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DENON AH-C350耳機

最近託人從日本網購了三副耳機:
1. DENON AH-C350-W
2. SONY MDR-NC22-P
3. SONY MDR-D333LW-R

之所以刻意從日本網購
一來是因為價錢跟台灣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二來則是因為本地似乎找不到DENON AH-C350

初步Run-In、試聽之後
對這三副耳機的個性已經大略有點了解
其中MDR-NC22之前已經有人分享過心得
MDR-D333LW則是差強人意─有點悶
但若音源可以自行調整音質 倒是還有得救
以價論聲 加上我主要是中意它的收線設計
所以覺得這錢花得還算不冤枉
而AH-C350則是讓我感到名不虛傳 值得推薦

我對DENON這品牌一直有種莫名的信任與好感
算算目前手上所擁有的音響器材中 便有不少是它們家的產品─
PMA-1500R綜合擴大機、DRW-830雙卡錄音機、DP-57L唱盤、DL-103R唱頭、DL-301 II唱頭、AU-320唱頭昇壓器
都是物有所值的平價產品
讓我這種窮人花錢花得心甘情願
前陣子意外發現它們家也推出了兩款耳道式耳機
其中AH-C350在日本當地的賣價頗為可親 教我忍不住動起"歪腦筋"
一查 發現香港那邊對它的評價還算不壞
甚至以"叫人喜出望外"來形容
加上樣式也合我意 又有白色款(個人討厭黑色)
於是決定收一副來玩玩

這兩天外出時 我就把它接在iRiver iHP-140上來聽
回到家就轉接到CDP的耳機輸出
然後不斷重複播放"The Big Blue"原聲帶 藉著它的大量電子低頻來Run-In
一開始我是裝小號耳套來聽(比較適合我的耳朵)
聲音整體而言很通澈
只是低頻不夠豐厚 punch感不足(我很重視punch感)
而高音對我個人來說也略感搶耳
相較於SONY的平價耳機 像是連上三檔
一些之前不曾注意到的、細微的樂器聲響 比如三角鐵的敲擊聲
突然都跑到面前蹦蹦跳跳
雖然覺得不壞
但畢竟不是很符合個人偏好
所以略感失望
只能寄望於音源的音質調整

不過 剛剛換成中號耳套再試
觀感有了大幅度轉變
之前的優點依舊存在
但低頻量感多了不少 punch感也讓我相當滿意
那情況就像耳塞式耳機裝上棉套前後的差別 但更為明顯
讓我不禁笑了

簡單來說
如果偏愛音色鮮明的耳機 尤其高音
我想這副耳機應該可以讓人滿意
至少 應該納入考慮
而且它很好推
任何一部DAP來伺候它都絕對不會有問題
加上它在日本的售價還算是平易近人(官方定價6,300円 市價應該多在八折左右)
已經快要到達"物美價廉"的境地了

當然它也並非完美
對我個人來說 遺憾有二
一是耳機外側呈圓球狀
極易手滑 在調整位置時有點不方便
二是除了三種不同尺寸的耳套外 沒有任何其它附件

如果這裡也有其他人用過這副耳機
我很希望可以聽聽您的意見:)
多多交流。

初評:

低音,比我用過的所有耳機都更沉實、更搶耳(此為入耳式耳筒的先天優勢),亦屬快來快去。聽節奏明快的歌曲拍子可以打得好準,幸而它的可塑性不差,經音源調較低音 (MBass3) 值後無咁搶。

人聲,(中音) 細節表現極佳,歌手錄音時的呼吸聲、口水聲等都能重現,唯未達氣量宏厚之感。但對歌手錄音時的實況能細緻表達。而且表現中性,並無某些品牌般偏好男/女歌聲。(現時耳塞在 Warm-up 期,齒音仍然嚴重) 聽管弦樂,小提琴、結他、色士風等表現尤佳。

高音,可以用"喜出望外"來形容,按其他五佰元以內的品牌的慣性,高音部份能交出來的成績一般是"得過且過",通常高音到某一音段就衰減嚴重或以工程技術調音,以致過份人工化,情況就如調較音響的 EQ,令音質不平衡,聽得人好快就累。但 AH-C350 表現出來的音色過渡自然,清脆耐聽,聽得出有調較過的技術,但並不人工化,是討好的一種。

