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為了要買mp3 player給老婆,一時動了念頭,想把手邊的音響器材稍作升級。真的只是稍微而已啦。一開始的想法是弄的耳擴,像是類似Xmod 或者Tcube 這類的東西來試試看。結果去品嘉問了一下老闆才知道EM7 不用耳擴啦。這部份我真的完全不懂,所以算是鬧了笑話吧。

後來品嘉的老闆說,有三四千的預算,不如直接買一個新的耳機比較划算。
在網路上詢問的結果,大多的意見都是要優先把訊源換掉(iPod nano)。
所以最後,就敗了iRiver T60和Grado SR60耳機。

我在購買的前後,總共測試了幾種組合。
訊源:ipod, iRiver, Macbook, 聲音輸出:LongSong K1000A, EM7, SR60,EM7 + Tcube,SR60 + Tcube, EM7+battery Cute2, SR60+battery cute2。
其中,我對於訊源和耳擴真的完全沒啥感覺(真的是完全是一整個木耳啦)



所以最後的結果是,我聽了一下下SR60,然後給我老婆用。我自己還是維持iPod + EM7,但是慢慢開始把音樂檔案轉成apple loseless(這部份還沒有仔細去聽差別,只有感覺在聲音的寬廣度上好像稍微有提升),在家裡的話就用古老的panasonic SL-S160 CD player當訊源加上LongSong K1000A。

啪啪造的時候,就還是維持iPod + EM7。把iPod nano 和耳機一起放在鐵三角所附的套子裡面,還蠻適合的啦。

SR60比EM7寬廣的多,整個感覺非常豐富。好像直接把被EM7蓋住的悶住的低音一舉放出來,不過EM7的高音真的是一絕。
小弟這次在品嘉挑耳機的時候,印象最深刻的除了SR60的聲音之外,最強烈感受的,其實是拿來測試的Susan Wong的Killing Me Softly。
總之呢,目前老婆的耳朵應該是比較幸福。我自己呢,繼續iPod nano+EM7 or Macbook+EM7的情況下,我看敗一個有低音的耳機是指日可待



最後要說一下,雖然我的耳朵是個大木耳,不過也發現了,當我用電腦播放時,用的軟體不同,放出來的聲音居然差很多。我試過iTunes, Realplayer, VLC, 其中,聽起來最鳥的是iTun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