比波型的結果。爲此,他開發了所謂的WTA Filter(Watts Transient Aligned Filter)的獨家演算法,而不借助市面上現成的解決方案。

圖中可見,訊號不管從哪個輸入源進來,就8倍昇頻然後進行兩次的WTA濾波。 後續瘋狂拉到2048倍的昇頻內插濾波,就是爲了重建最準確的暫態(transient)。

正確的暫態會讓音像更明確,音場更寬大與深邃,低頻更清晰與下潛(因爲人類聽覺對於低頻的感知非常受到時間的影響,更準確的暫態,會讓低頻更清晰)。

2. 極低的噪音與失真:2048倍的超高取樣與濾波,以及後續以104MHz的頻率來run五級的噪音成型器(5th Order Noise Shaper)非常有效的降低「量化失真」(quantization)與「固有噪訊電平調變」失真(Noise Floor Modulation),並把可聽聞頻寬內的噪訊移至不可聽聞的超高頻寬。

而電源方面,高頻率穩壓(1.2MHz),加強濾除射頻雜訊(RF noise),且兩顆電池各有對地參考點,分別供應左右聲道的DAC與輸出級,整體電路有四層接地(quad layer ground planes),就是爲了把本機的雜訊壓到最低。

後段分砌式的4 Element Pulse Array DAC(應該也是Delta Sigma Modulation的一種)本身就屬於低Noise Floor Modulation的種類,再加上故意與FPGA拉開距離(請見下圖),也把噪訊量再壓低。

Hugo的THD是0.0005%,非常優秀的水準。而在聽感上的呈現就是極黑的背景與豐富的細節。

3. 超長資料串長度(tap-length): 爲了要執行複雜的WTA Filter演算以及後續的2048倍的昇頻,Rob採用了賽林思(Xilinx)新推出的Spartan-6的FPGA,給足了Rob需要的計算能力以及計憶體,把tap的量提到了2萬6千多個,Chord頗受好評的QuteEX只有一半不到,而一般市售的DAC晶片大概在128 taps左右!更多的tap代表了更接近數學上的完美,也代表更花計憶體--相對提高了成本。

Rob猜想,爲何市售的解決方案不增加tap,他認為這些設計者大概都是工程師,很少有發燒友,不然他們只要進行試聽,就會發現增加tap的好處。成本大概也是他們的考量之一。

4. 時基(Jitter)的降低:Rob在FPGA內建了一組DPLL(Digital Phase Lock Loop),進來的訊號在1毫秒內由DPLL鎖定相位並分析取樣率以及時間資訊,再存入一個小緩衝級(micro buffer),用以調整並輸出沒有任何時基誤差的訊號。

另外,後續的連續昇頻動作也讓高頻段的資料更不易產生時基誤差。低時基誤差讓樂器的分離感更好,音場更穩固。

5. DSD支援:Hugo支援以DSD over PCM的方式來播放DSD64/128的檔案,不像有些DAC會在內部先將DSD轉換成PCM,參照上圖,Rob在FPGA裡寫進了處理原生DSD檔案的程式,Hugo完全不動進來的DSD檔案,直接送進後頭WTA濾波以及噪音整型,因此聽到的是原汁原味的DSD檔。

而爲了因應DSD檔案較高的高頻雜訊,Rob利用數位濾波的方式來讓DSD檔聽起來更加滑順。

6. iDevice與Android行動裝置支援:這些裝置能透過本機上的HD USB埠得到播放32bit/384KHz檔案的能力(行動裝置上要安裝支援高解析檔的播放app),拜FPGA這個工程師的高效樂高所賜,Rob能把這些功能全部納入Hugo的體內,解放了行動裝置,也爲行動HD開啟了新的一頁。



Rob Watts談高解析音樂的走向,他認為PCM還是主流,特別是384KHz的檔案聽起來就是比DSD還好,且DSD有原生解析度較差以及易有高頻雜訊的問題。雖然現在前者來源不多,能見度不高,但未來情況應該會改觀。

然而,現在他還是選擇兩樣都支援,讓用家得到最大的彈性。


(後記)

盡信書不如無書。如果Rob Watts這套是全世界最理想的架構的話,那德儀、Wolfson、ESS的工程師都可以回鄉下種大米了,所以答案顯而易見。

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介紹了這麼多,還是老話一句:請自行試聽,自己聽的最準。管他昇頻2048倍,如果不好聽,再昇到火星也一樣。

君不見人家Audio Note根本懶得昇頻,1X1也是好聽到翻掉⋯
應該是沒救了...當天所有去過的地方,我都重跑了兩變

因為是回家以後才發現怎麼沒在口袋裡,所以根本不知道掉在哪個地方

可能就像馬來航空一樣掉進微型蟲洞吧.....

現在只能等待新的VE到來

電源的部份我在去台中電子街找找看好了,感恩

lieberstanley wrote:
完全找不回來了嗎?一...(恕刪)

j49409 wrote:
樓上有個說RCA轉3...(恕刪)


推喇叭 阻抗不是主要問題
效率才是吧
一堆4 Ohm難推得要死 ...
nouseman兄:

還是希望有奇蹟發生啊~

嗯,電子街應該會有。

VE您是訂了哪隻呢?


continuum wrote:
推喇叭 阻抗不是主要...(恕刪)


的確,效率才是決定推出來音量大小的因素,但阻抗會影響推出來的質好不好,特別是那種阻抗變化很大的。

Rob自己測試的時候是搭配號角,超高效率。如果搭配現在的低效率喇叭,電池馬上就被吸乾了,更別說大動態時,應該是馬上軟腳。

話說回來,不會有人真的是買回來推喇叭吧?別那麼傻啊!

雖說內部是相連通的,不過試一下也無彷,不會多花太多錢,說不定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Stanley
午安
你的試聽與翻譯文章都寫的很不錯。翻的蠻到位的。
你可以去兼差寫試聽評論文了。的確Hugo有許多
優秀的設計,但的確是耳聽為頻。耳朵收貨。
現在沒有耳機聽,頗清心寡慾的,但是你這樣繼續
說明下去,我看還會有許多人被你推坑啊。
還要再等兩週VE6x才會回來,心焦啊
Murphy

lieberstanley wrote:
上篇介紹完設計者Ro...(恕刪)
Murphy

murphy_min wrote:
Stanley午安你...(恕刪)


哈哈,墨菲兄太抬舉我了。

也只有出差在外才有這種美國時間來看看這些文章。反正是自己興趣,也不覺得累,我也不喜歡寫些違心之論,所以像Hugo這種可以帶來不同的聲音的器材,我很享受跟有興趣的燒友分享。

VE6的確還要2-3禮拜,我的Hugo也是。中間的光纖線等都已備好,只欠東風了。

第二副Demo已到ME了,有時間可以過去認真聽一下。

好了,該回家帶小孩了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