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麼多前輩的介紹
最後終於決定花最少的錢得到最高的享受
買下IRIVER IFP-790+MX-500(2400+499)
因為不是通勤族加上工作與生活都在電腦旁邊
所以256MB的MP3已經可以滿足我的需求
重點是要花少錢得到好聲音

入手的這支MX-500 RC-L音色不錯
剛拿到便和K-12P作交叉比較立刻覺得這個傳說中的超值耳機聲音真優
中頻飽滿滑順低頻量也夠(低頻可是硬生生把K-12P給打死,懷疑K-12P的低頻標示灌水嚴重)
但是音場怪怪的人聲好像也散散的
今天終於受不了把它開腸破剖肚研究一下
第一張 大家熟悉的外觀
MX-500開膛剖肚照
第二張 單體和電線焊點
MX-500開膛剖肚照
第三張 耳機筒和海棉
MX-500開膛剖肚照

這次的重點工作就是把原來的焊點對調
因為懷疑是因為焊反了造成音場的問題
焊點對調後重新組上試聽
音場回來了

唉!大陸貨果然靠不住

就算有先天優秀的設計但是最後死在焊錯位置
文章關鍵字
可以請大大將焊點圈出來嗎
小弟也想自己研究看看
感謝啦~ ^^
MX-500我已經復原了
所以開另外一支耳機來說

耳機分解開來之後可以看到耳機單體後頭的兩個接點
只要用電烙鐵把兩個接點熔開對調焊接回去就可以
MX-500要分解開很容易
因為他和一些比較差的全塑膠耳機一樣有做小凸緣去卡+膠著
膠的部份不是用快乾膠所以可以在完全不損傷的情況下分開
接點接錯為什麼會造成音場變差詳細不太清楚
應該是電磁鐵反接造成反推吧
就是說本來一個聲音訊號來到耳機單體本來應該把耳機膜往前推的
因為反接造成往後推
所以會達不到預想的效果
如果有電烙鐵的話可以玩玩看
反正玩壞也不過幾百塊錢不會太傷
MX500 499元?
該不會是yahoo拍賣那幾家"明顯"的仿冒品賣家吧?(尤其是那種mx500-rcl還有線控音量的...)

小弟有mx400及k12p
剛開始覺得mx400下淺的比較深而且量感較k12p多
但是聽久了 其實k12p的量趕反而比較多
然後k12p的高音解析及延伸較好
mx400韻味比較好聽中頻比較濃郁也比較近一些
k12p則是比較擴散一點的聲音
mx400的低音比較q一些
聽起來比較"咚~"
k12p則比較開一些
聽起來比較"燈~"
其實這個是不是仿冒的我不曉得
也不會判斷
但是聲音確實不錯
而且磁鐵很強(和周邊幾支耳機比較的結果)
所以我也懶得去管這到底是不是真品
一支不到五百的耳機可以有這樣的水準就算是KOKA牌的也值得吧!
倒是拆的時候發現這支耳機的低頻除了磁鐵強的貢獻之外
耳機構造果然如之前網站上大大寫的一樣貢獻頗大
K-12P也許是因為我同事的耳機RUN得不夠久
乍聽之下還真是懷疑那就是傳說中的K12P嗎
下一支大概會買支K14P或是拜耳動力的DTX20來聽聽
噗~
應該是假貨,
請樓主去看看以下文章
分辨真假mx500
順便把標題改為假貨MX-500開膛剖肚照 

題外話:假貨音質值那499元嗎?
應該是真的吧。至少那個MX500的字樣是對的。而且這是RC-L並不是MX500。

音質嘛!就算是假的,有這種音質500塊我也買。
依照qiwei大提供的網站我看了一下我的耳機




可能那篇文章仿冒廠商有看到
所以重新開了一套音量調整器的模具
還是可能我買到的是新版的仿冒品
而我同事的K12P也剛好是仿冒品
所以我可以用我MX500的仿冒品電K12P的仿冒品
至於這付耳機值不值500
10元商品店都可以買到耳機
這副耳機我看成本一百塊錢都不到吧
那更別提我用2400買的IFP790
大潤發GIBSON的256MB MP3不到一千
花1500買IFP790都嫌貴

在拆耳機的時候
有看到線圈焊接點上頭用奇異筆做的記號
左右兩支都有
應該是給焊接人員識別用的(耳機的漆包線有黃綠紅三種,記號對黃色或是沒記號對黃色這樣)
只不過點的記號點錯邊
就算焊接人員照著防呆記號去焊接還是焊錯
所以不得不抱怨組裝品質
但是也可以看出這是有制度的工廠生產的產品
如果待過工廠應該知道什麼叫做作業標準書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