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番波折,我今天下午終於拿到正常的 FG100 了...唉...一言難盡,就不多說了
進入主題,我在購買之前,已經在 mobile01 跟一些網站爬過文了,所以對 FG100
的能耐,還算了解,但是獨獨缺少外接麥克風的詳細測試,我也無法聽看看,就抱著
信任它的態度購買了,但是...唉...

因為小弟不是專業的錄音人員,這個測試純粹是以我個人的使用習慣與觀點來測試的
所以並不是十分的客觀,參考就好囉!

此外提供相關的討論及網站連結:
[入手報告]MPIO FG100 MP3 PLAYER
MP3 player中的貴族~MPIO FG100攻略
IRIVER IFP-790 V.S MPIO FG100 錄音測試報告
韓系 兩大頂級MP3對決(錄音測試報告)

測試材料:
1. FG100 主體機器(配件:隨附耳機、音源線)
2. 陶笛一支
3. 麥克風 1 號(aiwa 沒型號的麥克風)
4. 麥克風 2 號(audio-technica AT9470)
5. 麥克風 3 號(audio-technica AT9440)
6. CREATIVE MuVO 128mb(測試 Line-in)

步驟:

錄音內容為我現場吹陶笛的聲音,距離麥克風只有約十公分左右

1. 內建的麥克風

聲音非常正常,而且敏感度佳...^^

2. aiwa 沒型號的麥克風(不用電池)

不知道為什麼,錄起來的聲音很小聲...
我不死心,跟朋友借好一點的麥克風,再試試,感謝 rock 大大,一次借了我兩支
鐵三角的,小弟是第一次拿到這麼貴的麥克風...

3. audio-technica AT9470(不用電池)

沒拍好,見笑啦!




脫掉海綿防風罩

聲音小到不行...

AT9470參考資料

4. audio-technica AT9440(需要電池)

還是拍糊了...




奇怪,聲音還是很小,是麥克風的電池沒電嗎?手邊沒新電池可以試...

AT9440參考資料

5. Line-in Creative MuVo 播放的音源

聲音非常清楚的錄下來...

聲音下載:
1. 內建的麥克風
http://my.so-net.net.tw/tern/fg100/VOICE000.MP3
2. aiwa 沒型號的麥克風
http://my.so-net.net.tw/tern/fg100/LINE-000.MP3
3. audio-technica AT9470
http://my.so-net.net.tw/tern/fg100/LINE-001.MP3
4. audio-technica AT9440
http://my.so-net.net.tw/tern/fg100/LINE-002.MP3
5. Line-in Creative MuVo
http://my.so-net.net.tw/tern/fg100/LINE-003.MP3

結論:
剛剛寫到一半,剛好 MPIO 的客服來電,問我有沒有收到 FG100
正好,我問了一下麥克風的問題,他們工程師跟我說,因為它平身是 line-in 孔
不是 Mic 孔,所以要推動的話,最好要找裝電池的麥克風才會有足夠的力量來
推動,還推薦我去找 md 用的麥克風,例如 Sony ZC-908/907,要推動的話
大約要 0.25mw(不知道我有沒有聽錯,小弟不太懂這是什麼單位),學到一課了

想買 mp3 player 回來外接麥克風錄音的朋友,購買前,最好還是先了解一下
機器本身是否有支援外接 Mic 的功能,而不是單單 line-in 哦!

by tern
毓林園地
不知道有沒有網友有拆 FG100 的經驗
還是有電子方面很強的網友,幫我看看,這是否可行

把 FG100 內建的麥克風改成外接的
我在網路上找到有人,把內建的麥克風改成外接的
但不知道 FG100 內建的麥克風是不是也可以改

MP3 Player Mic Hack

FG100 拆機照片
嗯.. 內建的麥克風,雖然有可能會有放大迴路,
但通常效果都不會很好喔

AT9440 我們指揮有一隻,之前接到 U20 (一張 USB 介面的錄音卡) 的輸入,
音量也是滿慘的.. 但是接到 MD 或是 DAT (一種以數位錄製音訊的磁帶) 上,
在聲音動態上的表現就好非常多呢.. :\

用 MD 錄製的效果在 這裡 找到,
這是我們之前申請租借新舞台的 DEMO 帶,
此段音訊以 WMA9 最高品質壓縮,數學上不失真 (數學上啦.. ||)
經過簡單的去噪後製 ~~..

