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耳機日記(新增ATH-M50.AT-HPS500)

FIRE CINE wrote:
ATH950Ltd...(恕刪)


Fire Cine兄,

之前我在要去日本買W1000的時候讀了很多書,
發現大家都說ATH-900Ltd有多讚多讚,
不過在我踏入耳機世界的時候,
那個限量早就已經沒了,所以也找不到。
現在950ltd出了,而且還有可能可以入手,
所以我很好奇,以您的經驗,您覺得950ltd跟900ltd的差異跟pk值怎麼樣?
一直很羨慕站上的各位大大.每次出門回家就會撿到東西...

我也一直在幻想著.那天開門也會有驚喜~~

結果今天一大早有人亂按電鈴擾人清夢.正想說是不是隔壁那個"猴死拎仔".

結果開門一看?沒人!正想關門回去補眠時....疑?怎麼地上有個包裹??該不會是.....炸彈~!!!

心中一驚的我.本想打110叫拆彈小組來...但是又怕包裹內不是炸彈會鬧笑話~!!

因此只好小心翼翼的將它拿進來放桌上.準備拆開以解心中之惑!(冒著生命危險啊~)

為了不波及他人.我還很好心的打電話給里長.要求他疏散附近居民.結果當然是.....被當瘋子!!


雖然上面有黑貓的單子而且上面還有我的名字.但現在仿冒如山.誰知道這裡面是什麼??


小心翼翼的打開後...裡面還有一個盒子?


裡頭有一個完全沒寫內容物為何的紙箱.以及一個似曾相識的黑色袋子??上面寫著GRADO的轉接線.


拆開紙箱.裡面有一張紙以及一張...說明書?!上面寫的不是.......!!


把箱子的保護套拆開.這....難到真的是.......


雖然難掩激動情緒.但怕是"惡魔黨"所佈下要讓我掉以輕心的陷阱.
只得先按耐住激情.看一下箱子的四周是否有何不妥!!


看一下箱子下面有沒有破綻.嗯~好似一切正常.
這時我再也忍不住.急忙準備打開箱子~!!


哇~~果不其然.真的是它....傳說中的--ED9(一滴酒).


美麗的外觀.洗鍊的設計!!


不過這個耳機插頭就有點普通了!


小心翼翼的將它拿出.讓它靜靜的躺在桌上.


頭頂部份有特別加一塊皮革.避免頂壓.


耳機本體出線處特寫.


另一邊


小羊皮耳罩.舒適感極高.但仍略遜ATH-W5000.


在可動關節部份標示著左右耳.


可動關節裡部.


再一張


U家專利.


頭帶大小調整處


展開後.調整機構有如油壓設計很滑順(AH-D5000亦然)





接下來就是隨意拍攝了~!!!






再來看它的規格:


Specifications
Closed-back headphones
S-Logic
Professional standard with
ULE technology (MU Metal shielding)
Dynamic principle
Frequency range 8 - 35.000 Hz
40 mm titanium-plated Mylar drivers
Impedance 30 Ohms
Sound pressure level 96 dB
Nominal headband pressure 5,2 N
Cable length 3 m
6,3mm gold-plated plug
3,5 mm adapter
Weight (without cord) 310 g
Warranty 5 years
Hand-made in Germany



試聽心得容後補上
udeupa wrote:
Fire Cine兄...(恕刪)


理查兄.A900LTD說實話我無緣得見.

不過音悅網站上裡頭有A950LTD的介紹.有一段就是分析A900LTD與A950LTD的差異處.

有興趣不妨上去逛逛~!!

不然就得看有那位先進願意將A900LTD割愛予我了~!!!
沒有勸敗.不想炫耀.只喜歡開箱文.
大大耳機真的好多壓~
先排你的ED9
排一~
青龍耳擴.長物誌最新產品-青紅皂白之青.目前另有紅-朱雀可供選用.

兩者不同在於青龍是接USB.而朱雀是接RCA.兩者皆有喇叭輸出目前也有附贈喇叭....但沒附喇叭線?!

至於許多人感興趣的青龍 VS FUBAR3.接下來會有簡略敘述.但純屬個人感受!!

至於01風格的開箱文.試一次就夠了.還是做回自己好~!!

