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传
在2004年的时候,是SONY开始出现亏损的一年,为了振兴SONY,当时的SONY并不是做出如裁员或减少预算等措施,而是进而开发一个非常极端的项目,来像世界展现SONY的实力,这个项目就是QUALIA项目。
QUALIA系列的产品就是SONY在设计,技术,做工方面的一个极致,这个项目原定有17个产品,每种电器只生产一个型号,比如LCD TV,数码相机,音箱。。。每个产品都是到达了业界的定点,但是由于05/06年SONY亏损太严重,新上任的CEO停止了QUALIA项目,到06年为止,QUALIA系列只发售了11个产品,这其中就有一个耳机,QUALIA010。
QUALIA的产品全部都是BTO的方式销售,就是BUILD TO ORDER,而且只有人在日本才能定到,为什么要说这个010呢,和5000有什么关系?可以说5000是010的小弟,算是很亲的那种。
010使用了NANO纳米composite HD单元,声音达到可怕的5KHZ-120KHZ,碳纤维架构,镁铝合金支架。。。
010已经和R10一样进入了SONY的顶级耳机行列,是用高科技打造的一个耳机,想拥有010已经变得很难。。。
--------------------------------
2005年SONY推出了新的耳机系列,SACD系列,有SA1000,SA3000,SA5000,就是为SUPER AUDIO CD设计的耳机,特点就是借鉴了010的设计成功,这里面以SA5000最为接近010的设计。
SA5000和010一样用了纳米composite HD单元,解析为5-110KHZ,同于是镁铝合金的架构,也送了一个镁铝合金的架子,不过架子较为简化。
说到买这个耳机,本来我是没打算买的,只是朋友要我推荐个耳机给他,我就推荐了5000,结果搞到最后我也买了一个~
经过跋山涉水,耳机终于在昨天达到,虽然最后又查了点税,不过还是比英国官方的325磅便宜不少~
但是昨天回来一个,竟然没有6.3MM转3.5MM的接头,所以听不了,今天出去逛了一圈才买了个头。
照片是用5014拍的
2个大耳机一起到还是很壮观地~
盒子分2层,里面完全就是一个印着SONY标的鞋盒~
摸着好爽~
打开~虽然在网上看了无数次,但自己的还是有点激动~
包装设计和010也很像,单独的架子包装
很冰~
架子做工很好,镁铝合金要比铝合金冰不少,夏天可以支着下巴~
出来了。。。
光线没打好~
这个大小可以调,里面是小钢珠,很滑~
线很好,原装线来说已经很好了,很软~
哈哈,期待着组合的一刻~
小羊羔
耳机太大了对她。。。
架起来确实帅~没事架一架~
最后一张~和010真像~虽然感觉差一点~
--------------------
最后来说说感受
因为听的时间不长,所以感受都很粗浅,大家见笑了~不过还是被她毒到了~
由于没有二房,用电脑声卡推不起来,用CD和MP3还不错,可是MP3低噪太严重,最后用BOSE COMPANION 5听,因为里面自带个声卡,推起来效果很好~
第一感觉就是解析力好高!!!110KHZ确实不是挂的,人声分离的够好,能很轻易地把人声和乐器分开,有些女生甚至把毛刺都听了出来,受补了~~~
高音非常出色,听乐器简直是很享受的感觉,听了个什么中国第一小号,高音直接穿到我的大脑里,一点也不刺,非常到位的感觉~听乐器的话感觉很犀利~
声场方面,感觉很不错,听了听交响乐,感觉声场在左右耳朵之后一点,如果煲过一段时间之后纵深应该加强不少~
动态方面很满意,对大场面的处理很好,应该听音乐会之类会很好~
低音。。。恩。。。下潜的度有了,但量感不足,当然这类耳机都是欣赏音乐的,HIPHOP或者ROCK不是它的强项,如果听电子之类的话,5000的高音会刺的让你受不了,所以。。。
简单听了一下,这些都是刚听了不到2个小时的感觉,我已经能想象到010的声音了,绝对是解析力高的BT,因为2者都是使用了一样的单元,如果5000可以用透明来形容的话,那么010只能是真空。。。
--------------------
这个耳机还是要上二房,感觉只发挥了60%的水平,有机会上一个二房~
耳机就像机身,耳放就像镜头,再好的机身不上好镜头也不行,所以要上个好耳放,我现在简直就像用套头在听。。。
就这样听觉得还是很满意的,听听女声感觉很毒,没事仔细听听她们换气时候的口水声,哈哈~~~
(不知道怎么转繁体,看的累就只好说抱歉了)