LINE-IN 的電阻通常會比較大一些,
如果遇到了輸出較小的麥克風,聲音變小是可預期的。



另外要勘誤的是,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16&t=43410
所提到的 AGC,是 Automatic Gain Control,音量自動增益,
這會壓縮聲音的動態,更甚者會破壞動態。


大家都知道,拿一些便宜的 MP3 錄音有時候會破音對吧?
那是因為該 MP3 的錄音迴路,所能錄製到的音量 (聲音強度) 範圍有限,
簡單地說,就是可以忍受的最大音量不夠大,
所以輕輕對它吼一聲,就造成破音現象。

當然,因為 MP3 格式的壓縮方式,是採取破壞式的壓縮,
在位元流率低的狀態下,也有可能會犧牲聲音動態來取得最小檔案大小。

又,有些耳機插上好的 音效卡/播放器 會破音,又是為什麼呢?
那是因為該設備的 輸出強度 > 耳機所能表現的強度,
遇到過大的音量,耳機就自爆給你看 (汗)


我們這邊提到的聲音強度範圍,就是聲音動態的簡單解釋。


那麼,AGC 為什麼會提高音質呢?

參考網址: 人工電子耳的運作方式


聲音的強度若超過輸入動態範圍,自動音量控制系統(Automatic Gain Control, AGC)
電路會把它壓縮到輸入動態範圍之內。


假設今天我們錄製的訊號聲音,在五個單位的強度為 -50 db, -30 db, 0db, 15 db, 60db,
而機器可錄製的範圍只有 -30 db ~ 30 db,
那麼 AGC 可能會壓縮成 -25 db, -15 db, 0 db, 7.5 db, 30db (可能與實際狀況有所誤差),
如此便可使音量相對地不失真,而聆聽時的感覺上就會比較好一些。

也就是說,AGC 以壓縮音量的方式,把聲音動態範圍壓縮了;
通常使用 AGC 的場合,應該是在錄製講話聲,或是音量變化小的環境下。

如果音量都持續小聲,AGC 就會將音量放大,音量持續大聲,AGC 就會將音量降低;
沒錯,如果聲音忽大忽小的時候,AGC 就會將音量調變為奇怪的忽大忽小。

今天如果在錄製合唱,或是交響樂表演時,這樣的功能就顯得十分雞肋了,
假設今天合唱團唱了一個 [最弱] -> [突強],AGC 可能會把它變成 [中強] -> [強],
而其他部分的 [中強] -> [強] 或許也仍然是 [中強] -> [強]。

雖然不會爆音,但怎麼聽就是怎麼怪。


輸出/入 時的 輸出/入 電路,與 輸出/入 設備,也都有各自適用的設備,
所以今天即使買到了上萬元的 耳機 / 麥克風,
卻插上了電腦內建的音效卡,或是 MP3 播放器,效果是會大打折扣的喔 :~

或許,就和拿筷子吃牛排,或是拿刀叉吃滷肉飯一樣奇怪吧



以上是或許有錯誤的簡單說明,
還請各位發燒友大大多指教囉
http://about.me/cornguo
無意間在 iRiver 的網站看到 iFP-790 的使用報告
差點讓我吐血...

它...它...的 line-in 可以外接麥克風,而且其中一個麥克風還跟我一樣...
看來我真的買錯了...唉...

只好等 iRiver 出比較大容量的機種,再來買了...
想要等出 4GB 以上的 Flash MP3 Player...

可能是 FG100 是光纖輸入的關係,所以一般的麥克風推不動...

iFP-790 使用報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