規格轉貼寨主的敘述..(懶得打了..)


1. 可以推喇叭 ; 最大輸出 5W ( 8 ohms loading)
2. 可以推耳機; 當然也可以同時推喇叭與耳機
3. 內建 USB DAC, 採用mini USB 端子輸入 - 對!這是一台外接 USB DAC + 耳擴 +喇叭擴大機!
4. 具有SPDIF 數位同軸與光纖輸出, 故可當 USB receiver 來用,將電腦內的音樂訊號轉換成 SPDIF 音頻數位訊號傳送給高階DAC用
5. SPDIF 訊號在輸出前, 已先經內建 DSIX 電路對數位訊號"美容整型"再輸出
6. 當只接 USB 訊號線時,此機會先選用 USB 上的 5V 電源來工作, USB DAC, 耳擴, SPDIF 輸出等功能都啟動
7. 當接 24V 外置電源時,此機器會自動將工作電源切換到外置電源來工作,不再引用 USB 上的 5V
8. 外接 24V 電源同時,會自動啟動喇叭擴大機的功能
9. 數位,類比分離穩壓,共三段
10. 主放大器採用很新很新也很貴的 LM4562
11. DAC晶片採用很舊很舊但也貴的 PCM2704
12. 高精密度機箱, 全機雷射刻字
13. 包裝正點

先透露這麼多,夠眼花了~

總結一下:

1. 此物專為個人"電腦音源中心"設計; all in one ,一般用途內大概全包了!省錢省地方
2. 可以與筆計型電腦配合外攜,無需插電便可工作(不能推喇叭)
3. 可以接外接電源, 會自動切斷可能"髒"的 USB 供電
4. re-clock(啊~上面忘了講), DSIX 等等"進補電路"都內建了
5. 新OP 規格很好! 基本上不用換了.

若閣下是追求"汎用型無敵機種"者,敬請付錢!


這是首都寄來的包裹.為了這包裹....真是受了不少氣.也發生一件憾事.
因為如此本來這東西我不太想分享.但後來想想.當初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為了造福網友.因此略為釋懷~



打開包裹.內裡塞滿碎紙條.其實還混合寶麗龍塊.


包裝現身.一個是耳擴.一個是喇叭.


左為喇叭包裝.右為首都的古河線.


先打開耳擴盒.透明的塑膠卡為此次說明書.並可與機體插孔合體.變身為插孔說明.


耳擴盒內有青龍本體.變壓器.USB線以及說明卡.


青龍本體.很有質感吧?!


再來一張.音量鈕轉到0是關機.


本體下面有腳墊.


後方看到很多插孔??沒錯.只有USB是輸入.同軸及光纖只有輸出.也就是可以另接DAC?該不會...跟皂.白有關?!


打開喇叭盒.


鋼琴烤漆的喇叭.很有質感吧?!


喇叭單體


喇叭入線處


隨手亂拍....




心動嗎??

9/29 經過幾天的使用後.喇叭的音色的確變的更好.但缺乏低音的確是一個問題.是否串聯重低音可改善??

耳擴的部份不知是否是個人音感問題.接上A950LTD後.感覺音色染的更漂亮.似乎很搭鐵三角的耳機?

但接上PROline 2500反而讓U家獨特的層次感變的薄弱?是有染音的問題嗎??
9月25日(二)的耳機之旅(或者該說耳擴之旅?)可算是目前我花費最多時間的一次了.

當然這天是中秋節.音悅並無營業.因此目標也全集中在品嘉跟億而頌.

當天10點從桃園市出發.到附近停好車走到品嘉時不過10點35分.當老闆娘得知時一臉不可置信.

"你是用飆車的喔?!"其實當天高速公路沒什麼車.這次又是從女朋友家出發(靠近南崁)因此也快了許多.

進入店內.與老闆閒聊幾句.馬上進入本日第一個作業~青龍 VS FUBAR3.

因為當天我沒帶筆電.因此NB是用店內的IBM.用的耳機是ATH-W1000.兩者接有接上變壓器.

有人曾質疑W1000癖性重不中肯.不過老實講.我也不打算做詳細的評測.只是想略為了解兩者差異.

此次測試片是店內的SUSAN WONG(CD).先聽的是青龍.可以感覺染音變更重.但整體感覺好像悶悶的?!