分析力,但用這個耳塞聽 Alan 的 "Babe"、"小珊瑚"等首十五秒的排鈴聲,是數得出有多少個排管在那一個位置震動發聲。700 佰元以內,計分析力難找敵手。估計和她稱的 110 dB/mW 靈敏度有關。(按:一般耳筒/塞 擁有超過 100 dB/mW 靈敏度已有極好表現)

音場,這個是比較有趣的發現,她的音埸是按每一首歌、某一段而出現,她不會如高階耳機般有一個固定的音場(樂器與聽者,感觀上的距離),而是會隨樂曲變化而開闊或收窄。

最後仲裁:
線材較幼而軟(有助減少聽診效果,如線材擦到面頰的聲音,咁多隻來講這一隻最舒服),未知耐用度如何。
外形的骰,易收藏。長短線,我就最喜歡,因為不用時可掛在頸上。
低抗阻只有 17 ohms,極易推,是但一部 MP3 / 手機都能推得好好。
高靈敏度,令細節重現。
現時開始習慣只微調 EQ 來聽歌了。
如果有短線接長線(如達音科 S-01) 比我更靈活運用就更理想了。
二佰至六佰元間的 best buy!

這支耳機....上星期去日本玩的時候,有買一組來試試。
在新宿Yodobashi和Bic Camera的賣價都是¥4980。
不過,不知道是Denon的耳機種類少還是怎樣,我在陳列架上找了半天,
都沒看到。最後是在收銀台營業員背後的牆上看到XD

可惜我沒會員卡....不然價格會再便宜些.....


好,廢話不提,切回重點。

這一類非採用Balance Amarture發聲單元的耳道式耳機,
如Creative EP-630、Sharp MD-33、Sennheiser CX300、AKG K324P、Beyerdynamic DTX50,其實大都脫不了公模製作,但最大的差異性,
還是在於各廠牌調音的功力,以我曾經使用過EP-630、CX300、K324P的經驗來說,EP-630、CX300都是屬於低音份量較多的,而這支AH-C350,比較像K324P,偏高音走向,但價格相對便宜很多(差了大約新台幣700元左右)。

而很有趣的是,我玩了幾支相似的耳道式耳機,發現要是高音走向的種類,都還可以用更換耳塞來補足低音,但低音走向的就沒辦法補足高音了,除非用播放機內建的EQ。

我把原本的橡膠耳塞,換成ER6的海綿耳塞,不僅隔音能力變好,
連低音的Punch感都相當有彈性,人聲與高音的部分也相當鮮明,
無怪乎香港的耳機論壇還滿推薦這支的,確實有其獨到之處。

可惜台灣沒代理,大概只能在香港或日本才買的到了,
網友們要是有機會也弄支來玩玩吧!
個人是蠻好奇的
日本賣的AH-350是製造於日本還是大陸呢
因為我在台灣有人賣這個型號
但是製造於大陸說
心想原廠地不是日本嗎?
怎麼是大陸製造的呢? 
有哪位大大可以幫我解惑一下
感激不盡阿~~~
大陸製....
我覺得產地情結或多或少大家都會有,但個人覺得應該沒這個必要。
日規的AH-C350、C700,以及海外規格的C351、C551、C751,絕對都是大陸製的。
再者,以目前代工這麼細的程度,您想要買一支「100%裡裡外外」日本製的電子產品,
我個人覺得是天方夜譚。充其量是「最後包裝地」或「組裝地」在日本,
但零件很可能還是中國大陸做的。



個人還是奉勸,東西好用最要緊,那裡做的,就別想那麼多了吧!
apia978 wrote:
大陸製....我覺得...(恕刪)

了解囉
那在請教大大一下
假使跟你以前用過其他款的耳機相比的話
這支350帶起來舒適度如何
aikokid wrote:
了解囉那在請教大大一...(恕刪)

耶?舒適度?
都差不多吧?因為都同一個模子做出來的。
舉凡EP630、CX300、K324P、C350都長這樣子。
好處是因為入耳淺,每個人大致上配戴都不會有什麼問題。
壞處是,因為入耳淺,隔絕環境噪音的能力相對也較差,
只能夠多嘗試看看各種不同耳塞,來達到增加隔音力的效果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