接下來換上FUBAR3一聽明顯感覺聲音線條較為清楚.聲音較為甜亮.可以了解兩者走向不同.而FUBAR3推力應該較大.

但個人較偏愛青龍的造型.當然兩者存在價差(約1.5K)因此如何取捨端看自己~!!


再來想比較的就是ATH-PRO700及ATH-M50.當然前者是DJ耳機.後者定位為監聽.不過~~試試也好!!

測試的訊源是品嘉桌上那台SONY CD隨身聽.首先比較的是外觀.兩者構造幾乎相同.只差在耳罩外殼及耳罩材質.

PRO700是圓形耳殼較為漂亮.M50為橢圓形耳殼接受度見人見智.佩戴舒適度上則是M50大勝.剛好浮貼在臉旁.PRO700則會有不小側壓.

聲音方面PRO700低頻十足以這價位表現的十分亮眼.M50以更低於PRO700的售價但表現物超所值.M50低頻相比PRO700較為普通.但聲音清析但略帶染音.在聆聽上較為舒服.考慮兩副耳機的人只要知道自己較常聆聽的音樂類型.完全不會有難以取捨的狀況.


吃完前菜.接下來就是主餐了~!!!

RS1 VS GS1000.其實這兩副都算旗艦.兩副的比較文在網路上也真夠多了.因此只簡單敘述走向.讓第一次接觸的網友心中有譜.

RS1屬於近音場的聆聽類型.以演唱會來表現聆聽者就像在舞台上聽演唱.而非在觀眾席.RS1音樂的演譯方式屬於熱情充滿活力.動態速度極佳但卻難以駕馭.很容易會有衝過頭的感覺.特別適合聽重金屬.搖滾類的音樂.可是最好別嚐試播放您常聽的NEW AGE......可能會讓你吐血也說不定~!!!

GS1000相對的舒服許多.音場較為寬廣.而音色也較為柔順.尤其拿來聽SACD這類高音質音源更能發揮它的實力.

兩者亦是不同類型走向.因此也不會讓消費者增加煩惱~!!

接下來要比較的是品嘉主打的耳擴--X-CAN V及斯巴克.

這時我心中在想..會不會聽太多了...因此在比較過程中.我也充當"路人甲"幫忙推銷一下~!!

當中也遇到PTT的網友XPLO兄.只可惜您要找的ATH-A950LTD品嘉已完售.在此祝您能順利收到~!!

說回來兩台主打耳擴的比較.斯巴克推力較強而音色也較溫暖.可惜偏大台+有電流聲底噪.算是缺憾.

但一般耳機接上斯巴克只有在靜音且音量開到極大才會有電流聲.應該沒什麼影響.但那天麻煩老闆娘把AH-D2000接上去時......不用大聲就有雜訊.也因此再次體認到DENON耳機的超高靈敏度.....

X-CAN V3雖則推力略小.但它強在尚有強力後援.系出同門的DAC及電源供應器.再者略帶冷靜的聲音也是有廣大的支持者的.(相較於斯巴克)


在做完上述作業後.時間方至中午12點半.離億而頌開門還有一段時間.百般無聊下可苦了老闆.一下子拿MB QUART QP-240.一下子拿Goldring DR 150.一下子又想試Ultrasone HFI-2200ULE.後來又換上Sennheiser HD-595.......小朋友可別學我啊~!!

歷經一段動蕩時期(桌上根本擺一堆耳機了...)終於到了億而頌的開門時間.暫向老闆辭別.轉個彎就到了..

這次在億而頌雖然有試聽到傳說中的RPX-33MK2+ED9.但可惜沒太大差異?!其中可能原因有三:

一.之前的RudiStor NX-02已能將店內CDP發揮完全.因此RPX-33MK2無用武之地?

二.之前是CDP->DAC->NX-02這樣接.可是這次卻是CDP直接RPX-33MK2.因此未能發揮RPX-33?

三.我...是木耳~!!!!


這次還另有聽了K530(想買給女朋友)還有比較Ultrasone PROline 2500.PROline 750.HFI 2200 Hi-Fi這三副耳機.750為封閉式的確聲音線條較實在.2500則聽起來較為輕鬆不會容易累.2200低頻量很多.但相較前兩副感覺質比較鬆散.但如不比較個人感覺2200較適合大眾口味.

另外億而頌老闆還有拿AH-D2000及ATH-AD2000讓我試聽.首先D2000聽來就沒有品嘉那聽來有韻味感覺很平淡.猜測若非沒RUN開.就是耳擴不合?

AD2000因為是直接拆新品試聽.感覺聲音還不夠好.但略聽之後大概能清楚了解走向.AD2000應是音染較低.解析高而底聲偏冷的耳機.音場還算不錯.不過小鐵耳機的作工實在一流....拿著AD2000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把它帶回家的慾望~!!

聽完耳機後.與老闆一番交談.他竟免費送我一個耳機架?!這....這叫我怎麼好意思啊~!!
(特別注明:億而頌有好幾個股東.其他我就較不熟識了)

離開億而頌返回品嘉.一樣與老闆聊了一會.後來發現已屆下午4點.只好依依不捨的說再見啦!!
(老闆應該是鬆了口氣吧?!把店內搞的好亂~~~~開玩笑的.老闆別介意喔~!!)

今天在品嘉還有幾位來買了HA2?HD555.ES5以及預定M50.如果是站上網友不妨分享一下心得喔~!!

比較過RS1跟GS1000後還是決定了GS1000.<----這是廢話..又不聽重金屬的人..

因此GS1000就正式迎取進門啦~!!!當然之前的旗艦大亂鬥的第一步也終告完成?!

(總感覺要再收ATH-AD2000跟RS1..007別跟我說...沒辦法保養+)

先來看GS1000的規格:

型式:動圈開放式
阻抗:32毆姆
頻寬:8HZ~35000HZ
全新改款頂級HI-END耳機,呈現出更自然平順真實的現場感受,初聽不會讓您有太大驚豔,沒有特色是它最大的特色,沒有任何頻段有刻意的突顯,一切都是那麼平順而自然,能讓人輕輕鬆鬆的陶醉在音樂的漫妙旋律中,歡迎愛樂朋友一起來體驗
經過300小時
(以上轉載自品嘉)

簡僕的外盒.實在不知該怎麼拍?!


這張是自己認為最滿意的了?!


開盒沒驚喜~~~只有保卡跟說明書.


拿開說明書上頭還有一層海綿.避免碰撞到耳機.


沉睡在盒內的GS1000


這張失焦了...


耳機本體.原廠大轉小.5M延長線.


本來搞不懂為何耳機線有2M長了.還要附5M延長線.後來想到.美國很多不流行耳擴.而是買好點的擴大機來接..


這張的質感如何呢??


耳罩與耳機外殼.可以看出..海棉很厚..


超開放式耳機.看到單體了嗎?


這張應該清楚點


頭帶...


天線寶寶~~~丁丁是人材....離題了.是頭帶調整機構.......補一句~~拉拉是猛將...


拉開後..


耳罩內部....C罩杯?!


這張更像......XX!!


近拍


再拍幾張



耳機線分線處


耳機插頭


聲音.....等PK再來~!!!



給耐心看到最後的您.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還有呢~!!!
FIRE CINE wrote:
經過300小時
(以上轉載自品嘉)


咦??怎麼跟我那天去老闆說的不一樣啊??當我問他給我聽的K701, DT990, HD650 有沒有run開了, 他說基本上都run 開了. 還說了一句, 如果一副耳機 run 100 hrs 還不開這個耳機好丟掉了. 接著還補了一句: 如果喇叭run 八小時沒開聲, 那喇叭也好丟了. 呵呵......感覺不像同一家說出來的話耶.......是我聽錯了嗎??
應該是同意思吧?!

RUN100小時會有該有的聲音.

但RUN300小時會讓您更感動?!(電費單來時的"感動"?!)<----開玩笑的....

不過GS1000畢竟算很昂貴的耳機.陪它久一點也是應該的.
FIRE CINE wrote:
應該是同意思吧?!R...(恕刪)


呵呵...我很確定老闆的意思是耳機不需run太久的喔. 不過說這麼多沒意義囉.

話說, Firecine 兄入手耳機的速度真的是驚人啊. 什麼時候我才有辦法這樣呢. 唉...窮啊~~~~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